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區
峰區(英語:Peak District)是英格蘭中部和北部的高地,主要位於德比郡北部,也覆蓋柴郡、大曼徹斯特、斯塔福德郡、約克郡南部和西部等的部分地區。1974年,在地方政府重組前,國家公園位於德比郡、柴郡、斯塔福德郡和約克郡西區的歷史縣邊界線內。
峰區國家公園 | |
---|---|
IUCN分類V(陸地和海洋景觀保護區) | |
國家/地區 | 英國 |
位置 | 德比郡 柴郡 大曼徹斯特 斯坦福得郡 南約克郡 西約克郡 |
面積 | 555平方英里(1,440平方公里)[1] |
最高海拔 | 2,087英尺(636公尺)(德比郡Kinder Scout)[2] |
地質狀況 | 粗砂岩、石灰岩 |
指定 | 英格蘭和威爾斯國家公園 |
建立 | 1951年4月17日 |
訪客量 | 2200萬 (2006年)[3] |
管理機構 | 國家公園管理處 |
網站 | www.peakdistrict.gov.uk |
峰區多樣性豐富,按照慣例主要分為北部的黑峰和南部的白峰。黑峰荒原廣袤、呈砂岩地質;白峰居住人口最多,大部分區域為石灰岩地質。
大部分區域屬於峰區國家公園,1951年,它被指定為首個英國國家公園。[4]峰區鄰近曼徹斯特、謝菲爾德等主要城市,以及蘭開夏郡、大曼徹斯特、謝菲爾德、斯塔福德郡和約克郡南部和西部等郡,加上公路和鐵路易於到達,提高了當地的人氣。峰區吸引到的遊客有時約達2200萬每年,在世界國家公園的遊客數量位居第二(僅次於日本富士山國家公園)[3][5],但峰區國家公園管理處認為這一數字是不準確或不持久的,估計每年的遊客數在1000萬。[6]
地理
編輯峰區處於奔寧山脈的最南端,大部分地區是1,000英尺(300米)海拔以上的高地,最高點為金德·斯科特(Kinder Scout),海拔2,087英尺(636米)[2]。這裡稱為峰區名副其實,通常沒有峭立的山峰,主要特徵為圓型山和石灰岩斷層。這片地區被主要的大城市環繞,包括哈德斯菲爾德、曼徹斯特、謝菲爾德、德比郡及特倫特河畔斯托克Stoke-on-Trent。
峰區國家公園占地面積達555平方英里(1,440km2)[1],覆蓋區域為德比郡、斯塔福德郡、柴郡、大曼徹斯特、約克郡南部和西部,包括大部分通常被稱為峰區的地區。其北部邊界沿著馬斯登Marsden與奧爾德姆Meltham西北部的梅爾瑟姆Oldham之間的A62公路,最南端則在德比郡阿什伯恩Ashbourne郊區的A52公路。峰區的分界被排除在密集大型樓宇區及工業區之外。一般而言,巴克斯頓和相鄰的採石場都坐落在峰區溪谷的盡頭,被峰區三面環繞。 鎮及眾多村莊,都在峰區境內,包括謝菲爾德(非工業區)西部。截止2010年,峰區是英國和威爾斯第五大國家公園[7]。在英國,「國家公園」的定義是規劃限制的一塊土地,保護這裡不受非事宜的開發,並在公園管理處維護它,但並不意味著這塊土地為政府所有,或無人居住。
12%的峰區歸國民託管組織(國家名勝古蹟信託)所有。國民託管組織是一個旨在保護歷史和自然景觀的慈善團體。它不接收政府基金[8]。三大信託土地高峰(High Peak)、南峰(South Peak)、長林(Longshaw),涵蓋具有重要意義的生態和地質區域,它們是博列克羅砂岩高沼地(Bleaklow)、德溫特石陣(Derwent Edge), 霍普·伍蘭德教區(Hope Woodlands), 金德·斯科特荒野高原(Kinder Scout), 萊克與馬尼福爾德山谷(Leek and Manifold), 母親山(Mam Tor), 多夫多拉山谷(Dovedale), 米爾多拉石屋村(Milldale) 和文納特溜道(Winnats Pass)。[9][10][11]峰區國家公園管理處直接擁有約5%的土地,剩餘的主要土地所有者包括幾家自來水公司[12]。
地質
編輯自石炭紀時期開始,峰區就開始形成於沉積岩。它們包括石炭紀石灰岩、上覆粗砂岩和煤層,後者僅在該區的極端邊緣地帶。加之那裡極少露出熔岩、凝灰岩、火山口多孔石。[13]' 峰區的一般地質結構呈一個大穹頂(見下圖),其西側邊緣有大量劇烈的斷層和褶皺。上升和侵蝕運動有效地將穹頂切開,使其形成東西側邊緣為煤層、內核為石炭紀石灰岩,而二者間露出砂岩的同心岩層模式。穹頂南部邊緣則被極少出現在峰區的三疊紀時期的砂岩覆蓋。
峰區中部和南部,被稱為白峰的區域,臨地表處為石炭紀石灰岩,相反,黑峰的特徵是砂石和廣袤的高沼地。 石炭紀前後發生的地殼運動導致該區域隆起,特別是西側,熔岩褶皺由北至南凸起,形成圓頂狀[14],頁岩和砂岩便被侵蝕,直到石灰岩露出地表。石炭紀末期,此處地殼下沉,被海水覆蓋,沉積了各類新形成的岩石。[15]沉積作用後的某個時期,礦脈在石灰岩中形成。自羅馬時期[15]起,這些礦脈和地層就被用來開採提煉鉛。 200萬年前(可能在約450,000年前)的某個冰川時期,峰區國家公園曾冰川縱橫,因為在該區可發現冰川冰磧和冰礫泥。然而,在最近20,000-22,000年前的冰川時期,這裡並沒有被冰覆蓋。而是愛爾蘭海和湖區混合的冰川與西緣平接。這一時期,冰川融水侵蝕著沿著峰區這側邊緣蜿蜒的水道。[16]冰川融水還促成了石灰岩地區多個洞穴的形成和發展。[17]野生動物曾成群漫遊於此,因為當地的幾個洞穴中也曾發現它們的遺骸。[15] 土壤下不同類型的岩石對景觀產生強烈影響。它們決定著地區內所生長植物和棲息動物的類型。[18]石灰岩龜裂,並溶解於水,河流得以深雕出狹窄的山谷。這些河流通常尋找到一條地下線路,創造出洞穴系統。另一方面,砂岩不能被溶解,但可滲透,所以能吸收水分,這些水分通常從砂礫中滲出,直到在地下遇到吸附力不強的頁岩,當它再次到達地面時便湧出泉水。頁岩質地脆,易被霜侵蝕,使得該區和母親山一樣,極易出現山體滑坡。[14]
河流
編輯黑峰的荒野高原和白峰的高脊是眾多河流的發源地。工程師約翰·弗雷德里克·貝特曼於1846年送至曼徹斯特當局的一份報告中,他這樣寫道:
曼徹斯特10到12英里內,格羅頓現有水庫6到7英里,這片山地富有水質純淨的山泉。特殊的物理和地質特徵使它極能收集和儲存水,供給山下平原地區的城鎮使用,我對他們的遠見頗為驚訝。
————約翰·弗雷德里克·貝特曼(John Frederick Bateman),[19]
他提及龍登山谷(Longdendale)和山谷上方的伊特羅河谷River Etherow。峰區西部河水流向伊特羅河、戈特河和塔梅河,是默西河的支流。西北部的河流則匯入唐河的支流,而它自身也是約克郡烏斯河的支流。特倫托河的支流匯入峰區南部和西部,而德文特河最著名。它發源于格洛索普東部的布列特羅河,匯入德文特河谷上游,那有三個水庫:豪頓水庫、德文特水庫和Ladybower水庫。[20]埃諾河和惠伊河是支流。[21]峰區西南部馬尼福爾德河[22]和達夫河[23],發源於斧刃沼澤(Axe Edge Moor),也流入特倫托河,而戴恩河(River Dane)[24]流入韋弗河(River Weaver)。
生態
編輯黑峰的砂岩和頁岩承載著石楠花高沼地和覆被沼澤的環境,主要用作綿羊牧場和松雞獵場。白峰的石灰石高原更多被開墾為農地,主要作為奶源生產基地。一些資料認為西南峰(麥克萊斯菲爾德附近)是介入該區的第三種類型。[25] 林地覆蓋了8%的峰區國家公園。[12]天然闊葉林多出現在陡峭地帶,白峰的狹窄山谷和黑峰的深峽谷,水庫邊則是人工針葉林。 古代鉛礦井的廢土堆,使白峰成為另一個獨特的棲息地,生長著珍稀的耐高溫(metallophyte)植被,包括春蚤綴(高山漆菇草屬,也被稱為白花丹屬),阿爾卑斯菥蓂(天藍遏藍菜)以及圓三色堇(Viola lutea)。[26]
氣候
編輯峰區位於該國西部地區,緯度為53°C,大部分地區都在海拔1,000(300米)以上,[27]峰區的年降水量比英格蘭和威爾斯高,1999年平均降水量達40.35英尺(1,025毫米)。黑峰處在更高緯度,年降水量較白峰多。但這並不影響該區的氣溫,其平均值與英格蘭和威爾斯同為10.3 °C (50.5 °F)。[28] 20世紀70年代,黑峰的降雪量為每年70多天。此後,這一數字明顯下降。儘管如此,冬季黑峰高沼地的霜覆蓋仍占20%—30%,而白峰僅占10%,峰區山上仍可見冬季連續的積雪。[29]如2009年12月中旬,一些山頂上的積雪在某種情況下持續到2010年5月。同年冬天,該區的公路,如A635(沙德伍茲沼澤)和A57(蛇道)被經久不化的積雪堵塞了近一個月的時間。 2008年設立的高沼地氣候變化指標倡議,旨在收集該區的氣候變化資料。學生們通過研究人與高沼地相互作用關係,以及它們對氣候變化的整體影響,去發現高沼地是否是一個碳儲存槽或來源地,基於不列顛丘陵地區是全球重要的泥炭存儲地。[30]
經濟
編輯旅遊業是峰區當地居民的主要就業形式 (占24%),製造業(占19%)和開採業(占12%)也相當重要。農業僅占12%。[31]霍普的水泥廠是峰區內最大的雇主。[32]旅遊業提供了約500個全職崗位,350個臨時崗位和100個季節性崗位。[33] 石灰石處於礦業開採的首位,主要用於道路和水泥。頁岩提取用作霍普的水泥,砂岩開採用於房屋建設。[32]鉛礦業不再划算,除從紫英石、重英石、方解石中提取鉛脈,以及卡斯爾頓小規模藍螢石礦業。
巴克斯頓和阿什伯恩的泉水用於生產瓶裝礦泉水,很多種植園進行木材管理。該區的其他製造業多種多樣。其中包括戴維德·麥勒在哈瑟薩奇的餐具工廠、在Chapel-en-le-Frith的菲羅多剎車片廠、卡斯爾頓的電子裝備廠。峰區內有近2,700個農莊,大多數面積為40公頃(99英畝)以下。60%的農莊的運營基礎為兼職,為農民提供兼職工作。[33]
歷史
編輯早期歷史
編輯人類活動的早期,峰區已有人居住,在多弗達拉和其他地區的洞穴中,偶然發現的中石器時代燧石文物和古環境跡象證實了這一點。新石器時代活動也為此提供了證明,包括馬傑里山的一些紀念碑土方工程或墳冢等等。[34]銅器時代,該地人口和農業發達,尤爾格雷夫附近的亞伯·洛山,或斯坦頓荒原(Stanton Moor)的九夫人圓石陣(Nine Ladies Stone Circle)上的圓屋,就是人們生活過的明證。[35]在同時期及至鐵器時代,大量如母親山上的重要丘陵堡壘產生。羅馬占領甚少,但的確利用了這一地區豐富的礦脈,從巴克斯頓地區充分利用航線將鉛礦出口。那裡的羅馬定居點,其中一個是巴爾斯頓,人們因該地的泉水稱之為的"Aquae Arnemetiae"[36],獻給當地神明。 理論上峰區的名字來源於「Pecsaetan」或「peaklanders」,這是一個在公元前6世紀居住在該區中部和北部的盎格魯-撒克遜部落,隸屬於默西亞王國。[37][38]
採礦業
編輯在中世紀和近代早期,峰區主要用於農業,延續至今,畜牧業已成為這些高地上的主要活動。但是,至16世紀開始,峰區的礦藏和地質財富變得越來越顯著。這裡開採的不只是鉛,還有煤、紫英石、銅、鋅、鐵、錳和銀。[39]西莉亞·費恩斯描述了她1697年的峰區之行時這樣寫道:
……那些陡峭丘陵中富含大量礦藏,各類黑、白和有條紋的大理石,銅礦、錫礦和鉛礦,還有大量的銀礦。
——Celia Fiennes[40]
峰區的東西緣處有煤層,從格洛索普到羅切斯山脈,斯托克斯布里奇到巴斯洛曾工作的地方可以找到證據。採礦開始於中世紀,在18世紀到19世紀早期產量最高,有時候持續到20世紀早期。最初採礦是在接近或露出地面的岩層進行的,最終,礦工沿著地縫深入地下挖掘山腰處的礦床。在戈伊苔蘚(Goyt's Moss)和阿克斯緣(Axe Edge),勾好凹縫,蒸汽機抬升煤並脫水乾燥。[41]東部礦山的煤被用來熔煉鉛,而西部的煤則用來鍛造石灰。[42]
