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爾·德·吉斯

夏爾·德·吉斯,馬耶納公爵Charles of Lorraine, Duke of MayenneCharles de Guise,1554年3月26日—1611年10月3日)是法國貴族、吉斯家族家主舊教(天主教)「神聖聯盟」的軍事領袖,因受封為馬耶納公爵,慣稱「馬耶納」。當長兄吉斯公爵亨利於1588年被殺後,馬耶納繼承兄長為神聖聯盟的主帥,並自命為法國的「攝政王」,與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的新教軍連番大戰。後來因多次被亨利四世擊敗,加上亨利在1593年改宗天主教,1595年馬耶納最終與亨利達成和平協議,並臣服於亨利,基本上結束了長達30多年的法國宗教戰爭

洛林的夏爾,馬耶納公爵

生平

編輯
 
吉斯三兄弟:馬耶納(左)、亨利(中)、路易英語Louis II, Cardinal of Guise(右)

馬耶納公爵夏爾是吉斯公爵法蘭索瓦的次子,1554年生。夏爾十歲時父親被新教胡格諾派信徒暗殺,遂由叔父紅衣主教夏爾·德·洛林「洛林的樞機」撫養。在叔父的鼓勵下,夏爾不到二十歲就隨天主教軍多次參加打擊的胡格諾派的戰役,如雅爾奈克戰役蒙孔圖爾戰役,並參與1572年的拉羅歇爾之圍。夏爾被封為馬耶納公爵後,投靠王太弟安茹公爵(即後來的法王亨利三世),隨亨利一起到過波蘭,1573年見證亨利被加冕為選舉制的波蘭王位。但隔年馬耶納就離開亨利王而跟隨其兄吉斯的亨利,1576年參加組建神聖聯盟的大業,1585年憑藉功勳當上勃艮地總督之後,在神聖聯盟的重要性與日俱增。[1]

1588年當其大哥「刀疤的吉斯」與三弟吉斯主教英語Louis II, Cardinal of Guise鴻門宴般地被法王亨利三世給刺殺後,馬耶納成為吉斯家族族長,也被推舉為神聖聯盟的領袖,從勃艮地起兵前往巴黎,接管了這個城市。1589年他被亨利三世的部隊困於巴黎,但就在巴黎城即將失陷時,亨利三世被狂熱的教士刺殺,神聖聯盟逃過一劫。[2]

亨利三世死後,馬耶納立波旁家族紅衣主教查理·波旁為法國國王,稱「查理十世」,自立為攝政王;與胡格諾派信徒納瓦拉的亨利亨利四世)爭奪江山,但馬耶納不敵英勇的新國王亨利四世,在阿爾克戰役伊夫里戰役都遭受大敗而失去戰場主導權,史家認為亨利四世的軍事才能遠勝馬耶納。[1]

 
夏爾的雕刻畫

1590年馬耶納在西班牙第一名將──帕爾馬公爵亞歷山大·法爾內塞的協助下,解救了被亨利四世圍困的巴黎,但馬耶納擁立的傀儡查理十世卻在同年5月過世,造成神聖同盟日益嚴重的分裂。[2]當時巴黎城中存在著三股勢力,神聖聯盟、十六區委員會政略派英語Politique,佔支配地位的是激進的十六區委員會。神聖聯盟仍然聽從馬耶納公爵的指示,拒不承認亨利四世;激進派的十六區委員會更害怕亨利會清算他們過去是吉斯公爵派系,反而願意接受由西班牙公主西班牙公主伊莎貝爾入繼法國女王;政略派的愛國貴族們是溫和的天主教徒,既想結束戰亂,又不滿外國勢力如西班牙羅馬教廷對法國的干涉,於是以巴黎高等法院為中心,反抗當時主導巴黎的十六區委員會。[3]

