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拉巴马州
亚拉巴马州(英语:Alabama,i/ˌæləˈbæmə/),也译作阿拉巴马州,是美国东南部地区一个联邦州。北接田纳西州,东邻佐治亚州,南至佛罗里达州和墨西哥湾,西临密西西比州。亚拉巴马州是各州当中面积第30大以及人口第24大的州。亚拉巴马州的内陆水道全长1500英哩,是所有州份当中最长的[7]。
亚拉巴马州 | |
---|---|
美国联邦州 | |
State of Alabama | |
绰号:金色啄木鸟之州、迪克西的心脏、棉花之州 | |
格言:我们敢捍卫我们的权利(Audemus jura nostra defendere) | |
颂歌:亚拉巴马 (歌曲) | |
地图中高亮部分为亚拉巴马州 | |
坐标:32°42′N 86°42′W / 32.7°N 86.7°W | |
国家 | 美国 |
建州前 | 亚拉巴马领地 |
加入联邦 | 1819年12月14日 (第22个加入联邦) |
首府 | 蒙哥马利 |
最大城市 | 伯明翰 |
最大都会区 | 伯明翰都会区 |
政府 | |
• 州长 • 副州长 | 凯·艾维(R) 威尔·安斯沃思(R) |
立法机构 | 亚拉巴马州议会 |
• 上议院 | 参议院 R-25, D-8 |
• 下议院 | 众议院 R-72, D-33 |
司法机关 | 亚拉巴马州最高法院 |
联邦参议员 | 汤米·图伯维尔 (R) 凯蒂·布里特(R) |
联邦众议员 | 6名共和党、1名民主党(列表) |
面积 | |
• 总计 | 135,765 平方公里(52,419 平方英里) |
• 陆地 | 131,426 平方公里(50,744 平方英里) |
• 水域 | 4,338 平方公里(1,675 平方英里) 3.20% |
面积排名 | 全美第30名 |
尺寸 | |
• 长度 | 531 千米(330 英里) |
• 宽度 | 305 千米(190 英里) |
海拔 | 150 米(500 英尺) |
最高海拔 (切哈山[1][2][3]) | 735.5 米(2,413 英尺) |
最低海拔 (墨西哥湾[2]) | 0 米(0 英尺) |
人口(2019) | |
• 总计 | 4,903,185人 |
• 排名 | 全美第24名 |
• 密度 | 36.5人/平方公里(94.7人/平方英里) |
• 密度排名 | 全美第27名 |
• 家庭收入中值 | $48,123[4] |
• 收入排名 | 全美第46名 |
居民称谓 | 亚拉巴马人(Alabamian)[5] |
语言 | |
• 官方语言 | 英语 |
• 口头语言 | 截至2010年[6] |
邮政代码 | AL |
ISO 3166码 | US-AL |
传统缩写 | Ala. |
时区 | UTC−06:00(中部) |
• 夏时制 | UTC−05:00(CDT) |
纬度 | 30°11' N 至 35° N |
经度 | 84°53' W 至 88°28' W |
网站 | alabama |
亚拉巴马州誉为“金色啄木鸟之州”,其名来自州鸟。同时亚拉巴马州亦以“迪克西的心脏”和“棉花之州”为人所知。州树是长叶松,而州花是山茶花。亚拉巴马州的州府位于蒙哥马利,按人口计算最大城市是伯明翰[8],该城长期都是州内最工业化的城市;按面积计算最大城市是亨茨维尔。最老的城市是莫比尔,1702年由法国殖民者建立,作为法属路易斯安那的首府[9]。
自南北战争起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亚拉巴马州与其他美国南部州份一样遭遇经济困难,其中一个原因是长期依赖农产品。与其他南部州份一样,亚拉巴马州议员在进入二十世纪时剥夺了非裔美国人以及许多贫穷的白人的选举权。虽然工业和都市中心快速发展,白人自1901年起到1960年代一直垄断郊区利益,市区利益和非裔美国人的代表性严重不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拉巴马州将经济由主产农业变得多元化。21世纪的州经济是基于管理、汽车、金融、制造业、航天、提炼矿产、医疗、教育、零售以及科技[10]。
命名
编辑亚拉巴马河和亚拉巴马州的欧美式命名衍生自亚拉巴马族,是一个说摩斯科格语的部落,族群多数居住在河流上游库萨河和塔拉普萨河汇流的下方[11]。在亚拉巴马语中,带有亚拉巴马血统的词语是“Albaamo”(其他方言包括“Albaama”或“Albàamo”,众数是“Albaamaha”)[12]。
“亚拉巴马”一词估计来自亚拉巴马语,有指名称借自乔克托语,但可能性不大[13][14]。该词语的拼法因不同的历史来源而异[14]。第一个用词出现在1540年埃尔南多·德·索托远征时: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使用“Alibamo”,而埃尔瓦斯骑士和罗德里戈·兰杰尔分别在转写时使用“Alibamu”和“Limamu”[14]。到了1702年,法国将该族称为“Alibamon”,法国地图将河流定名“Rivière des Alibamons”[11]。其他拼法包括“Alibamu”、“Alabamo”、“Albama”、“Alebamon”、“Alibama”、“Alibamou”、“Alabamu”、“Allibamou”等[14][15][16][17]。
不同来源对该名称的意思也不相同。一些学者认为亚拉巴马一词来自乔克托语“alba”(意为“植物”或“杂草”)和“amo”(意为“割下”、“修剪”或“聚集”)[14][18][19]。意思可能是“灌木丛修剪者”[18]或“草药收集者”[19][20],参考整理土地以便耕作[15]或收集药用植物[20]。该州有许多美洲原住民地名[21][22]。然而,亚拉巴马语当中没有对应的相似词语。
一篇1842年《杰克逊维尔共和》的文章提出其意为“我们在这里休息”[14]。这个概念在1850年代亚历山大·博福特·米克的文章得到普及[14],不过,摩斯科格语专家并无发现任何证据支持有关说法[11][14]。