17、18世紀,鉛礦達到頂峰。品位高的鉛也在這一時期得以發現,在金德·斯科特(Kinder Scout)發現泥炭預示著鉛冶煉的開始。[43]19世紀中期,鉛礦業下滑,1939年,最後的主礦井關閉,但鉛仍是紫英石、重晶石和方解石開採的副產品。並非所有的礦都在地下深處[26]。貝爾井(Bell pits)接近平原地表,是獲得礦石最低廉和方便的方法。礦井裝上杆軸,杆末為提取礦石而加粗。礦井將被進一步擴大,直到變得不安全或變成採空區,另一個坑陷就會和現存的礦井相連。[43] 峰區的紫英石或螢石也叫藍螢石(Blue John),據說名字來源於法國的《藍色與黃色》一書,描述條紋的顏色。迄今,藍螢石已十分稀少,每年僅開採出幾百公斤作裝飾和雕刻用。卡斯爾頓的藍約翰洞穴(Blue John Cavern)是一個觀賞性的洞穴。附近的特雷克懸崖洞穴(Treak Cliff Cavern)仍在進行開採。[44] 1874年前期,布克斯頓開始了用以生產純鹼的工業性石灰石開採。1926年,這個項目成為英國化學工業公司的一部分。[45]大規模的石灰石和砂岩開採業隨著采鉛業的衰退而興起繁榮,但在峰區仍是重要而富有爭議的行業。峰區內有12家大型的石灰石石材廠。巴克斯頓附近的屯斯特(Tunstead)是歐洲最大的礦場。[46]石灰石輸出量巨大:在1990年的高峰期,開採出了850萬噸。[32]
紡織業
編輯峰區輸出紡織品已有上百年。14世紀早期,該區開始了未加工羊毛的交易。[47]這裡聚集大量熟練的手工紡紗工和織布工。18世紀80年代,理察·阿克列特等發明人研發出的機器,紡織更快捷,並達到更高標準。早期的紡織廠狹小且低矮,結構輕,水輪制動,配有小型機械。內部照明靠日光,頂部高度為6-8英尺。這類阿克列特紡織廠約有9英尺(2.7米)寬。[48]因為河流和潮濕的空氣,峰區儼然一個理想之地。當地勞動力的水塘很快被耗盡,像立頓廠(Litton Mill)、 克列斯布洛克廠(Cressbrook Mill)和米勒斯·戴爾廠(Millers Dale)等新工廠,從倫敦教養院招來了低齡兒童作為學徒,年齡都在4歲大左右。[49] 隨著科技的發展,狹窄的德比郡溪谷不再適合更大型的蒸汽機械廠,但德比郡的工廠仍存在,繼續產品加工和理想產品的交易。格洛索普的集鎮從紡織業中受益良多。城鎮的經濟與紡織傳統密切相關,包括工業革命期間紡織的發展。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格洛索普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印染總公司。20世紀20年代,這家公司因極易獲得的股份再度浮出,並成為1929年華爾街股災的受害者。他們的生產線在新經濟形勢下變得脆弱,導致產業衰落。[50]
水道
編輯峰區的溪流被大壩攔截作為水流動力工廠的上游來源,出於同樣的目的,河流中也修築了河堰。 峰區國家公園邊界沒有運河,雖然哈德斯菲爾德運河(Huddersfield Narrow Canal)上的斯坦內奇運河(Standedge Tunnels)在公園最北段地下奔流。黑峰而來的水流滋養著阿什頓運河和哈德斯菲爾德運河,白峰的水源滋養著曼徹斯菲爾德運河(Macclesfield Canal)。峰區之外(但在常規區域內),修建了峰區森林運河(Peak Forest Canal),運送建築用的多芙洞穴(Dove Holes)採石場石灰。運河終止於布格斯沃斯 (Bugsworth),全程都使用峰區森林電軌車。峰區的西南部,廢棄的克朗姆福德運河從克羅姆福德流入埃里沃什運河 (Erewash Canal),通常為威克斯沃斯的礦區和理察·阿克萊斯羊絨廠服務。 龍登達勒山谷最大的水庫是龍登達勒·錢恩水庫,它始建於18世紀40年代,1877年2月竣工。它們為當地工業重要水源艾烈羅河的續流提供補充,並為曼徹斯特提供純淨水[19]。德溫特溪谷上游水庫始建於20世紀中期,為東米蘭德(East Midlands)和南約克郡供應飲用水。
旅遊業的發展
編輯幾個世紀以來,峰區已發展成為旅遊目的地,一個早期的旅行家托馬斯·霍布斯所著的De Mirabilibus Pecci或《峰區七大奇觀》一書(The Seven Wonders of the Peak)中,對該區進行了描述,該書于于1636年出版。[51]這七大奇觀招來了遊客的輕蔑,包括記者丹尼爾·笛福把查特斯沃斯莊園的荒原描述為:「一片廣袤而無用的荒野」,尤其輕蔑卡斯爾頓附近叫做Devil's Arse或Peak Cavern的洞穴。[52]直至維多利亞時期,遊客的數量呈顯著增長。鐵道建設易於到達,風景如畫和羅曼蒂克的文化賞析逐漸增長。約翰·莫(John Mawe)的《德比郡礦物學》[53](1802)和威廉·亞當的《峰區的寶石》[54](1843)等指南書籍,使這一地區獨特的地質產生了趣味。 巴克斯頓被視為溫泉小鎮已有著悠久歷史,其地熱溫泉可升至恆溫28 °C。溫泉小鎮最初是由羅馬人在公元前78年所建,當時殖民被稱為「Aquae Arnemetiae」或叢林女神的溫泉。據說哈德威客的貝絲(Bess of Hardwick)和丈夫(Earl of Shrewsbury),1569年到達巴克斯頓取水,1573年便帶著蘇格蘭女王瑪麗拜訪那裡。[55]18世紀晚期,當第5代德文郡公爵(5th Duke of Devonshire)將它發展為巴斯風格的溫泉浴場時,小鎮的重要性不斷增加。一個世紀後,小鎮迎來第二次復甦,吸引了維多利亞時期的眾多傑出名流,如伊拉斯莫斯·達爾文(Dr. Erasmus Darwin)和因治理河水而聞名喬賽亞·韋奇伍德(Josiah Wedgwood)。[56]1863年,巴克斯頓鐵路開運。[57]巴克斯頓擁有許多著名建築,如約翰·卡爾(John Carr)設計的巴斯皇家新月道路上的典範「新月」(1780年-1784年),亨利·柯里設計的「德文郡」(1780年-1789年)、「自然巴斯」、「龐普廳」。1871年,涼亭花園對外開放。[55]布爾巴斯歌劇院由弗蘭克·馬桑(Frank Matcham)於1903年設計,是當時最高的歌劇院。馬桑是劇場建築師,設計了倫敦守護神劇院( London Palladium)、 倫敦大劇院(London Coliseum)、哈克尼帝國劇院( Hackney Empire)。 峰區設有公共通道和露天娛樂場等大型傳統設施。峰區形成一個天然腹地和鄉村,避開了工業化城市曼徹斯特和謝菲爾德的人口,卻依然是後工業經濟區寶貴的休閒娛樂資源。
