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保密局臺北橋看守所

原國防部保密局臺北橋看守所,慣用名稱為「北所」,亦被稱高砂鐵工廠北洋大學,位於今臺北市大同區伊寧街46號,約從1950年開始成為國防部保密局看守所的總所。1956年左右,因房屋老舊,總所再次遷回南所。房舍主要建物於1970年代陸續改建成住商混合店屋,現址已無遺構。

歷史

編輯

1931年,蔣介石命令組織特務機構「復興社」,隔年3月,復興社正式成立,並設立「特務處」,由戴笠擔任處長。1932年9月,國民政府成立「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特務處改制為調查統計局第二處。1938年8月,第一處擴編為中統,第二處奉命擴組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為軍統局。1946年,軍委會改制為國防部,軍統局隨之改組為保密局。[1]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軍統主要機構也隨之撤至臺灣。9月,國防部保密局於臺北市士林鎮芝山岩設立局本部,持續執行國內保防及情報搜集的功能,並主導調查、偵訊諸多重大政治案件。[2]1955年,國家安全局正式成立,各情治機構重新分工,國防部保密局改組為國防部情報局,保防偵查相關業務移撥司法行政部調查局[3]

保密局臺北橋看守所房舍的前身,是日治時期鹿港辜家擁有的株式會社高砂鐵工所。1917年(大正6年),鹿港辜家在臺北市太平町成立「高砂鑄造株式會社」,社長由辜顯榮擔任。1937年(昭和12年)辜顏碧霞管理該社業務,至1941年(昭和16年)改名為「株式會社高砂鐵工所」。1950年,辜顏碧霞被控因金錢援助及掩護親共文學家呂赫若,而以「資助匪諜」的罪名遭到羈押,1951年1月判刑且沒收財產。[4][5]保密局自1949年遷臺後,即是偵辦政治案件的主力單位之一,初期人犯被羈押於保密局臺北看守所(慣稱南所)進行偵訊。後來人犯日漸增加,於是先擴建位於武昌街的「國防部保密局看守所武昌街分所」,之後再利用高砂鐵工廠改造為政治犯審訊拘禁的空間,政治犯慣稱此為北所。基於臺北橋看守所可收容人數較多,約從1950年5月開始,將該處設為保密局看守所的總所,原有南所改制為分所,並裁撤武昌街分所。約1955、56年,因為該址房屋老舊,被判斷不宜再修復,因此看守所總所再次遷回南所。[2]臺北橋看守所約位在今臺北市伊寧街46號,高砂鐵工所的廠房範圍約於延平北路三段以東、伊寧街以南、稻江商職以西、延平北路三段17巷以北。1956年開始,高砂鐵工所原址範圍內開始有私人土地交易紀錄。房舍主要建物於1970年代陸續改建成住商混合店屋,現址已無遺構。[6]

建築空間

編輯

臺北橋看守所內以木柵欄隔成兩排押房,押房之間再以木板相隔,並鋪木材地板,距離地面約30公分高。計有20間押房,其中有2間是專門關押女性犯者。每間押房長8公尺、寬3公尺,約10坪大小,約關押23-24名人犯之間,最裡面有馬桶供人犯使用,房內終日無陽光又潮濕。一天僅用兩餐,早上吃稀飯配花生,下午吃米飯配鹹菜、冬瓜湯。北所空間雖較南所寬敞,用水也較為便利,然因房內無陽光且潮濕,以及營養不良,導致人犯常有水腫狀況發生。如1950年6月,由於炎熱且擁擠,疾病橫行,人犯張煥臻更因罹患痢疾而死亡。另外,北所的審訊手段亦如南所殘酷,曾有受難者提及,該處是一個「有進無出的地方」,甚至有些人會被秘密處理,晚上有女性的慘叫聲、小孩的哭鬧聲,入夜時還有刑囚的慘叫聲、哀叫聲,整晚睡不著。[7][2][6]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林, 正慧. 〈二二八事件中的保密局〉. 《臺灣史研究》. 2014-09, 21 (3): 4、10. 
  2. ^ 2.0 2.1 2.2 原國防部保密局臺北看守所. 不義遺址資料庫. [2023-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3). 
  3. ^ 陳, 翠蓮. 張炎憲、陳美蓉 , 編. 〈台灣戒嚴時期的特務統治與白色恐怖氛圍〉.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 (臺北: 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臺灣歷史學會). 2009: 50、55. 
  4. ^ 保密局北所(高砂鐵工廠).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23-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6). 
  5. ^ 辜顏碧霞. 臺灣轉型正義資料庫. [2023-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6). 
  6. ^ 6.0 6.1 保密局北所. 臺北市人權歷史場址. [2023-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6). 
  7. ^ 宜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編輯. 《白色恐怖歷史現場: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主題展展覽專刊》. 新北: 國家人權博物館. 2021: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