历史
编辑欧洲人定居前
编辑不同文化的原住民在欧洲殖民来临以前过千年已经在此处居住。与东北面俄亥俄河民族的贸易在古墓时期已经开始(公元前1000年-公元700年),并持续至欧洲人的来临[23]。
密西西比文化农业自1000年至1600年覆盖大部分亚拉巴马州的范围,其中一个主要中心就是目前蒙德维尔境内蒙德维尔遗址所在地[24][25]。这是经典中密西西比时期继现时伊利诺伊州卡霍基亚土墩遗址后第二大的复合,该遗址是文化中心。蒙德维尔的考古挖掘的遗物分析是学者制定东南庆典复合特征的基础[26]。与一般人相信的不同,东南庆典复合没有与中部美洲文化有任何直接关连,反而是各自发展。庆典复合代表了密西西比人宗教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一个得知他们是什么宗教的主要方法[27]。
历史上居住在现时亚拉巴马州的不同美国原住民民族在欧洲人来临时包括切罗基人,说着易洛魁语系;以及说摩斯科格语系的亚拉巴马族(Alibamu)、奇克索人、乔克托族、克里克人以及考沙提人[28]。因为都是同一个语族,摩斯科格族发展了独自的文化和语言。
欧洲人定居
编辑16世纪的探索后,西班牙人是首先到达亚拉巴马的欧洲人。埃尔南多·德·索托1540年远征时通过马比拉和该州其他部分。160多年后,1702年法国人在此地建立该区第一个欧洲人定居点,即旧莫比尔[29]。该城在1711年搬到莫比尔现时所在地。该地自1702年起至1763年间是法属路易斯安那的一部分[30]。
法国在七年战争败给英国,1763年至1783年间成为英国西佛罗里达的一部分。而美国在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该领土由美国和西班牙平分。后者继续维持控制西部领土,直至1813年4月13日西班牙驻军在莫比尔向美军投降为止[30][31]。
汤姆斯·巴塞特,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是一名保皇党,维持对英国君主的忠诚,是其中一个在州内莫比尔以外最早的白人定居者。他在1770年代初定居在汤比格比区[32]。区域范围限于汤比格比河附近几英哩、现时克拉克县南部部分地区、莫比尔县最北部地区以及华盛顿县大部分地区[33][34]。
现时鲍德温县和莫比尔县所在地在1783年成为了西属西佛罗里达的一部分,1810年成为独立的西佛罗里达共和国一部分,并在1812年加入密西西比领地。现时亚拉巴马州北部三分之二的领土在英国殖民时期称为亚祖之地,自1767年起乔治亚省就声称拥有。革命战争以后成为了佐治亚州的一部分,虽然相当富有争议性[35][36]。
除了莫比尔附近和亚祖之地以外,现时亚拉巴马州三分之一的土地在1798年成为了密西西比领地一部分。亚祖之地在1804年亚祖之地丑闻后加入[36][37]。西班牙继续声称拥有现时沿岸县份的西属西佛罗里达领地主权,直至1819年与美国签订亚当斯-奥尼斯条约放弃为止[31]。
19世纪
编辑密西西比1817年12月10日加入联邦以前分拆了领地东半部人烟稀少的土地,名为亚拉巴马领地。美国国会在1817年3月3日成立了亚拉巴马领地。圣史提芬斯在1817至1819年间是领地的首府,但现时已经废弃[38]。
亚拉巴马州在1819年12月14日加入联邦,成为第22个州,而国会选择亨茨维尔作为第一个宪法会议的场所。1819年7月5日至8月2日,代表团在此会面筹备新的州宪法。亨茨维尔在1819至1820年间作为临时首府,而政府所在地则搬到达拉斯县的卡哈巴[39]。
地理
编辑亚拉巴马州是美国面积第13大的州,达52419平方英哩,当中3.2%是水域,因此亚拉巴马州水域比例排行第23位,也成为美国境内第二大内陆水道系统的州份[40]。大约五分之三的土地是平原,缓缓沿密西西比河以及墨西哥湾下降。北亚拉巴马地区多山,而田纳西河切出了大型河谷,并制造了无数溪、水流、河、山和湖[41]。
亚拉巴马州北邻田纳西州,东接佐治亚州,南讫佛罗里达州,西至密西西比州。亚拉巴马州在墨西哥湾有一段海岸线,在全州的最南部[41]。全州海拔由莫比尔湾的海平面[42]横跨至东北面超过1,800英尺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最高点位于切哈山[41],高2413英尺[43]。亚拉巴马州的土地包括2200万英亩森林,占全州土地67%[44]。而市郊湾岸的鲍德温县则是州内面积最大的县,包括土地面积和水域面积[45]。
亚拉巴马州内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管辖的地区包括近亚历山大城的马蹄湾国家军事公园、近佩恩堡的小河谷国家保护区、布里奇波特的罗素洞穴国家纪念碑、塔斯基吉的塔斯基吉飞行员国家历史遗迹以及邻近塔斯基吉的塔斯基吉学院国家历史遗迹[46]。
另外,亚拉巴马州有四个国家森林:科尼卡、塔拉迪加、塔斯基吉以及威廉·B·班克黑德[47]。亚拉巴马同时有纳奇兹小道公路、塞尔玛往蒙哥马利国家史迹径以及血泪之路国家史迹径。亚拉巴马州其中一个自然奇观是天然桥岩石,也是落矶山脉以东最长的天然拱,位于黑利维尔以南。
蒙哥马利以北埃尔莫尔县存有一个5英哩宽的陨石撞击口。这是威屯卡陨石坑,“亚拉巴马州最大的自然灾害”所在地。8000万年前一个1000英尺宽的陨石撞击该地[48][49]2002年,克里斯汀·科伯尔连同维也纳地球化学大学学院出版了证据,并将该处列为地球第157个陨石坑[50]。
气候
编辑亚拉巴马州根据柯本气候分类法分类作副热带湿润气候(Cfa)[51]。全年平均温度是64 °F(18 °C)。此州的气温在南部因为比较靠近墨西哥湾会比较温暖,而州的北部,尤其是东北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则会较凉快[52]。一般来说,亚拉巴马州的夏天相当炎热,而冬天则比较温和,全年都有丰富的降水。亚拉巴马州每年都有56英寸的降雨,并在州南部享有很长的植物生长期,可长达300日[52]。
