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少農
孟少農(1915年12月12日—1988年1月15日),原名孟慶基,字少農,湖南省桃源縣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湖北汽車工業學院首任院長,中國汽車工業創始人、奠基人之一。
生平
編輯1915年,出生在北京,袁世凱復辟時隨祖父回到老家湖南。1935年,從長沙一中以全省高中畢業會考第一名成績考取清華大學機械系的「清寒公費生」。「七七事變」後隨學校南下,在長沙與同系的一批同學一起參加了國民黨「陸軍交通輜重兵學校」。1939年8月回到位於昆明的西南聯大繼續讀書。194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機械系。1941年10月考取清華大學第五批留美公費生資格。1943年2月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位。認為「光念書,在哪兒不能念?何必在美國?弄個博士學位,回國還是個教書匠。我要做一個實踐者,把美國的工廠搬到中國去!」進入美國福特汽車、斯蒂貝克汽車廠實習,擔任工程師。1946年6月初回國,成為清華大學第一個汽車專業的教授,創建了中國高校的第一個汽車工程專業,開設了3門大四的選修課《汽車工程學》、《製造方法論》(工藝學)、《工具學》,組建了實驗室與實習工廠,進口了六角車床、萬能銑床、磨床等十幾台工具機。1947年8月上旬經北平地下黨組織批准,由於陸琳、張文松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清華大學教授中第一個中共黨員。1948年9月奔赴解放區,任華北人民政府公營企業部(部長黃敬)計劃司(司長徐馳)工作。一個月後,隨徐馳出發到石景山鋼鐵廠住下,等候進城接收。1949年2月初,所在小組進入北平,負責對礦冶、地質、工業三個研究所的接管。1949年5月又回到華北企業部任技術室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重工業部技術室主任。1950年初調到重工業部機械局籌備組。1950年2月21日任中央重工業部汽車籌備組副主任,主要抓兩件事:一是調查研究,收集舊中國有關汽車和汽車工業基本情況;二是集結和培養技術骨幹,他憑著原來在清華大學任教等諸多條件,廣泛招集人才,很快集合起新老技術人員近200人的一支精幹隊伍;辦起學習班,親自授課。1952年年4月任一汽副廠長、後兼任總工程師。1952年7月,中央重工業部派孟少農為首,李剛、陳祖濤、潘承烈等參加的駐莫斯科代表小組,負責辦理一汽技術設計聯絡、設備訂貨與分交、聘請專家、派遣實習人員等事宜;經與多方反覆商定,一汽從蘇聯引進工廠設計、產品設計、工藝設計、工裝設備、技術文件和一整套組織設計;訂購成套設備5千餘台;聘請各類專家近200名;派遣實習生近600名。1953年7月,代表小組要辦理的事已經大部就緒,孟少農先行回國,留下李剛等繼續工作。三年的建廠階段負責生產準備,親自製定了工廠組織機構、工作制度、工作內容、工作路線、人員職責等資料;對產品設計處、工藝處、機動處、技術處的領導幹部一個個地談話,講解幹些什麼,怎樣組織開展工作,對有的領導幹部還講過多次;對先後派遣到蘇聯實習的大部分人員,也一個一個地談話,告訴他們學什麼、怎麼學、學回來幹什麼。1955年下半年,工廠進入零件調試階段,孟少農主管產品設計、工藝、冶金和生產準備等部門工作。1956年7月15日一汽投產。1956年11月孟少農組織制定1957年至1962年解放牌汽車設計改進和發展新品種規劃,包含解放車的改進、設計CA-11型平頭新解放,及其派生的自卸車、牽引車、公共汽車和開發軍用車和轎車系列,經過多年努力,除公共汽車外,其餘全部實現。1965年離開一汽時,一汽已有三個系列品種和30多種變型專用車投產。
1965年至1969年,擔任中國汽車工業公司總工程師室負責人。「文化大革命」中受衝擊,下放到江西幹校勞動。1971年5月至1977年12月,擔任陝西汽車製造廠革委會副主任、總工程師,主管技術工作。更改設計後的「延安250」五噸越野牽引車第四輪樣車,解決了可靠件和動力性問題,各項指標都達到了設計任務書的要求,1974年12月通過定型鑑定,1975年正式投產。
1977年底,孟少農調任二汽副廠長兼總工程師,正值二汽建設處於最艱難的時刻。五噸民用車質量問題很多,不能投產;軍用車也存在大量質量問題,處於進退維谷境地。孟少農經過調查後說:「五噸車產品設計基礎是好的,不必推倒重來,也不用再試製一輪,可以改進部分設計,提高質量,直接投產。」研究分出輕重緩急,決定總廠抓64項重大質量問題,其餘數千項質量問題分解到專業廠、車間、班組解決,動員全廠集中力量會戰,組織產品設計改進攻關會戰指揮部,把產品、工藝、設備等方面的技術力量集中起來,統一指揮,統一行動。經過半年多苦戰,攻克了EQ140、EQ240兩種汽車86項重大難關,於1978年第四季度投產。使二汽當年即實現扭虧為盈,以後十年每年均以萬輛幅度遞增,使二汽出現興旺發達局面。1981年,國家經濟建設處於調整時期,東風車陷入滯銷困境,為渡過難關,孟少農提出以東風車為主體,開發節油車,提高經濟性,並提出5項改進技術措施,即將壓縮比由6.75提高到7.0,採用子午線輪胎,加長轉向垂臂,換用省油化油器等。根據市場調查情況,組織指揮設計和生產變型車,至1982年年底,東風五噸系列改裝車有53種,變型車達42種。在二汽建立了技術中心和教育中心,主持建立了湖北汽車工業學院、二汽職工大學中專部、高級技工學校等。1978年首任第二汽車製造廠職工大學校長,1983年就任湖北汽車工業學院院長。二汽諮詢委員會主任。
晚年,組織上曾幾次讓他遷居北京,他則說:「我是搞具體技術工作的,脫離基層,遠離生產現場又能幹什麼呢!」1987年年底,孟少農轉入北京中日友好醫院治療。1988年1月15日,孟少農病逝。
家庭
編輯- 夫人於陸琳(1921年-2015年12月20日)1947年結婚。1956年離婚。
- 女兒孟運,1948年生。清華大學無線電系1979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