現代史
編輯1932年的The Kinder Trespass是英國國家公園和到荒原的露天步道競選的地標。當時,露天荒原是不對外開放的。它們把持在貴族階級手上,作為遊樂園,每年僅使用12天。[58]1951年4月17日,峰區成為英國第一個國家公園。英國最長的步道是奔寧之路(Pennine Way),1965年開通,起點在艾達爾(Edale )村Grindsbook Booth的納格斯·海德酒店。 梅爾瑟姆之上的薩德伍茲(Saddleworth)和魏森登(Wessenden)北部的沼澤地,由於20世紀60年代,伊恩·布拉迪與米拉·欣德莉行兇而成為兒童連環兇案墓地而惡名遠揚。
交通
編輯歷史
編輯羅馬人建設了峰區內的第一條公路,可能是沿著已有的軌道修建的。羅馬交通網被認為連接了居民點和巴克斯頓、切斯特菲爾德、格洛索普和納比歐(Brough and Shatton)的堡壘,向外延伸至丹娜(唐卡斯特)、曼徹斯特和Derventio(德比郡附近的小切斯特)。[59]現在巴克斯頓的A515和A53公路部分路段就被認為是沿著羅馬公路修建的。 中世紀時期, Packhorse路線就和峰區縱橫交錯,一些石頭鋪道被認為始建於這一時期,如沿著Stanage Edge的長輔道。但是,1579年出版的德比郡的克里斯多福·薩克斯頓地圖並未標註出公路。[60]橋梁改善了交通系統。橫跨巴斯羅德溫特河上的三拱門砂岩橋就是一個早期典型代表,可追溯到1608年,並且臨近一個收費站。[61]雖然從1731年[62]開始,收費公路就已減少旅程時間,1800年,從謝菲爾德到曼徹斯特尚需16個小時,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曾評論稱「一隻烏龜都能跑得過我們!」 [63]從1815年開始,收費公路增加了長度並提高了質量。蛇道(Snake Pass)就是一個範例,它現在是A57公路的一部分,1819年至1821年,在湯馬斯·特爾福德(Thomas Telford)的指揮下修建。它的名字從德文郡爵士的冠飾而來。[63] 1794年,克羅姆福德運河開通,運送煤、鉛和鐵礦石至埃里沃什運河上。
數年間,修繕過的公路和克羅姆福德運河都目睹了來自鐵路的競爭,1825年,第一條鐵路在峰區通車。Totley Tunnel雖然克羅姆福德和高峰鐵路Cromford and High Peak Railway(從高峰樞紐站的克羅姆福德運河到惠利橋)是一條工業鐵路,但乘客服務很快跟上,包括伍德黑德線(謝菲爾德到途徑龍登達勒的曼徹斯特)和曼徹斯特線、巴克斯頓線、馬特洛克線和英格蘭中部連接鐵路。並非所有人都認為鐵路線是一種進步:
修建一條穿過山谷的鐵路,就要把山谷的岩石鑿開,將數千噸的岩石傾注到可愛的河流當中。山谷不再,唯神明與之共存。現在,就連巴克斯頓的一個傻瓜都可以花半小時到貝克威爾鎮,或是從貝克威爾鎮都巴克斯頓。
——約翰·魯斯金John Ruskin,[63]
20世紀下半葉,鐘擺再次擺向道路建設。1944年,克羅姆福德運河[64]被大部分中止修建,20世紀60年代,如比坎大斧的( Beeching Axe)數條通過峰區鐵路線因不盈利而被迫停運。哈德菲爾德和佩尼斯托尼(Penistone)之間的伍德黑德線也已停運。部分道床現在被用於跨奔寧山道(Trans Pennine Trail),在哈德菲爾德和伍德黑德間延伸,尤其以龍登達勒鐵路聞名。[65]曼徹斯特、巴克斯頓、馬克洛特和蘇格蘭中部連接鐵路,在羅利斯和巴克斯頓之間路段已經關閉,這裡的道床已成為蒙薩爾鐵路(Monsal Trail)的一部分。[66]克羅姆福德和高峰鐵路現已全線關閉,部分道床仍向公眾開放,如高峰鐵路。[67]另一條廢棄不用的鐵路線在巴克斯頓和阿什伯恩之間,現已成為帝辛頓鐵路(Tissington Trail)。[68]
公路網
編輯峰區的主要公路是謝菲爾德和曼徹斯特間的A57(蛇道)、巴恩斯利和曼徹斯特途徑龍登達勒之間的A628(伍德黑德道),從德比郡到曼徹斯特途徑布爾斯頓的A6公路,從馬克勒斯菲爾德到布爾斯頓的Cat and Fiddle road,峰區最北端的從曼徹斯特到巴恩斯利的A635道(沙德伍茲沼澤),從曼徹斯特到利茲市的A62道,形成了峰區在斯坦內奇最北段的邊界線。這些主要公路,和該區的其他次要公路和線路,對駕駛者而言極具魅力。峰區的知名度導致道路交通擁擠,可用的停車位成為一個重要問題,特別是在夏季。這促成2005年徵收交通擁堵費建議的出台,但此後又被取消了。[69]
公共運輸
編輯公共運輸極易抵達峰區,甚至可到達中部。進入該區的列車運行服務沿著從謝菲爾德到曼徹斯特的霍普溪谷線、從德比郡到馬特洛克的德溫特山谷線(Derwent Valley Line)、從曼徹斯特到哈德菲爾德的大德菲爾德線,巴克斯頓線和格洛索普線,將這些這些城鎮與曼徹斯特連接。客車(長途汽車)服務提供了德比郡到馬特洛克、貝克威爾和布爾斯頓的線路,通過跨峰(TransPeak)和國家快運的諾丁漢和曼徹斯特路線,以及附近的謝菲爾德、格洛索普、斯托克、利克和切斯特菲爾德的常規班次。附近的機場是曼徹斯特機場。[70] 儘管作為一個郊區,峰區內的小村莊都設有良好的內部交通連接。還有很多小型客車,從主要城市(貝克威爾、馬特洛克、哈瑟薩奇、卡斯爾頓、阿什伯恩)開往小村莊內。霍普山谷和巴克斯頓線列車也為當地火車站(包括薩特薩奇、霍普、艾達爾)服務。[71] 2009年10月,當地政府針對峰區宣布,截至2011年,整個英格蘭將投資125萬英鎊,用以修建和改善峰區內休閒和每日上班往返者交通的環線。[72]人們希望這項投資將幫助減少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同時給往返上班者和遊客提供在峰區內駕車的可行辦法。