亚拉巴马州的夏天是美国最热之一,最高温在该州部分地区可达90°F。亚拉巴马州也经常受到热带风暴甚至飓风侵袭。远离墨西哥湾的地区仍会受到风暴的影响,风暴移入内陆减弱时往往带来大量雨水。
亚拉巴马州南部还有许多雷暴报告。莫比尔湾附近的湾岸每年平均有70至80日有雷暴。越向北部雷暴数量则越少,然而就算州的最北端仍有大约每年平均60日有雷暴。偶然严重雷暴还有频繁的闪电和大型冰雹,该州中部和北部经常有冰雹发生。亚拉巴马州在闪电和闪电击中人导致的死亡人数比例分别是全国第9和第10位[53]。
根据美国国家气候资料中心,由1950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期间,亚拉巴马州与俄克拉荷马州一样,比其他州有更多EF5级龙卷风[54]。许多F5/EF5级龙卷风造成亚拉巴马州比其他州出现更多因龙卷风造成的死亡。亚拉巴马州受1974年龙卷风超级大爆发影响,并在2011年龙卷风超级大爆发严重受创。2011年超级大爆发打破了州内龙卷风数量的纪录,达62个[55]。
龙卷风的旺季视乎该州不同位置而异。亚拉巴马州是世界上少数有双重龙卷风旺季的地方,主要是11月和12月,另外春天时期也有一个旺季。亚拉巴马州北部沿田纳西河谷是美国受龙卷风影响最深的地区之一。亚拉巴马州和密西西比州受龙卷风影响最多的地区通常称为迪克西小径,以区别南部平原的龙卷风小径。
亚拉巴马州的冬天通常较温和。该州位于美国南部,莫比尔1月最低温只有约40°F,伯明翰则为32°F。虽然亚拉巴马州罕见降雪,但蒙哥马利以北的地区每年冬天都有几次积雪,每几年偶然都有一次中等强度的降雪。历史上的降雪包括1963年除夕雪暴以及1993年世纪雪暴。伯明翰地区每年平均降雪2英寸。在南部湾岸,降雪更疏,有时几年都没有降雪。
亚拉巴马州于1925年9月5日在森特维尔录得最高温112°F;于1966年1月30日在新市场录得最低温-27°F[56]。
不同亚拉巴马州的城市每月高低气温[°F (°C)]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年分 | ||
亨茨维尔 | 平均高温 | 48.9 (9.4) |
54.6 (12.6) |
63.4 (17.4) |
72.3 (22.4) |
79.6 (26.4) |
86.5 (30.3) |
89.4 (31.9) |
89.0 (31.7) |
83.0 (28.3) |
72.9 (22.7) |
61.6 (16.4) |
52.4 (11.3) |
71.1 (21.7) | |
平均低温 | 30.7 (-0.7) |
34.0 (1.1) |
41.2 (5.1) |
48.4 (9.1) |
57.5 (14.2) |
65.4 (18.6) |
69.5 (20.8) |
68.1 (20.1) |
61.7 (16.5) |
49.6 (9.8) |
40.7 (4.8) |
33.8 (1.0) |
50.1 (10.1) | ||
伯明翰 | 平均高温 | 52.8 (11.6) |
58.3 (14.6) |
66.5 (19.2) |
74.1 (23.4) |
81.0 (27.2) |
87.5 (30.8) |
90.6 (32.6) |
90.2 (32.3) |
84.6 (29.2) |
74.9 (23.8) |
64.5 (18.1) |
56.0 (13.3) |
73.4 (23.0) | |
平均低温 | 32.3 (0.2) |
35.4 (1.9) |
42.4 (5.8) |
48.4 (9.1) |
57.6 (14.2) |
65.4 (18.6) |
69.7 (20.9) |
68.9 (20.5) |
63.0 (17.2) |
50.9 (10.5) |
41.8 (5.4) |
35.2 (1.8) |
50.9 (10.5) | ||
蒙哥马利 | 平均高温 | 57.6 (14.2) |
62.4 (16.9) |
70.5 (21.4) |
77.5 (25.3) |
84.6 (29.2) |
90.6 (32.6) |
92.7 (33.7) |
92.2 (33.4) |
87.7 (30.9) |
78.7 (25.9) |
68.7 (20.4) |
60.3 (15.7) |
77.0 (25.0) | |
平均低温 | 35.5 (1.9) |
38.6 (3.7) |
45.4 (7.4) |
52.1 (11.2) |
60.1 (15.6) |
67.3 (19.6) |
70.9 (21.6) |
70.1 (21.2) |
64.9 (18.3) |
52.2 (11.2) |
43.5 (6.4) |
37.6 (3.1) |
53.2 (11.8) | ||
莫比尔 | 平均高温 | 60.7 (15.9) |
64.5 (18.1) |
71.2 (21.8) |
77.4 (25.2) |
84.2 (29.0) |
89.4 (31.9) |
91.2 (32.9) |
90.8 (32.7) |
86.8 (30.4) |
79.2 (26.2) |
70.1 (21.2) |
62.9 (17.2) |
77.4 (25.2) | |
平均低温 | 39.5 (4.2) |
42.4 (5.8) |
49.2 (9.6) |
54.8 (12.7) |
62.8 (17.1) |
69.2 (20.7) |
71.8 (22.1) |
71.7 (22.0) |
67.6 (19.8) |
56.3 (13.5) |
47.8 (8.8) |
41.6 (5.3) |
56.2 (13.4) | ||
来源:NOAA[57][58][59][60] |
重要城镇
编辑都会区
编辑排名 | 都会区名称 | 人口(2019年估计) | 人口(2010年普查) |
---|---|---|---|
1 | 伯明翰-胡佛 MSA | 1,090,435 | 1,061,024 |
2 | 亨茨维尔 MSA | 471,824 | 417,593 |
