圖爾農路(Rue de Tournon)是巴黎第六區的一條街道。長233米,寬13.7米。

圖爾農路北面始於聖蘇比斯路(Rue Saint-Sulpice)19至21號,南面止於沃日拉爾路(Rue de Vaugirard)22-1號至24號。這條路為南北走向,處於盧森堡宮的中軸線上。向北延伸,則是塞納路(rue de Seine)。

傳統上,這條街有許多舊書店。現在仍有不少,但是逐漸被與服裝或美發有關的店鋪所取代。

為圖爾農路服務的地鐵站有:

名稱 編輯

 
弗朗索瓦·德·圖爾農樞機

該路得名於聖日耳曼德佩修道院院長、弗朗索瓦一世的主要顧問之一,弗朗索瓦·德·圖爾農(François de Tournon)樞機(1489-1562)。

歷史 編輯

這條道路原是一片沼澤地,所有權屬於聖日耳曼德佩修道院。後來出售,逐漸填平後興建房屋。在1517年已有"聖蘇比斯巷"(ruelle de Saint-Sulpice)的名稱,後來改名為 "集市巷"(ruelle du Champ de Foire,聖日耳曼集市所在地),以及" 馬市場街 "(rue du Marché aux chevaux)[1] »。

 
1736年

該路開闢於1541年。1549年時還只有很少的房子。1867年2月26日的法令曾將其命名為「參議院路」(rue du Sénat),因為它的南端隔著沃日拉爾路,正對著法國參議院,形成一個小廣場。

建築 編輯

  • 16號: 卡米爾·魯塞特(Camille Rousset)於1893年在此去世。羅曼·羅蘭和他的父母於 1880年在此定居, 1885年離開,搬到米什萊路(Rue Michelet)13號。記者雅克·馬萊特·杜龐(Jacques Mallet du Pan)住在這裡,編寫《風雅信使》雜誌的政治版。
  • 31號 :已列為歷史古蹟。
  • 33號: 此處曾開設福約特酒店 hôtel Foyot, 一直存在到1937年。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的長兄,奧地利皇帝約瑟夫二世,於1777年4月18日至5月30日,以法爾肯施泰因伯爵的名義隱身來到巴黎,試圖解決他的妹妹和妹夫的婚姻困難;他還訪問了讓-雅克·盧梭布豐,並參觀巴黎。

參考 編輯

  1. ^ Jacques Hillairet, 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es rues de Paris, Éditions de Minuit, p. 570-572.
  2. ^ Site de la fondation Pierre Bergé – Yves Saint Laure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ww.fondation-pb-ysl.net.
  3. ^ Florence de Changy et Brice Pedroletti, « Après Tiananmen, l'opération 「Yellowbird」 pour faire évader les dissiden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e Monde, 201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