活動
編輯峰區提供許多類戶外活動的機會。公共人行道和數條長途列車構成廣闊的交通網絡,全長1,800英里(2,900公里)[73],還有大型露天區域,利於山林徒步和遠足。 奔寧道橫貫黑峰,從艾達爾到位於斯坦內奇南部的峰區北部邊界。布萊德爾道常用於山地自行車和騎馬。白峰的一些長途山徑,如帝辛頓道和高峰道,重新使用原有鐵道路線。徒步者、騎馬者和自行車手良好使用。[68]峰區管理處在阿什伯恩、Parsley Hay和Middleton Top設立了自行車租用中心。原鐵路線路有多個地點輪椅可通道,自行車租用中心針對輪椅使用者提供了車輛改裝。[68]規劃用台階取代了徒步者的出入口,為使不善徒步的人更易於通行。[74] 峰區多地砂岩露出地面,如斯坦內奇邊緣和羅氏,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攀岩點[75](見rock climbing in the Peak District)。峰區的石灰岩曾被攀岩者找到。[76]它較不穩定,但卻提供了許多攀爬測試。例如,20世紀50年代,托爾洞穴被喬·布朗和其他登山者發現。英國登山協會曾列舉了11條石灰岩的線路,從異常峻峭的排到E7,出版的指提到一些,其中幾條線路被篩選了出來。[77] 洞穴探險家十分欣賞地下的自然洞穴奇觀,並在峰區的石灰岩中發現了洞坑和老礦山。峰洞(Peak Cavern)是峰區內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洞穴系統,它甚至關聯到文納特的婆婆納屬系統。最重要的洞坑是埃爾登洞和Nettle Pot。峰區內還有許多礦山,多是自然洞穴系統的延伸。這類系統可以在卡斯爾頓、文納特、馬特洛克、斯托尼·米德爾頓(Stoney Middleton)、伊姆、莫納什和巴克斯頓才能找到。[78] 在英國最內陸地區的一些大型水庫,如Carsington Water,已經成為水上運動中心,包括了帆船、垂釣、皮划艇。其他活動包括飛行運動如懸掛滑翔、觀鳥、滑翔傘、越野路跑、越野車賽、野外定向。[75]
旅遊勝地
編輯18世紀,德文郡爵士將布爾斯頓溫泉小鎮發展成為一個上流社會的療養勝地。現在,峰區內最大的城鎮,設有帶劇場的歌劇院、博物館和美術館。[79]另一個溫泉小鎮是馬特洛克·巴斯(Matlock Bath),在維多利亞時期十分受歡迎。貝克威爾是峰區內最大的居住地。惠氏河上的五孔橋可追溯到13世紀。[80]峰區邊緣上的巴克斯頓、馬特洛克和馬特洛克·巴斯、貝克威爾、利克以及阿什伯恩和威克斯沃斯的一些小鎮,均提供了隔了旅遊設施。峰區北部的海德爾菲村坐落在該區海拔最高的金德·斯科特山腳下。 古建築包括查茨沃斯莊園,德文郡公爵也是不列顛中最宏偉的房屋;中世紀的哈登莊園,拉特蘭郡(Dukes of Rutland)的住址;由權勢強大的伊莉莎白一世的哈德威克修建的哈德威克莊園;萊姆公園,一個伊莉莎白時代領主的宅邸,由一座義大利風格莊園改造而成。許多峰區內的村莊和小鎮設有良好的教區教堂,其中尤為宏偉的典範就是14世紀位於泰德斯維爾的聖約翰浸禮會教堂(Church of St John the Baptist),有的稱之為「峰區大教堂」。在哈瑟薩奇教堂的庭院可以觀察到「小約翰的墓葬」。
卡斯爾頓的村莊風景如畫,卻被諾曼·佩弗里爾城堡奪去了它的光彩,村莊內有四個廣商洞穴,峰區洞穴、藍約翰、條紋崖(Treak Cliff)、斯皮德威爾(Speedwell),也是獨特的半寶石礦物藍螢石的生產中心。[81]其他觀賞性洞穴和礦山包括馬特克羅斯的亞伯拉罕高地,由纜車到達;還有巴克斯頓的普爾洞(Poole's Cavern)。伊姆的小村落因1665年黑死病而自我隔離而聞名。[82] 馬特洛克巴斯的礦藏博物館,包括鉛礦寺廟參觀、世界文物遺產德溫特山谷工廠和利克的布林德利水廠,能夠觀察峰區的工業遺址。保留至今的蒸汽鐵路位於馬特洛克和羅斯利之間,克里奇的國家電車博物館和克羅姆福德運河記載著該區的交通歷史。在馬特洛克·巴斯的生活在一個鏡頭博物館的(Life in a Lens Museum of Photography & Old Times)戰線了從1839年開始的攝影歷史。 村莊在春夏月份中舉辦最多的就是井飾典禮[83],這個傳統可追溯到異教徒時代。當地的其他傳統包括卡斯爾頓每年的加蘭節,阿什伯恩的皇家懺悔節足球賽,自12世紀每年舉辦一屆。巴克斯頓主辦兩次歌劇節,巴克斯頓節和國際吉爾伯特和沙特利文節,還有巴克斯頓節和峰區文學節,也是每年在各地舉辦兩次。 峰區的特色食品包括甜點貝克威爾布丁,與國內吃到與眾不同的的貝克威爾果餡餅,直到2009年,哈廷頓村莊才開始製作著名的斯蒂爾頓奶酪和其它地區的奶酪。
環境保護
編輯峰區到主要城市的距離(估計有2000萬人過著一小時車程生活)[84],促成了管理該區的獨特挑戰。峰區管理處和國民託管組織,以及其他土地所有者,試圖保持前往娛樂的遊客易於到達高地景觀,同時又保護其免受密集農業、侵蝕和遊客自身造成的壓力之間的平衡。峰區3,8000居民的需求,每年數百萬人前去參觀[31][85],和該區的保護要求造成了不可避免的緊張局勢。 遊客的分布不均造成了進一步的緊張。僅多夫達拉每年就要接收約200萬的遊客。[10] 其他旅遊高峰區包括了貝克威爾、卡斯特爾頓和霍普山谷、查特沃斯、哈廷頓和上德溫特水庫。.[86] 60%以上的遊客集中在5月至9月期間,星期天也是高峰期。
步道侵蝕
編輯峰區內更受歡迎的步行區的吧步道用戶數,對嚴重的侵蝕問題「功不可沒」,尤其是黑峰上脆弱的泥炭荒原。近期山地自行車手對一些步道的使用被認為惡化了這一現存問題。[87]為解決現有損失採取的措施,包括永久性改道官方路線艾達爾外的奔寧道,現已用繩梯,而非順著格林德斯布魯克,許多Grindsbrook荒原步道的表面都鋪上了昂貴的天然石。[88]