3 | 莫比尔 MSA | 429,536 | 430,573 |
4 | 蒙哥马利 MSA | 373,290 | 374,536 |
5 | 塔斯卡卢萨 MSA | 252,047 | 239,207 |
6 | 达芙妮-费尔霍普-弗利 MSA | 223,234 | 182,265 |
7 | 欧本-欧佩莱卡 MSA | 164,542 | 140,247 |
8 | 迪凯特 MSA | 152,603 | 153,829 |
9 | 多森 MSA | 149,358 | 145,639 |
10 | 弗洛伦斯-马斯尔肖尔斯 MSA | 147,970 | 147,137 |
法律及政府
编辑州政府
编辑亚拉巴马州政府的宪制性文件是亚拉巴马州宪法,在1901年通过。曾修改近800次,全长310,000字,部分资料显示其为世界最长的宪法,比美国宪法长近40倍[62][63][64][65]。
亚拉巴马州内一直有强烈声音要求重写和修改其宪法以追上时代[66]。批抨者指亚拉巴马州宪法一直维持议会的高度集权,并无将权力下放到当地人民。多数的县都没有地方自治。任何州内的政策改动都必须得到整个亚拉巴马州议会批准,以及经常以州内公投方式通过。现时宪法其中一个批抨即其对复杂性和故意拖延将隔离和种族主义写入法典。
亚拉巴马州政府分为三个部分。立法机构是一个两院制会议的亚拉巴马州议会,由105名成员的亚拉巴马州众议院以及35名成员的亚拉巴马州参议院组成。议会负责起草、辩论、通过和废除法律。现时共和党在两个议会都占多数。议会有权以简单多数票盖过州长的否决权(多数州的议会都要求三分之二大多数)。
直至1964年,此州仍按县选举州参议院,每县一名。亚拉巴马州自1901年通过其宪法以来从未修改国会选区,因此市区大大缺乏代表权。它也没有根据十年一度的普查改变立法选区。在1964年雷诺斯诉锡姆斯案中,美国最高法院实施了一人一票的原则,下令国会选区必须按照普查重新编配(如果在州宪法内有类似条文却没有执行)。另外,法院亦判决双院制的两个州议会也必须按人口编配,以地理为基础的系统并没有州宪法基础。
当时亚拉巴马州和其他许多州都必须改变其立法选区,因为全国有许多选区代表在市区和部分地区严重低估。这导致了该些地区几十年都投资不足。例如伯明翰和杰斐逊县为全州提供了三分之一的州预算,但杰斐逊县只获得了67分之1的州服务支援。亚拉巴马州议会仍可透过立法代表团控制县政府。
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和监督法律,由亚拉巴马州政府带头。行政机构其他成员包括内阁、亚拉巴马州总检察长、亚拉巴马州州务卿、亚拉巴马州财政部长以及亚拉巴马州审计部长。现任州长是共和党凯·艾维。副州长目前悬空。
立法成员在11月的选举后即时就任。全州的官员,包括州长、副州长、总检察长以及其他宪法官员则在翌年1月就职[67]。
司法机构负责解释州宪法以及在刑事和民事诉讼当中实行法律。州最高法院是亚拉巴马州最高法院。亚拉巴马州利用党代表选举法官。自从1980年代起,司法机构越来越政治化[68]。现任亚拉巴马州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是共和党人罗伊·摩尔。所有亚拉巴马州最高法院的在任法官都是共和党员。法院设有两个上诉法院:民事诉讼法院和刑事诉讼法院,以及四个初审法院:巡回法院、地方法院、城镇法院以及公证法院[68]。
一些批抨者认为法官的选举造成相当高的死刑比率[69]。亚拉巴马州是全国按人口比例最高的死刑比例的州份。在一些年间该州强制执行比得克萨斯州更多的死刑,而该州人口比亚拉巴马州多五倍[70]。部分案件极具争议性,最高法院推翻了[71]24宗死刑定罪[来源请求]。亚拉巴马州也是唯一仍然容许法官在是否使用死刑上推翻陪审团的州份,有10宗法官推翻陪审团无期徒刑且不得假释的判决案例[70]。
县及城方政府
编辑亚拉巴马州有67个县。各县有自行选举的立法机构,通常称为县委员会。同时在县内有一定程度的行政权。受亚拉巴马州宪法所限,权力集中到州议会,州内只有7个县(杰斐逊、李、莫比尔、麦迪逊、蒙哥马利、谢尔比和塔斯卡卢萨)有一定程度的地方自治。相反,州内多数的县都必须游说州议会的本地立法委员会以通过简单的地方政策,包括废物处理到土地使用。冗长的程序导致当地管治权无法处理自身的问题,而州议员陷入无数地方事务之中。
根据1973年亚拉巴马州宪法委员会,州议会透过拒绝通过建立县地方自治的修宪来维持控制地方政府[72]。立法代表团维持对各县的相当权力。美国最高法院在1964年贝克诉卡尔案下令两院都必须以人口为基础建立选区,并在每次普查后重划,以实行“一人一票”原则。在那以前,各县只由一名州参议院代表,造成县内都市和人口较多的县代表性不足。州议会偏向郊区也造成无法在州议会重新编配议席,一直影响政治到20世纪,难以回应工业城市和都市地区的堀起。
“亚拉巴马州缺乏地方自治导致当地议会长期允许各县执行未获州宪法授权的行为。亚拉巴马州宪法曾修改逾700次,但近三分之一的修改都是以当地为准,只在一个县或城市实行。各立法会期都有相当部分花在本地立法上,浪费议员的时间和集中力,无法专注在全州重要性的事情上。”[72]
亚拉巴马州是一个酒精管制州,意即州政府可垄断酒精的销售。亚拉巴马州酒精管制局控制州内含酒精饮品的销售和分布。67个县当中有25个禁酒县,甚至县容许销售酒精的同时还有禁酒市[73]。
排名 | 县 | 人口 (2010年普查) |
首府 | 最大城市 |
---|---|---|---|---|
1 | 杰斐逊 | 658,466 | 伯明翰 | 伯明翰 |
2 | 莫比尔 | 412,992 | 莫比尔 | 莫比尔 |
3 | 麦迪逊 | 334,811 | 亨茨维尔 | 亨茨维尔 |
4 | 蒙哥马利 | 229,363 | 蒙哥马利 | 蒙哥马利 |
5 | 谢尔比 | 195,085 | 哥伦比亚纳 | 胡佛(部分) 阿拉巴斯特 |
6 | 塔斯卡卢萨 | 194,656 | 塔斯卡卢萨 | 塔斯卡卢萨 |
7 | 鲍德温 | 182,265 | 贝米内特 | 达芙妮 |
