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音樂學院

墨尔本大学的音乐学院

墨爾本音樂學院(Melbourne Conservatorium of Music),簡稱MCM,是墨爾本大學音樂學院,也是美術與音樂學部(Faculty of Fine Arts and Music)的一部分。它位於墨爾本市中心附近的墨爾本大學南岸校區。

該音樂學院開設有音樂表演、作曲音樂學民族音樂學、交互作曲、爵士與即興、指揮、教學法以及音樂治療等學位課程,同時還運行著一個早期音樂工作室,並負責管理 Lyrebird Press 出版社。它提供研究生課程,包括證書和文憑,以及碩士和博士級別的研究和課程學位。

墨爾本音樂學院的官方學生社團是墨爾本大學音樂學生社(Melbourne University Music Students' Society),簡稱MSS。

歷史

編輯

墨爾本大學的音樂教學是在多種行政架構下進行的。首個音樂學位(音樂學士學位)於1879年授予, [1]由弗朗西斯·奧蒙德(Francis Ormond)捐贈設立的第一個音樂教席,被稱為奧蒙德音樂教授,從1891年開始設立,儘管當時大學還沒有音樂系或音樂學院。

通過第一位奧蒙德教授喬治·L·馬歇爾-霍爾的努力,這一問題於 1894 年得到糾正,成立了「大學音樂學院」(University Conservatorium)。學院租賃的場地位於女王咖啡宮,這是一棟六層高的建築,位於卡爾頓拉思當街和維多利亞街的拐角處。 [2]到 1900 年底,教職員工已增至 24 人,學生在市政廳(Town Hall)和女王陛下劇院(Her Majesty's Theatre)舉辦的音樂會成為墨爾本社交和藝術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3]

在批評者的大力運動下,馬歇爾-霍爾失去了教職,由富蘭克林·彼得森接任,但他仍能以私人企業的形式繼續在舊維多利亞藝術家協會畫廊經營音樂學校, [4]位於東墨爾本阿爾伯特街聖派屈克大教堂對面,並將其重新命名為「馬歇爾-霍爾音樂學院」,後來更名為「阿爾伯特街音樂學院」、「哈特音樂學院」,最後更名為「梅爾巴音樂學院」(Melba Conservatorium)。

隨著大部分教職員工和學生離開阿爾伯特街,大學不得不在校園內建立自己的音樂學院。 1909 年 11 月 26 日,奈莉·梅爾巴 (Nellie Melba )(後來成為女爵士)在大學園區皇家大道奠基,這座由貝茨、皮布爾斯和斯馬特 (Bates, Peebles & Smart ) 設計的建築於 1913 年開放。在梅爾巴安排的一場慈善音樂會上,維多利亞州政府捐贈了 1,000 英鎊[5] ,並配以相應的金額,在這種捐贈的幫助下,現在被稱為梅爾巴音樂廳(Melba Hall)的音樂室得以增建,並於 1913 年 10 月 29 日由總督丹曼勳爵開放。

在彼得森去世、馬歇爾-霍爾復職後,這兩所音樂學院有望合併, [6]但分離機構的工作人員和學生卻決定不合併,或許是擔心大學理事會歧視其德國出生的教師。自愛德華·沙爾夫 (Eduard Scharf)離職後,弗里茨·哈特 (Fritz Hart ) 一直擔任該局局長,哈羅德·埃爾文斯 (Harold Elvins)則擔任該局局長。

1926 年,音樂學院(Conservatorium)成為墨爾本大學音樂學部(Faculty of Music),並任命了第一任院長(Dean)。這將成為未來 65 年的行政架構。

當代

編輯

VCA與音樂學部(Faculty of the VCA and Music)於 2009 年成立,由大學音樂學部(Faculty of Music)和維多利亞藝術學院學院(Victorian College of the Arts)合併而成。 2012 年 1 月 1 日,兩個運營部門更名為「維多利亞藝術學院與墨爾本音樂學院學部」(Faculty of the Victorian College of the Arts and the Melbourne Conservatorium of Music),簡稱VCA與MCM學部。

2018年1月1日,學院名稱再次更改為美術與音樂學部(Faculty of Fine Arts and Music)。 [7]維多利亞藝術學院和墨爾本音樂學院仍為該學部的附屬學院。 2019 年 3 月,音樂學院的大部分業務轉移到了新的伊恩波特南岸中心(Ian Potter Southbank Centre),這是一座最先進的音樂設施。這使得墨爾本大學南岸校區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位於藝術區內的創意高等教育機構,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位於藝術區內的創意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著名人物