1591年11月巴黎城中發生了突變,十六區委員會與部分神聖聯盟的人眼見亨利四世節節勝利,便開始擔心自己的前途,他們開始與城外的西班牙軍頻繁接觸,企圖發動兵變,宰制巴黎,引西班牙軍入關。於是委員會將高等法院的首席庭長、大法庭的一位元老,和一位初等法庭的推事共三人,以「支持異端罪」判處死刑,試圖徹底煽動人民打倒政略派,但過半數群眾沒甚麼反應,此時委員會轉向尋求馬耶納的支持。結果委員會的計劃被不願賣國的馬耶納與政略派貴族察覺,他們與西班牙人串謀的行為很快被被公之於眾。馬耶納與政略派結盟後,採取反制措施挫敗了陰謀:他先是進入巴黎城,處絞了十六區委員會的四個主要委員,再禁止委員會代表的人士召開特別大會,違者處死;另外他要求全體巴黎市民宣誓服從他,直到選出國王為止。因為這次事件打擊了親向西班牙的勢力,因此愛國的政略派貴族就逐步變成巴黎的主導勢力。[1]

1592年6月,馬耶納作為攝政王,應各方之要求召開了三級會議,試圖解決長期的內戰和王位虛懸不決的問題。在這次新教徒抵制而缺席的三級會議中,馬耶納本來想操作會議,而選出自己的兒子登上王座,但天主教激進派和西班牙國王仍打算推選馬耶納的侄兒──吉斯公爵夏爾當法王,並將西班牙公主伊莎貝爾嫁給吉斯公爵。讓馬耶納無比失望而放任政略派的愛國主義滋長:當時政略派英語Politique強力批判引進外國西班牙勢力的行為是徹底賣國的卑劣行徑,並獲得多數議員的支持,於是會議轉向亨利四世招手,希望亨利放棄喀爾文主義,重回天主教的懷抱,成為合法的國王,這反而讓馬耶納實質上失去了神聖聯盟的領導人地位,馬耶納只好在會議之後離開巴黎,回到勃艮地另作打算。[4]

1593年7月亨利四世改宗天主教,1594年3月22日由政略派主導在被巴黎的天主教市民英雄式地歡迎進城後,馬耶納仍然堅持抗拒亨利四世,並與西班牙軍隊維持鬆散的同盟關係。

1595年6月馬耶納與西班牙軍在封丹-弗朗塞茲戰役被亨利擊敗之後,馬耶納的野心與抵抗意志才徹底幻滅,加上同年9月羅馬教皇赦免了亨利四世,認可了亨利的改宗,終於讓馬耶納改變態度與亨利協商,與亨利簽訂和約。馬耶納親自到軍營,歸順亨利,並願意接受懲罰,亨利則寬宏大度地命令他「跑軍營一圈」,於是兩人和解;此和約在1596年實現後,也給了馬耶納不少優惠條件(如其子擔任法蘭西島省的六年總督,以及82萬埃居的津貼),但勃艮地總督則改由王國元帥比隆公爵擔任。[1][2]

馬耶納此後就成了亨利四世忠實的臣民,帶領整個吉斯家族歸順於波旁家族的領導之下,而亨利四世也給他應有的貴族待遇和信任。[1]1611年馬耶納去世,1621年其子亨利(繼承了馬耶納公爵之位)在戰場上被殺,直到1631年第四代吉斯公爵查理·德·洛林法國首相李希留紅衣主教驅逐,吉斯家族的勢力被徹底摧毀。

參考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巴亞爾等著,《法國史圖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頁180-183
  2. ^ 2.0 2.1 2.2 G. de Bertier de Sauvigny著,《法國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頁134-136
  3. ^ G. de Bertier de Sauvigny著,《法國史》,頁177
  4. ^ 張芝聯主編,《法國通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頁97

參考書目

編輯
  • 張芝聯 主編,《法國通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 (法)巴亞爾 等著、黃豔紅 等譯,《法國史圖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 (美)威爾·杜蘭著、幼獅文化公司譯,《世界文明史‧第七卷‧理性開始時代》第二部第一章、第六章,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
  • G. de Bertier de Sauvigny等著、蔡百銓譯,《法國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