8 | 李 | 140,247 | 欧佩莱卡 | 欧本 |
9 | 摩根 | 119,490 | 迪凯特 | 迪凯特 |
10 | 卡尔霍恩 | 118,572 | 安尼斯敦 | 安尼斯敦 |
11 | 埃托瓦县 | 104,303 | 加兹登 | 加兹登 |
12 | 休斯敦 | 101,547 | 多森 | 多森 |
13 | 马歇尔 | 93,019 | 甘特斯维尔 | 艾伯特维尔 |
14 | 劳德代尔 | 92,709 | 弗洛伦斯 | 弗洛伦斯 |
15 | 圣克莱尔县 | 83,593 | 阿什维尔及 佩尔城 |
佩尔城 |
选举
编辑联邦选举
编辑年份 | 共和党 | 民主党 | |
---|---|---|---|
2016 | 62.08% 1,318,255 | 34.36% 729,547 | |
2012 | 60.55% 1,255,925 | 38.36% 795,696 | |
2008 | 60.32% 1,266,546 | 38.80% 813,479 | |
2004 | 62.46% 1,176,394 | 36.84% 693,933 | |
2000 | 56.47% 944,409 | 41.59% 695,602 | |
1996 | 50.12% 769,044 | 43.16% 662,165 | |
1992 | 47.65% 804,283 | 40.88% 690,080 | |
1988 | 59.17% 815,576 | 39.86% 549,506 | |
1984 | 60.54% 872,849 | 38.28% 551,899 | |
1980 | 48.75% 654,192 | 47.45% 636,730 | |
1976 | 42.61% 504,070 | 55.73% 659,170 | |
1972 | 72.43% 728,701 | 25.54% 256,923 | |
1968* | 13.99% 146,923 | 18.72% 196,579 | |
1964 | 69.45% 479,085 | 30.55% 210,732 | |
1960 | 42.16% 237,981 | 56.39% 318,303 | |
*此次美国独立党的乔治·华莱士 以65.86%或691,425票胜出 |
此州两名参议员分别是理查·谢尔比和 汤米·图伯维尔 ,两人都是共和党人。谢尔比起初在1986年以民主党身份当选参议员并在1992年连任,但1994年11月中期选举后即时转党。
美国众议院内,该州有7名成员代表,其中六名共和党人和一名民主党人,民主党的特丽·塞维尔也代表了黑带以及伯明翰、塔斯卡卢萨和蒙哥马利的黑人。
经济
编辑2010年,人均收入是32148美元[74]。
人口
编辑调查年 | 人口 | 备注 | %± |
---|---|---|---|
1800 | 1,250 | — | |
1810 | 9,046 | 623.7% | |
1820 | 127,901 | 1,313.9% | |
1830 | 309,527 | 142.0% | |
1840 | 590,756 | 90.9% | |
1850 | 771,623 | 30.6% | |
1860 | 964,201 | 25.0% | |
1870 | 996,992 | 3.4% | |
1880 | 1,262,505 | 26.6% | |
1890 | 1,513,401 | 19.9% | |
1900 | 1,828,697 | 20.8% | |
1910 | 2,138,093 | 16.9% | |
1920 | 2,348,174 | 9.8% | |
1930 | 2,646,248 | 12.7% | |
1940 | 2,832,961 | 7.1% | |
1950 | 3,061,743 | 8.1% | |
1960 | 3,266,740 | 6.7% | |
1970 | 3,444,165 | 5.4% | |
1980 | 3,893,888 | 13.1% | |
1990 | 4,040,587 | 3.8% | |
2000 | 4,447,100 | 10.1% | |
2010 | 4,779,745 | 7.5% | |
2016年估计 | 4,863,300 | 1.7% | |
来源:1910–2010[75] 2015年估计[76] |
美国人口调查局估计亚拉巴马州人口在2015年7月1日有4,858,979人[76],代表自2010年普查以来已经增长了79,243人,即1.66%[77] 。这包括自然增长率,上一次普查时是121,054人(502,457人出生、381,403人死亡),104,991人移民至此州居住[78]。
来自美国以外的移民导致净增长31,180人,而国内移民也净增长了73,811人[78]。亚拉巴马州有108,000外籍(总人口2.4%),当中估计有22.2%并未登记(24,000人)。
祖先
编辑根据2010年普查,亚拉巴马州人口有4,779,736人。此州人口按种族比例分别有68.5%白人(67.0%非西班牙裔白人以及1.5%西班牙裔白人)、26.2%黑人或非裔美国人、3.9%不论种族的西班牙裔及拉丁裔美国人、1.1%亚洲人、0.6%美国印第安人或阿拉斯加原住民、0.1%夏威夷族及其他太平洋岛民、2.0%其他种族、1.5%混血[80]。2011年,亚拉巴马州小于1岁的人口当中有46.6%是少数族裔[81]。
亚拉巴马州祖籍人数最多依次如下:非裔(26.2%)、盎格鲁人(23.6%)、爱尔兰裔(7.7%)、德裔(5.7%)以及苏格兰-爱尔兰裔(2.0%)[82][83][84]。亚拉巴马州的“美国”多数祖籍盎格鲁或不列颠,许多盎格鲁裔美国人多数自称祖籍美国,因为他们在北美洲种下了根,甚至可达1600年代。人口统计学家估计亚拉巴马州至少有20-23%的人口主要是盎格鲁裔,数值可能更高。在1980年普查时,亚拉巴马州有41%人口祖籍盎格鲁,是当时最大的种族[85][86][87][88][89]。