編輯

奧蒙德音樂教授(Ormond Professor of Music)

編輯
  • GWL 馬歇爾-霍爾(G. W. L. Marshall-Hall),1891年至1900年
  • 富蘭克林·彼得森(Franklin Peterson),1901年至1914 年
  • GWL 馬歇爾-霍爾,1915 年
  • WA Laver[8] 1915年–1925年
  • 伯納德·海因策爵士(Sir Bernard Heinze),1926年至1957年
  • 喬治·洛林(George Loughlin),1958年至1979年
  • 麥可·布里默(Michael Brimer),1980年至1989年
  • 沃倫·貝賓頓(Warren Bebbington),1991年至2008年
  • 加里·E·麥克弗森(Gary E. McPherson),2009 年至今

大學音樂學院院長(Directors of the University Conservatorium)

編輯
  • GWL 馬歇爾-霍爾,1895年至1900年
  • 富蘭克林·彼得森,1901年至1914 年
  • 威廉·拉沃(William Laver),1915年至1925年
  • 伯納德·海因策爵士,1926年至1957年
  • J·薩頓·克羅(J. Sutton Crow),1943年至1945年
  • 喬治·洛林,1958年至1974年

音樂學部部長(Deans of the Faculty of Music)

編輯
  • 伯納德·海因策,1926年至1942年
  • J·薩頓·克羅,1943年(代理)
  • 伯納德·海因策爵士,1944年至1952年
  • 查爾斯·穆爾豪斯(Charles Moorhouse),1953年(代理)
  • 伯納德·海因策爵士,1954年至1957年
  • 唐納德·科克倫,1957年(代理)
  • 喬治·洛林,1958年至1965年
  • 理察·塞繆爾(Richard Samuel),1966年
  • 喬治·洛林,1967年至1970年
  • 雷蒙德·馬丁(Raymond Martin),1971年
  • 喬治·洛林,1972年至1974年
  • 馬克斯韋爾·庫克(Maxwell Cooke),1975年至1980年
  • 麥可·布里默,1981年至1985年
  • 羅納德·法倫-普萊斯(Ronald Farren-Price),1986年至1990年

音樂、視覺與表演藝術學部(Faculty of Music,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下的音樂學院院長(Head of the School of Music)

編輯
  • 約翰·格里菲思(John Griffiths),1991年
  • 沃倫·貝賓頓(Warren Bebbington),1992年至1994年

音樂學部部長(重設後的)(Deans of the Faculty of Music (re-instituted))

編輯
  • 沃倫·貝賓頓(Warren Bebbington),1994年至2006年
  • 凱茜·福爾克(Cathy Falk),2007年(代理)
  • 凱茜·福爾克,2008年

墨爾本音樂學院院長(Directors of the Melbourne Conservatorium of Music)

編輯
  • 加里·E·麥克弗森。 2011–2019 (維多利亞藝術學院和墨爾本音樂學院音樂學院院長,2009–2010 年)
  • 理察·庫爾特(Richard Kurth)。 2019-

知名畢業生

編輯
  • 海倫·亞當斯(Helen Adam)女高音
  • Arthur Chanter (Arthur Chanter)(-1950),作曲家
  • Bryony Marks,作曲家

參考

編輯
  1. ^ "History" Melbourne Conservatorium of Music
  2. ^ Tregear, Peter The Conservatorium of Music,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n Historical Essay to Mark Its Centenary 1895-1995, p.23
  3. ^ Plays and Players. Weekly Times (Melbourne) (1,644) (Victoria, Australia). 9 February 1901: 13 [30 December 2023] –透過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4. ^ Melbourne Gossip.. The Sydney Mail and New South Wales Advertiser LXXI (2122)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9 March 1901: 583 [29 December 2023] –透過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5. ^ Melba Matinee. The Argus (Melbourne) (20,444) (Victoria, Australia). 31 January 1912: 13 [1 January 2024] –透過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6. ^ Crotchets and Quavers. The Sun (Sydney) (589)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12 July 1914: 11 [29 December 2023] –透過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7. ^ "Faculty of Fine Arts and Music – a new name for the Faculty of VCA & MCM" Precinct, 14 December 2017
  8. ^ Obituary Professor W. A. Laver. The Argus (Melbourne) (29,286) (Victoria, Australia). 3 July 1940: 2 [30 December 2023] –透過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洛林,GF,1984 年。出發之城:自傳

外部連結

編輯

Template:University of Melbour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