採石
編輯大規模的石灰石採石形成了獨有的競爭區域。20世紀50年代,國家政府頒發的多數採礦許可證均為90年限,仍具有法律約束力。峰區管理處制定一個方針,更新峰區內全部新採石廠的執照,以當地和國內礦產和資源唯一性的需求,以及對交通、當地居民和環境的影響為依據。[32]一些執照為進行更新,如埃爾登山上的RMC Aggregates採石場,在1999年被迫關閉,景觀美化仍在持續 。[89] 1999年的建議中,從斯坦克里夫石材有限公司(Stancliffe Stone Ltd),到重開斯坦頓·摩爾休眠的砂岩採石場,都被視為一次檢驗案例。生態抗議者和當地居民猛烈駁擊這一舉措,認為發展將威脅到附近銅器時代的遺址,尤其是九夫人石陣,以及當地的自然景觀。[85]截至2007年,持續的爭辯又轉移到一個較不敏感的區域——附近Dale View採石場的發展。[90]
文學藝術作品中的峰區
編輯幾個世紀以來,峰區的自然景觀成為作家創作的靈感之源。峰區的數個地方被艾略特和其他作家作為地點,記錄在14世紀的詩歌如《高文爵士和綠衣騎士》、《路德教堂》(Lud's Church),也被稱為綠教堂(Green Chapel)。[91]
簡·奧斯汀1813年的小說《傲慢與偏見》中的重要場景就設置德比郡的峰區內。[92]沃爾特·司各特爵士的歷史小說《貝弗利爾·皮克》(Peveril of the Peak)的背景就設置在以貝弗利爾教堂,查理二世統治時期的卡斯爾頓。[93][94]威廉·華茲華斯是馬特洛克的常客。峰區激發出他寫下許多詩歌,包括1830年獻給查特斯沃思莊園的十四行詩。[95]夏綠蒂·勃朗特1847年小說《簡·愛》中的莫爾頓村莊,原型就是哈瑟薩奇,1845年,勃朗特曾在那居住,而桑菲爾德莊園的靈感來源於諾斯·利斯莊園。[96][97]喬治·艾略特第一部小說《亞當·比德》(1859年)中的雪原被認為來源於沃克斯沃斯,她的叔叔在那經營著一家工廠。艾拉斯托尼(又叫Hayslope)和阿什伯恩(奧克伯尼)也作為特色場景。[95] 《彼得兔》(Peter Rabbit)的作者碧翠克斯·波特,常常到她叔叔埃德蒙·披得在Dinting Vale的印染廠去拜訪。用他的型式樣品冊上的布料款式來為自己製作衣服。《迪基·溫克爾太太的傳奇》(Mrs. Tiggy-Winkle)中溫克爾太太的圍巾,就源自型號222714的樣式。[98] 兒童作家艾莉森·厄特利(1884年-1976年)生於克羅姆福德。她的廣被人知的小說《一個時間旅行者》(A Traveller in Time),場景設置在迪西克(Dethick),講述了巴賓頓·普洛解救身陷囹圄的斯科特王后瑪麗。[99]克萊頓·波蒂爾斯(1901-1991)許多作品的地點都在峰區,如《托德洞》(Toad Hole),《幸運的哥倫貝爾和布洛肯河流》(Lucky Columbell and Broken River),都設在德溫特溪谷。[100]最近,傑拉爾丁·布魯克斯的首部小說《奇蹟之年》(2001),融合了事實與虛構,敘述了伊姆村發生瘟疫的故事。[101]兒童文學小說家貝利·多赫蒂(Berlie Doherty)的《冬日裡的孩子》(Children of Winter),她的其他作品也以峰區為地點, 如《深深的秘密》,取材自德溫特和Ashopton村Ladybower水庫的泛濫,以及由卡爾斯頓的藍螢石洞激發創作的《藍螢石》。[102] 許多恐怖犯罪的作品都將地點設在峰區。阿瑟·柯南·道爾爵士(1859年-1930年)《藍螢石間隙的恐怖事件》(The Terror of Blue John Gap),講述了藍螢石礦山的恐怖事件,[103]以及《修道院公學》[104]中(The Adventure of the Priory School)夏洛克·福爾摩斯調查兒童綁架案的所在地。本土作家羅伯特·穆瑞·吉爾克里斯Robert Murray Gilchrist(1878年-1916年)的許多恐怖小說都以具有峰區特徵。[95]近期,史蒂芬·布斯創作的系列犯罪小說以大量真實和想像中的峰區為場景,[105]《追求適當的罪人》,講述了伊莉莎白·喬治筆下一個檢察官琳蕾的推理小說,故事設在虛構的卡德爾荒原。[106]
其他生活或到訪過峰區的作家和詩人包括:薩繆爾·約翰森、威廉·康格里夫、安娜·蘇華德、讓·雅克·盧梭、拜倫勳爵、托馬斯·穆爾、理察·弗內斯、大衛·赫伯特·勞倫斯、維拉·布里頓(Vera Brittain)、里奇馬爾·康普頓(Richmal Crompton)、納特·古爾德(Nat Gould)。[95][99]
峰區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民居也是電影和電視深受歡迎的置景地。1955年的經典電影《轟炸魯爾水壩記》是在德文特山谷水庫上游取景,電影講述了二戰期間英國皇家空軍對德國魯爾水壩實施的炸彈轟炸。[107]近期改編的《傲慢與偏見》,龍諾爾(Longnor)就具有蘭布頓的特徵,而萊姆公園和查茨沃斯莊園則替代了彭伯利莊園。[108][109]哈登莊園不僅兩次以桑菲爾德莊園形象,出現在兩版不同的改編後的《簡·愛》中,還在許多其他電影如《伊莉莎白》、《公主新娘》和《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中。[110]連續上演的醫療電視劇《山區診所》置景於峰區德比郡Cardale村。並在克里奇(Crich)、馬特洛克和峰區的其他地點拍攝。[111]
參考書目
編輯- ^ 1.0 1.1 The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 Fact Zone. PDNP Education. 2000 [22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3月8日).
