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甲中洲高蹺陣

臺南學甲中洲慈福宮的陣頭

中洲高蹺陣臺灣臺南學甲中洲慈福宮的一個陣頭,陣頭成立目的是為了能參與慈慈濟宮上白礁祭典,此陣頭的成員主要是中洲地區居民,經過數年的發展逐漸轉成職業陣頭,並於2003年登錄為國家重要民俗。[1][2]

沿革源流 

編輯

高蹺是一種已經有著數百甚至上千年歷史的傳統民俗技藝,在臺灣俗稱「踏蹺」。[3][4]

中洲高蹺陣是東頭角的角頭廟慈福宮,於1954年所創立,是臺南地區最早成立的一隻高蹺陣團體,其成立主要目僅僅是為了參與學甲地區的上白礁祭典,正因為是單純為了刈香而創立,故而一開始純粹是以在地子弟組成的業餘團體,另外,倘若東頭角慈福宮如有任何廟會,則會優先出陣。[5][6][7] 而根據一些陣頭藝人們的說法,最早將原屬此一雜技加入廟會遶境活動的,是臺南縣學甲鎮中洲地方的邱家高蹺團,並且一開始此陣頭並無專屬團名,對外僅稱「中洲高蹺陣」。[8][2]

其後,隨著不斷有廟宇在活動中相繼的商請演出,也不時受聘到外地的一些廟會活動表演,更因商演的生意越來越大,後來逐漸演變成職業性質演出,最盛時中洲就有兩團高蹺陣,其中一團仍還是所謂的子弟團,而雖有子弟與職業團之分,然各團之間的人員去也相互的支援,然而,之後因初學甚至在演出時容易受傷,導致傳承不易加上學習斷層等問題,目前又合併成一團為「南臺灣穎川高蹺陣」。[2][4]

在80年代以後因團的知名度提高,加上入團學習技藝的人數也逐漸增加,一些團員紛紛向外發展,初估由此團分衍而出的高蹺陣團有:高雄鼓山內惟的同樂社高蹺陣(許金鎮於1976年成立)、高雄左營新莊明樂社高蹺陣(謝財旺於1981年成立)、七股的七股高蹺陣(黃登旺於1984年成立)、高雄左營埤頭的邱家班高蹺陣(邱文超於1989年成立)、七股龍虎高蹺陣(陳清文,1990年成立)、臺南六甲的泰山民俗技藝團高蹺陣(史文展於1990成立)。另外,學甲中洲的陳廷仰在1991年也另外成立穎川高蹺陣,只是隨著時代的轉變目前其中已有多陣皆散團了,並且,穎川高蹺陣則又與原中洲高蹺陣重新合併成一團。[8][9][10][11][6][12][13]

表演與禁忌

編輯

高蹺演出需要外加一雙木製的 – 長腳,加上演員的動作相當地靈活與生動,也常結合武術上的拳腳動作,如打拳、仿勒馬、雜耍特技、舞弄刀槍等,往往在活動的進行中有精彩的表現。[14]

另外高蹺出陣時常演的劇目大多為《八仙過海》、《三藏取經(西遊記)》、《關公保二嫂》等。並且高蹺陣對於紅白喜喪事都都不忌諱,也因此也都會應聘參與,只是喪事時大多只表演《三藏取經》,而團員以身貼紅色或者白色布條來區別演出的對象,至於穿著的服裝則不改變。此外,喜紅事或者廟宇慶典商邀的演出,則多表演著名的《關公保二嫂》。[2][6]

高蹺陣也有一些小禁忌,如傳統高蹺陣出陣演出所用的蹺一定要用紅色木蹺出場,並且在準備的過程中不能有東西被摔打,否則當次的演出中一定會有人跌倒。另外,在早期女性是不能觸碰到蹺的,只是隨著現代的演變之後禁忌已不多,而且蹺不一定會用紅色,此外女生也可以參加高蹺陣,並且出陣參與各項的演出。然而,演出關公的戲碼時演出者需要保有尊敬的心,團員除了盡量少說話之外,女性藝人也不絕對可碰觸到關公的大刀。[13][2]

成果

編輯

學甲中洲開基高蹺陣(邱家藝術高蹺),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獲得第一屆薪傳獎。另外,在學甲「上白礁」謁祖祭典的藝陣比賽中有數次的陣頭冠軍,是上白礁香陣十大必看陣頭之一。同時也獲文化部登錄為國家重要民俗文化資產。此外,鄰近的三慈國小,該學校亦以發展高蹺陣聞名,目前在學校留有 「高蹺陣文物館」以教育學生傳統文化的概念及重要性。[8][15][1][1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百年香路 學甲上白礁登錄國家重要民俗 文化部頒贈證書. OwlNews. 2023-04-30 [2024-08-20] (中文(臺灣)). 
  2. ^ 2.0 2.1 2.2 2.3 2.4 陳丁林. 南瀛藝陣誌. 臺南: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1997: 90–105. ISBN 957-00-9730-2. 
  3. ^ 高蹺陣源流. 傳統雜技主題知識網. 2017-10-06 (中文(臺灣)). 
  4. ^ 4.0 4.1 藝「高」人膽大—高蹺陣. 台灣光華雜誌. [2023-12-12] (中文(臺灣)). 
  5. ^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tm.ncl.edu.tw. [2024-08-20]. 
  6. ^ 6.0 6.1 6.2 學甲上白礁暨刈香-中洲慈福宮高蹺陣4. 中華民國文化部. [2023-09-09] (中文(臺灣)). 
  7. ^ 高蹺陣. 臺南市藝陣資源網. [2024-08-20] (中文(臺灣)). 
  8. ^ 8.0 8.1 8.2 黃文博. 174山海戀 從蘆竹溝到楠西. 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88–163. ISBN 978-986-04-3027-1. 
  9. ^ 全臺唯一的高蹺陣與竹馬陣 藝高人膽大的幕後紀實. 傳藝online. 2021-12-09 [2024-08-20] (中文(臺灣)). 
  10. ^ 中洲慈福宮李府千歲聖誕民俗藝陣「高蹺陣」演出絕活引起信徒民眾稱讚。. 台南新聞網). [2024-08-20]. 
  11. ^ 南瀛藝陣誌. 1997-06. 
  12. ^ 穎川高蹺陣 - YouTube. www.youtube.com. [2023-12-12]. 
  13. ^ 13.0 13.1 傳藝online-全臺唯一的高蹺陣與竹馬陣 藝高人膽大的幕後紀實. magazine.ncfta.gov.tw. [2023-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6). 
  14. ^ 社團法人臺灣學甲十三庄文史工作協會: 上白礁香陣十大必看之六:關公保二嫂. 社團法人臺灣學甲十三莊文史工作協會. 2015-12-22 [2023-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0). 
  15. ^ 邱家藝術高蹺開基本團(中洲高蹺陣)|傳統雜技主題知識網. acrobatic.ncfta.gov.tw. [2023-09-09] (中文(臺灣)). 
  16. ^ 高華君. 臺灣高蹺陣之研究 (PDF). 2004-04-30 [2023-08-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