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大維
巴大維(英語:David Goodwin Barr,音譯戴維·古德溫·巴爾;1895年6月15日—1970年9月26日),美國陸軍少將,參與一戰、二戰、中國第二次國共內戰和韓戰,國共內戰期間擔任美國駐華聯合軍事顧問團團長,與蔣中正意見相左,對中華民國一方評價較低,並勸阻美國總統對華進行軍事援助。他在壓力下表現不佳,韓戰期間,在長津湖戰役中所屬部隊遭中國軍隊攻擊而損失慘重,因而流淚[1][註 1],後因「缺乏進攻精神」被李奇微解職。
巴大維 | |
---|---|
出生 | 美國阿拉巴馬州邁瑞特伍德 | 1895年6月15日
逝世 | 1970年9月26日 美國維吉尼亞州福爾斯徹奇 | (75歲)
效命 | 美國 |
軍種 | 美國陸軍 |
服役年份 | 1917年 - 1952年 |
軍階 | 陸軍少將 |
統率 | 第7步兵師(朝鮮戰爭) |
參與戰爭 |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國共內戰 朝鮮戰爭 |
獲得勳章 | 銀星勛章 |
其他工作 | 諾克斯堡裝甲兵學校校長 |
生平
編輯1895年6月15日,巴大維生於阿拉巴馬州邁瑞特伍德,就讀於阿拉巴馬長老會學院,為期3年。1917年11月入伍,1918年至1919年在第一師中服役,在法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駐守德國。1919年9月返回美國。[2]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紐約州國民警衛隊擔任教官,先後隸屬賓夕法尼亞州米德營的第十六坦克營,阿拉巴馬州麥克萊恩營第二十二步兵團。1926年至1927年在美國駐法國大使館武官處工作,並在凡爾賽入讀坦克學校。後在喬治亞州班寧堡服役。1930年10月,美國在維吉尼亞尤斯蒂斯堡新組建了機械化部隊,巴大維於此擔任副官。後就讀於堪薩斯州萊文沃思堡的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學院,1936年6月畢業。1939年畢業於美國戰爭學院。[2]
畢業後,巴大維在華盛頓特區短暫任職,後加入肯塔基州諾克斯堡的第一裝甲兵團。1941年5月,擔任兵團參四後勤官(G-4),1942年6月晉升准將。1943年7月派往英國倫敦擔任歐洲戰區參謀。1944年1月任北非戰區參謀,2月晉升少將,1944年9月至1945年7月擔任駐法國美國第六軍團參謀長,戰後返回美國[3]
中國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1948年1月,在中國南京擔任美軍顧問團團長,負責協助中國國民黨對抗中國共產黨,這一職位前景不被人看好。在華期間,巴大維就戰略問題與蔣中正意見相左。國軍東北作戰失利後,巴大維將其歸咎為「世界上最壞的統御術」。[1]11月1日,美國成立駐華聯合軍事顧問團(Joint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dvisory Group in China),巴大維擔任團長。1949年1月,由於認為國軍失敗不可避免,巴大維建議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福萊斯特停止向中華民國提供軍事援助,3月3日顧問團離開中國。5月,於日本擔任美軍第7步兵師師長。[4][2]
1950年韓戰爆發後,巴大維手下的許多精銳被抽調至其他部隊。9月,率第7步兵師參加韓戰,指揮部隊在仁川登陸期間激戰,後向鴨綠江進軍,撤退,參與長津湖戰役,因戰線分散補給不足,所屬部隊遭到中國人民志願軍蹂躪[1]。與上司第10軍軍長愛德華·阿爾蒙德少將多次發生衝突。作戰期間對一切事務都憂心忡忡,實際由副師長指揮部隊。當得知所屬的第31團級戰鬥隊被擊潰時,巴大維為此流淚。1951年1月,李奇威上任後整頓將領,認為巴大維缺乏「進攻精神」,不適合繼續擔任職務將其解職,巴大維離開朝鮮,回到美國肯塔基州諾克斯堡擔任裝甲兵學校校長。1952年退伍,1970年逝於維吉尼亞州福爾斯徹奇。[2][1]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Stanley Sandler. The Korean War: An Encyclopedia 再版. Routledge. 2014年1月14日: 47-48 [2022年7月4日]. ISBN 978113576713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7月5日).
- ^ 2.0 2.1 2.2 2.3 Spencer C. Tucker; Paul G. Pierpaoli Jr.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Korean War: A Political, Social, and Military History 2nd. ABC-CLIO. 2010年4月9日: 73 [2019年8月30日]. ISBN 9781851098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7月6日).
- ^ David Goodwin Barr. arlingtoncemetery.net. [2019-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8).
- ^ 閻濱. 美军顾问团”在国共内战中. 鳳凰周刊. 2017-11-15 [2019-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5).
注釋
編輯- ^ Barr's division was ravaged by Chinese onslaught...did not hold up well under stress...reduced to t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