- ^ 2.0 2.1 Nuttall, J.; Nuttall, A. The Mountains of England & Wales – Volume 2: England. Milnthorpe: Cicerone. 1990 [23 August 2009]. ISBN 1-85284-037-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0).
- ^ 3.0 3.1 Holloway, J. C.; Taylor, N. The Business of Tourism 7th. Pearson Education. 2006: 149. ISBN 0-273-70161-4.
... the Peak District being the most popular- claimed to be the second most visited National Park in the world, after Mount Fuji in Japan, with over 22 million visitors annually ...
- ^ Quarrying and mineral extraction in the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PDF).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Authority. 2011 [17 April 20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年1月27日).
- ^ Wheeler, T. Else, D , 編. Britain 5th. Lonely Planet. 2003: 42. ISBN 1-74059-338-3.
The Peak District alone gets 20 million, making it Britain's most-visited park, and the second-busiest in the world.
- ^ Media Centre Facts and Figures.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Authority. [6 Octo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10月8日).
- ^ National Park facts and figures. National Parks. 2009 [13 Nov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11 January 2012).
- ^ Handbook for Members and Visitors 2004, The National Trust.
- ^ High Peak Estate. The National Trust. 2009 [22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4月26日).
- ^ 10.0 10.1 Ilam Park and South Peak Estate. The National Trust. 2010 [26 Sept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7月15日).
- ^ Longshaw Estate. The National Trust. 2009 [22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5月10日).
- ^ 12.0 12.1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Authority factsheets.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Authority. 2012 [3 April 2012].[失效連結]
- ^ Gannon, Paul, Rock Trails Peak District:A Hillwalker's Guide to the Geology and Scenery, Pesda Press, 2011, ISBN 978-1-906095-24-6
- ^ 14.0 14.1 Cope, F. W. Geology Explained in the Peak District. David & Charles. 1976. ISBN 0-7153-6945-8.
- ^ 15.0 15.1 15.2 The Peak District is a very interesting area geologically. Peak District Information. Cressbrook Multimedia. 2008 [24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9).
- ^ Aitkenhead, N. et al. 2002 British Regional Geology: the Pennines and adjacent areas (4th Edn) (BGS, Nottingham)
- ^ Macdougall, D. The Geology of Britai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6. ISBN 0-520-24824-4.
- ^ Toghill, P. The Geology of Britain. Crowood Press. 2002. ISBN 1-84037-404-7.
- ^ 19.0 19.1 Quayle, Tom. Manchester's Water: The Reservoirs in the Hills. Stroud: Tempus Publishing. 2006: 15. ISBN 0-7524-3198-6.
- ^ Bevan, Bill. The Upper Derwent: 10,000 Years in a Peak District Valley. Stroud: Tempus Publishing. 2004: 141–159. ISBN 0-7524-2903-5.
- ^ River Derwent. Peak District Online. 2009 [1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7).
- ^ The Manifold is a sister river to the Dove. Peak District Information. Cressbrook Multimedia. 2008 [1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5月11日).
- ^ The Dove is the major river of the South Peak. Peak District Information. Cressbrook Multimedia. 2008 [1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5月9日).
- ^ The Dane flows west into Cheshire. Peak District Information. Cressbrook Multimedia. 2008 [1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0月27日).
- ^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Place.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2003 [22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5月2日).
- ^ 26.0 26.1 Biodiversity Action Plan – The Lead Legacy. Peak District. 2004 [13 Nov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July 2011).
- ^ Kinder Scout – the highest gritstone peak in the Peak District. Peak District Information. 2008 [21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7月22日).
- ^ Peak District Climate.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2003 [13 Nov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5月23日).
- ^ About the Peak District .... ThePeakDistrict.info. 2007 [23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26).
- ^ Moorland Indicators of 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 2012. Peak District. 2012 [3 April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月22日).
- ^ 31.0 31.1 A place called home. Peak District. 2009 [22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5月19日).
- ^ 32.0 32.1 32.2 32.3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Study Area.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2003 [22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年6月20日).
- ^ 33.0 33.1 Waugh, D. Geography An Integrated Approach 3rd. Nelson Thornes. 2000. ISBN 0-17-444706-X.
- ^ Margery Hill, South Yorkshire. English Heritage. 1994 [22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0月12日).
- ^ Bevan, Bill. Ancient Peakland. Wellington: Halsgrove. 2007. ISBN 1-84114-593-9.
- ^ Aquae Arnemetiae. RomanBritain.org. 2005 [22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7).
- ^ Peak District history : Anglo Saxons to Present. Peakscan. [28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7).
- ^ Turbutt, G. A History of Derbyshire, Volume 1. Cardiff: Merton Priory. 1999. ISBN 1-898937-34-6.
- ^ Ford, T. D. Rocks and Scenery of the Peak District. Landmark Publishing. 2002. ISBN 1-84306-026-4.
- ^ Fiennes, C. Through England on a Side Saddle in the Time of William and Mary. London: Field and Tuer, The Leadenhall Press. 1888 [22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6).
- ^ Goyt's Moss and Axe Edge Moor Update (PDF). Environment News 12. [13 November 20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6 July 2004).
- ^ Peak District Coal Mining.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2003 [13 Nov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9 August 2010).
- ^ 43.0 43.1 Mining in the Peak District of Derbyshire Lead and Copper Minerals. A Taste of the Peak District. [24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0).
- ^ Blue John Stone. BlueJohnStone.co.uk. 2007 [30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 ^ The Buxton Story. Tarmac. 2006 [1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5月5日).
- ^ Peak District industry.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22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6).
- ^ Textiles. Peakland Heritage. [23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2月11日).
- ^ Williams, M. Cotton Mills of Greater Manchester. Carnegie Publishing. 1992: 49. ISBN 0-948789-89-1.
- ^ Children of the Revolution. Cotton Times. [31 March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4月30日).
- ^ Birch, A. H. 2. Small-Town Politics: A Study of Political Life in Glossop.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8–38. ISBN 0-273-70161-4.