种族比例 | 1990年[90] | 2000年[91] | 2010年[92] |
---|---|---|---|
白人 | 73.6% | 71.1% | 68.5% |
黑人 | 25.3% | 26.0% | 26.2% |
亚裔 | 0.5% | 0.7% | 1.1% |
原住民 | 0.4% | 0.5% | 0.6% |
夏威夷族及 其他太平洋岛民 |
– | – | 0.1% |
其他种族 | 0.1% | 0.6% | 2.0% |
多种族 | – | 1.0% | 1.5% |
普查规定居民点
编辑排名 | 合并统计区 | 人口(2016年估计) | 人口(2010年普查) |
---|---|---|---|
1 | 伯明翰-胡佛-塔拉迪加 | 1,361,299 | 1,302,283 |
2 | 查塔努加-克里夫兰-多尔顿 | 954,228 | 923,460 |
3 | 亨茨维尔-迪凯特-艾伯特维尔 | 768,033 | 664,441 |
4 | 莫比尔-达芙妮-费尔霍普 | 623,399 | 595,257 |
5 | 彭萨科拉-费里·帕斯 | 523,412 | 487,310 |
6 | 哥伦布-欧本-欧佩莱卡 | 501,589 | 469,327 |
7 | 多森-恩特普赖斯-奥索卡 | 248,286 | 245,838 |
都会区
编辑排名 | 都会区 | 人口(2016年估计) | 人口(2010年普查) |
---|---|---|---|
1 | 伯明翰-胡佛 | 1,147,417 | 1,128,047 |
2 | 亨茨维尔 | 449,720 | 417,593 |
3 | 莫比尔 | 414,836 | 412,992 |
4 | 蒙哥马利 | 373,922 | 374,536 |
5 | 塔斯卡卢萨 | 241,378 | 230,162 |
6 | 达芙妮-费尔霍普-弗利 | 208,563 | 182,265 |
7 | 迪凯特 | 152,256 | 153,829 |
8 | 多森 | 147,834 | 145,639 |
9 | 欧本-欧佩莱卡 | 158,991 | 140,247 |
10 | 弗洛伦斯-马斯尔肖尔斯 | 146,534 | 147,137 |
11 | 安尼斯敦-牛津 | 114,611 | 118,572 |
12 | 加兹登 | 102,564 | 104,430 |
城市
编辑排名 | 城市 | 人口(2015年普查估计) | 县 |
---|---|---|---|
1 | 伯明翰 | 212,461 | 杰斐逊 |
2 | 蒙哥马利 | 200,602 | 蒙哥马利 |
3 | 莫比尔 | 194,288 | 莫比尔 |
4 | 亨茨维尔 | 190,582 | 麦迪逊 莱姆斯通 |
5 | 塔斯卡卢萨 | 98,332 | 塔斯卡卢萨 |
6 | 胡佛 | 84,848 | 杰斐逊 谢尔比 |
7 | 多森 | 68,567 | 休斯敦 |
8 | 欧本 | 62,059 | 李 |
9 | 迪凯特 | 55,437 | 摩根 莱姆斯通 |
10 | 麦迪逊 | 46,492 | 麦迪逊 莱姆斯通 |
11 | 弗洛伦斯 | 40,026 | 劳德代尔 |
12 | 菲尼克斯 | 37,570 | 拉塞尔 |
13 | 加兹登 | 36,084 | 埃托瓦 |
14 | 普拉特维尔 | 35,420 | 奥陶加 |
15 | 维斯塔瓦山 | 34,174 | 杰斐逊 |
语言
编辑2010年,所有居住亚拉巴马州5年以上的居民当中有95.1%在家中只说英语,比2000年同样调查的96.1%稍为下跌。亚拉巴马式英语主要是南方方言[93],并与南米德兰说话方式有关连,来自田纳西州的州界。在主要的南部方言地区会减少去掉末尾的/r/,例如将“bird”读作/boyd/。此州北部有南米德兰方言“arm”和“barb”分别与“form”和“orb”押韵。亚拉巴马式英语有一些独特词语,包括:redworm(earthworm)、peckerwood(woodpecker)、snake doctor和snake feeder(dragonfly)、tow sack(burlap bag)、plum peach(clingstone)、French harp(harmonica)以及dog irons(andirons)[93]。
语言 | 人口百分比 (截至2010年)[94] |
---|---|
西班牙语 | 2.2% |
德语 | 0.4% |
法语(包括帕图瓦、凯真) | 0.3% |
汉语、越南语、韩语、阿拉伯语、非洲语言、日语、意大利语 | 0.1% |
宗教
编辑在2008年美国宗教鉴定调查,亚拉巴马州有86%受访者表示自己是基督徒,新教徒占超过一半,[95]另有6%天主教徒,11%并无宗教[96]。其他组成包括0.5%摩门教徒、0.5%犹太教徒、0.5%穆斯林、0.5%佛教徒以及0.5%印度教徒[97]。
联系 | 人口百分比 | |
---|---|---|
基督宗教 | 86 | |
新教 | 78 | |
福音主义 | 49 | |
主流新教 | 13 | |
黑人教会 | 16 | |
天主教 | 7 | |
摩门教 | 1 | |
耶和华见证人 | 0.1 | |
正教会 | 0.1 | |
其他基督教 | 0.1 | |
无宗教 | 12 | |
完全无宗教 | 9 | |
不可知论 | 1 | |
无神论 | 1 | |
非基督信仰 | 1 | |
犹太教 | 0.2 | |
伊斯兰教 | 0.2 | |
佛教 | 0.2 | |
印度教 | 0.2 | |
其他非基督信仰 | 0.2 | |
不知道/拒绝回答 | 1 | |
总数 | 100 |
教育
编辑交通
编辑航空
编辑亚拉巴马州主要而且长期有商业营运的机场包括伯明翰-沙特尔斯沃思国际机场(BHM)、亨茨维尔国际机场(HSV)、多森地方机场(DHN)、莫比尔地方机场(MOB)、蒙哥马利地方机场(MGM)以及马斯尔肖尔斯-亚拉巴马西北地方机场(MSL)。
