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院寺
塔院寺,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風景名勝區台懷鎮中心的楊林街(楊林村),顯通寺南側,是五台山「五大禪林」、全山「青廟十大寺」之一[1]。寺以院內的大白塔而得名,兼有漢傳佛教及藏傳佛教風格。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敕建護國大塔院寺 | |
---|---|
基本資訊 | |
位置 | 山西省忻州市台懷鎮 39°0′27.580″N 113°35′21.977″E / 39.00766111°N 113.58943806°E |
宗教 | 漢傳佛教 |
宗派 | 禪宗 |
開山時間 | 據傳漢明帝時 |
塔院寺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五台山古建築群 |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明至清 |
編號 | 第六批增補 |
認定時間 | 2006年5月25日 |
地圖 | |
歷史
編輯該寺原為顯通寺塔院,據傳早在漢明帝時即在五台山興建佛寺[2],至遲在北魏時期,顯通寺稱「大浮圖寺」,意即大塔。
明永樂五年(1407年),明成祖命太監楊升重修舍利塔。萬曆七年(1579年),李太后令太監范江和李友重建。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萬曆皇帝賜額「大塔院寺」,成為一座獨立的寺院。
1983年,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建築
編輯該寺建築兼有漢藏佛教風格,坐北朝南,占地15000平方米,有殿堂樓房130餘間,中軸線上的建築有影壁、牌坊、石階、周門、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慈延壽寶殿、塔殿藏經閣,以及山海樓、文殊發塔等建築[3]。
寺前山下有影壁,以及建於明萬曆年間的「清涼勝境」木牌坊。登上長長的石階,穿過三間過殿,山門建於高台基之上,三開間歇山頂,左右兩側為鐘鼓樓。
院內大慈延壽寶殿,建於萬曆六年(1578年),為萬曆帝祈願母親李太后(時年32歲)延年永壽而建,面闊五間27.4米,進深三間11.5米,單檐歇山頂。殿內供奉「華嚴三聖」(釋迦摩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4]。
大白塔(釋迦牟尼舍利塔)為五台山的標誌,據傳建於漢明帝在五台山興建佛寺之初[5],至遲在北魏時期已聳立於五台山。一說慈壽塔建於唐長安二年(702年)。現白塔始建於元大德六年(1302年),由尼泊爾匠師阿尼哥設計,將以前的慈壽塔置於大塔腹中,為尼泊爾風格覆缽式白塔,磚砌,外摸石灰,通高75.3米,上部有十三天相輪,金屬塔剎,飾有銅質垂檐,懸掛風鈴[6]。萬曆九年(1581年)重建。
大白塔後為藏經閣,高兩層,面闊五間25.3米,進深13米,三檐硬山頂。閣內有「華藏世界轉輪藏」,明萬曆九年(1526年)由憨山大師所建,八角三十三層,高11.3米,各層格內裝滿二萬餘冊漢文、蒙文和藏文經書[7]。
塔院寺中最著名的除了大白塔之外,還有文殊發塔,在大白塔東側,相傳為文殊菩薩顯聖處,藏有文殊菩薩顯聖遺留的金髮,高兩丈余,外抹白灰。[8]
趣聞
編輯1948年4月,毛澤東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離開延安、東渡黃河,路經五台山,與其它中共領導人周恩來等在此寺過夜[9]。傳聞寺中高僧贈毛澤東「8341」數字,意思為毛澤東享壽83年,領導中國共產黨41年(由1935年遵義會議統治至1976年)後以此數字命名了後來的中央警衛團。該數字曾引起民間諸多爭議和討論[10][11]。
保護
編輯2006年5月25日,塔院寺作為五台山古建築群的子項,與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顯通寺合併[12]。
參考文獻
編輯- ^ 五台佛国——塔院寺. [2009-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5).
- ^ 《清涼山志》
- ^ 本寺概况. [2009-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6).
- ^ 連達. 《寻访山西古庙》晋中晋北篇.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20年: 354–356頁. ISBN 978-7-302-54762-4.
- ^ 《清涼山志》
- ^ 趙壽堂等. 《山西古建筑地图》下.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21年: 501頁. ISBN 978-7-302-57109-4.
- ^ 太原道塔院寺. [2009-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3).
- ^ 《清涼山志》:「在大塔東側,昔文殊化為貧女,遺發藏此,萬曆間,圓廣道人重修,見發若金,隨人視之不一。」
- ^ 塔院寺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4-20.
- ^ 冷思. 十六大之後的中國. 有限出版社. 2002年: 32. ISBN 9789628647477 (中文(繁體)).
- ^ 求得慧心五台歸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4.
- ^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006-05-25 [2020-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