- ^ 1678 – De Mirabilibus Pecci – Being the Wonders of the Peak in Darby-shire. British Library. [22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2).
- ^ Defoe, D. A tour thro' the whole island of Great Britain, divided into circuits or journies. London: J. M. Dent. 1927 [22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9).
- ^ Mawe, J. The Mineralogy of Derbyshire. London: William Phillips. 1802 [22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9).
- ^ Adam, W. Gem of the Peak or Matlock Bath and its vicinity. London: Longman. 1843 [22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6).
- ^ 55.0 55.1 Things to do in Buxton (PDF). Quantify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Earth System. [28 June 200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年8月25日).
- ^ Darwin, C. The correspondence of Charles Darw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28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2).
- ^ Blakemore, B.; Mosley, D. Railways of the Peak District. Great Northern Books. 2003. ISBN 1-902827-09-0.
- ^ Renton, D. Kinder Trespass: Context in 1932. The Kinder Trespass 75 organising committee. 23 February 2007 [28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2月21日).
- ^ The Romano-British Settlements. RomanBritain.org. 10 September 2010 [26 Sept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9月28日).
- ^ Peak District Routes, Stoops, Pack Horse Ways, Turnpikes. Peakscan. 2008 [22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1).
- ^ Baslow Bridge, Bubnell Lane. Images of England. 2000 [22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02).
- ^ Longendale in the Peak National Park. PDNP Education. 2000 [22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年1月4日).
- ^ 63.0 63.1 63.2 Stainforth, G. The Peak: Past and Present. Constable. 1998. ISBN 0-09-475420-9.
- ^ Cromford Canal. Discover Derbyshire and the Peak District. [1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5).
- ^ Glossop/Longdendale Walk. Discover Derbyshire and the Peak District. [1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7).
- ^ Monsal Trail. Discover Derbyshire and the Peak District. [1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1).
- ^ The High Peak Trail. Discover Derbyshire and the Peak District. [1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5).
- ^ 68.0 68.1 68.2 Tissington Trail. Discover Derbyshire and the Peak District. [1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2).
- ^ Giannangeli, M. Peak District may be first national park to impose a congestion charge. The Daily Telegraph. 5 December 2005 [23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
- ^ Public Transport –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Authority. Peak District. 2012 [3 April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6).
- ^ Public Transport in Derbyshire and the Peak District. Discover Derbyshire and the Peak District. 2009 [22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8).
- ^ Pedal power to help residents and visitors lead more active lifestyles –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Authority. Peak District. 7 October 2009 [16 Octo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7月7日).
- ^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Study Area.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22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年3月31日).
- ^ Local Activities in & around the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Roaches Holiday Cottages. [22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75.0 75.1 Peak District. Trekking World. [22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3).
- ^ Peak District Rock climbing. Peak District Information. Cressbrook Multimedia. 2008 [30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9).
- ^ Milburn, G. Rock Climbs in the Peak District: Peak Limestone: South. British Mountaineering Council. 1987. ISBN 0-903908-26-3.
- ^ Pot holing. Peak District Information. Cressbrook Multimedia. 2008 [30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7月27日).
- ^ Visit Buxton. VisitBuxton.co.uk. 2007 [18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1).
- ^ Bakewell. Places-to-go.org.uk. 2003 [18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4).
- ^ The World Famous Blue John Cavern And Original Blue John Craft Shop. The Blue John Cavern. [18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 ^ Mystery of the Black Death. Secrets of the Dead. [18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08).
- ^ More about Well Dressings. WellDressing.com. [18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3).
- ^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ByGoneDerbyshire.co.uk. 28 January 2010 [26 September 2010].[永久失效連結]
- ^ 85.0 85.1 Moss, C. Oops, there goes another bit of Britain. The Guardian. 28 February 2004 [22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09).
- ^ Tourism in the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2003 [22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年3月31日).
- ^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Study Area – Footpath Erosion.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22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年9月1日).
- ^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Study Area – The Pennine Way.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22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年9月1日).
- ^ Peak District Biodiversity Action Plan (PDF). Peak District. October 2002 [13 November 20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 July 2011).
- ^ End in sight for quarry wrangle on historic moor. Peak District. 5 September 2007 [12 Sept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7月20日).
- ^ Elliott, R. W. V.; Brewer, Derek; Gibson, J. Landscape and Geography. A Companion to the Gawain-Poet. Brewer D. S. 1999: 105–117. ISBN 0-85991-529-8.
- ^ Pride and Prejudice by Jane Austen. Project Gutenberg. 2003 [13 Sept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06).
- ^ Peveril Castle. English Heritage Archive. 2007 [12 Sept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2月27日).
- ^ Ousby, I. Ousby I , 編. The Cambridge Guide to Literature in English 2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734. ISBN 0-521-44086-6.
- ^ 95.0 95.1 95.2 95.3 Peak Film & Literature. Peak Experience. [12 Sept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9月5日).
- ^ Brontë, C. Jane Eyre. Penguin Books. 1996: 526. ISBN 0-14-043400-3.
- ^ Barker, J. The Brontës. Weidenfeld & Nicolson. 1995: 451–453. ISBN 1-85799-069-2.
- ^ Potter, E. Dinting Vale Printworks cotton sample pattern book. Spinning the Web. Manchester City Council. 1892 [28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9).
- ^ 99.0 99.1 Peakland Writers. Peakland Heritage. 2008 [12 Sept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1月7日).
- ^ Crichton Porteous – Derbyshire Writer. About Derbyshire. 3 June 2007 [12 Sept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9).
- ^ Year of Wonders. GeraldineBrooks.com. 2007 [13 Nov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2).
- ^ Berlie Doherty: novels. BerlieDoherty.com. 2003 [12 Sept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8月2日).
- ^ Tales of Terror and Mystery by Sir Arthur Conan Doyle. Gutenberg. 2008 [13 Sept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4).
- ^ The Adventure of the Priory School. Camden House – The Complete Sherlock Holmes. 1998 [13 Sept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 ^ Stephen Booth – New Books. StephenBooth.com. [12 Sept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 ^ Novel – In Pursuit of the Proper Sinner. Elizabeth George Online. [12 Sept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 ^ Filming locations for The Dam Busters.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1990 [13 Sept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4).
- ^ Filming locations for Pride and Prejudice (1995).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1995 [12 Sept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6).
- ^ Filming locations for Pride and Prejudice (2005).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2005 [12 Sept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9).
- ^ Film & Photoshoots. Haddon Hall. [22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2).
- ^ Filming locations for Peak Practic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1993 [12 Sept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