铁路
编辑铁路交通方面,美铁每日开行一班“新月号列车”,由纽约前往新奥尔良,中途停靠安尼斯敦、伯明翰以及塔斯卡卢萨。
道路
编辑亚拉巴马州有六条主要州际公路横贯:65号南北向纵贯全州中部;20号/59号来自密西西比州到伯明翰并分岔:59号州际公路向东北,而20号向东前往亚特兰大;85号州际公路自蒙哥马利开始朝东北偏东进入佐治亚州,横穿亚特兰大;10号州际公路横断了全州最南的部分,东西横断了莫比尔。22号州际公路自密西西比州进入后将伯明翰与孟菲斯连结。另外,州内还有五条辅助州际公路:位于莫比尔的165号、塔斯卡卢萨的359号、围绕伯明翰的459号、迪凯特和亨茨维尔的565号以及盖兹登的759号。而第六条的685号州际公路会在85号改道途经新的蒙哥马利南绕道后设立。计划中伯明翰北绕道将设定为422号。因应22号州际公路和422号无法直接连结,因此还有222号州际公路的计划。
同时还有若干美国国道通过亚拉巴马州,包括11号、29号、31号、43号、45号、72号、78号、80号、82号、84号、90号、98号、231号、278号、280号、331号、411号以及431号。
州内有四条收费道路:位于蒙哥马利的蒙哥马利快速公路;塔斯卡卢萨的塔斯卡卢萨绕道;威屯卡的翠山快速公路以及橙滩的海滩公路。
港口
编辑莫比尔港是亚拉巴马州唯一的咸水港,位于墨西哥湾的一个大型海港,同时可透过田纳西-汤比格比水道为中西部提供内陆水道。2009年间,莫比尔港按货运量计算是美国第12繁忙的港口[99]。莫比尔港新扩建的货柜码头在2011年间是美国第25繁忙的港口[100]。州内其他河流港口亦可通往墨西哥湾。
亚拉巴马州的港口由北至南依次排列如下:
港口名称 | 位置 | 水域 |
---|---|---|
弗洛伦斯港 | 弗洛伦斯/马斯尔肖尔斯 (亚拉巴马州),位于匹克威克湖 | 田纳西河 |
迪凯特港 | 迪凯特,位于韦勒湖 | 田纳西河 |
甘特斯维尔港 | 甘特斯维尔,位于甘特斯维尔湖 | 田纳西河 |
伯明翰港 | 伯明翰,位于黑战士河 | 田汤水道 |
塔斯卡卢萨港 | 塔斯卡卢萨,位于黑战士河 | 田汤水道 |
蒙哥马利港 | 蒙哥马利,位于伍德拉夫湖 | 亚拉巴马河 |
莫比尔港 | 莫比尔,位于莫比尔湾 | 墨西哥湾 |
重要体育团体
编辑美式橄榄球
编辑篮球
编辑- NCAA
- 亚拉巴马大学
- 亚拉巴马大学-伯明翰校区/UAB
- 奥本大学
棒球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Cheehahaw. NGS data sheet. 美国测地局. [2011-10-20].
- ^ 2.0 2.1 Elevations and Dista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01 [201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5).
- ^ 海拔按1988年北美垂直测量微调。
- ^ Median Annual Household Income. The Henry J.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 [2016-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 ^ State of Alabama. The Battle of Gettysburg. [2014-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3).
- ^ Stephens, Challen. A look at the languages spoken in Alabama and the drop in the Spanish speaking population. AL.com. 2015-10-19 [2016-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
- ^ Alabama Transportation Overview (PD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rtnership of Alabama. [2017-01-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1-13).
- ^ Alabama. QuickFacts.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12-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0).
- ^ Thomason, Michael. Mobile: The New History of Alabama's First City. Tuscaloosa: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2001: 2–21. ISBN 0-8173-1065-7.
- ^ Alabama Occupational Projections 2008-2018 (PDF). Alabama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State of Alabama. [2012-09-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1-17).
- ^ 11.0 11.1 11.2 Read, William A. Indian Place Names in Alabama.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1984. ISBN 0-8173-0231-X. OCLC 10724679.
- ^ Sylestine, Cora; Hardy; Heather; and Montler, Timothy. Dictionary of the Alabama Language.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93 [2017-08-27]. ISBN 0-292-73077-2. OCLC 265905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4).
- ^ "Alabama, n. and adj.". OED Online. March 2016.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ttp://www.oed.com/view/Entry/248152?redirectedFrom=alabama& (accessed April 22, 2016)
-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Alabama: The State Name. All About Alabama. Alabama Department of Archives and History. [2007-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28).
- ^ 15.0 15.1 Wills, Charles A. A Historical Album of Alabama. The Millbrook Press. 1995. ISBN 1-56294-591-2. OCLC 32242468.
- ^ Griffith, Lucille. Alabama: A Documentary History to 1900.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1972. ISBN 0-8173-0371-5. OCLC 17530914.
- ^ and possibly Alabahmu.[来源请求]。来自美洲原住民语言的州名在美国相当常见,估计有27个州名来自于此Weiss, Sonia.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Baby Names. Mcmillan USA. 1999. ISBN 0-02-863367-9. OCLC 222611214.
- ^ 18.0 18.1 Rogers, William W.; Robert D. Ward; Leah R. Atkins; Wayne Flynt. Alabama: the History of a Deep South Stat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1994. ISBN 0-8173-0712-5. OCLC 28634588.
- ^ 19.0 19.1 Swanton, John R. The Indian Tribes of North America. Bureau of American Ethnology Bulletin. 1953, 145: 153–174 [2007-08-02]. hdl:2027/mdp.39015005395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04).
- ^ 20.0 20.1 Swanton, John R. Review of Read, Indian Place Names of Alabama. American Speech. 1937, 12 (12): 212–215. JSTOR 452431. doi:10.2307/452431.
- ^ William A. Read. Southeastern Indian Place Names in what is now Alabama (PDF). Indian Place Names in Alabama. Alabama Department of Archives and History. 1994 [2011-10-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10-01).
- ^ Bright, William. Native American placenames of the United States.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2004: 29–559 [2017-08-27]. ISBN 0-8061-3576-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3).
- ^ Alabama. The New York Times Almanac 2004. 2006-08-11 [200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6).
- ^ Welch, Paul D. Moundville's Economy.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1991. ISBN 0-8173-0512-2. OCLC 21330955.
- ^ Walthall, John A. Prehistoric Indians of the Southeast-Archaeology of Alabama and the Middle South.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1990. ISBN 0-8173-0552-1. OCLC 26656858.
- ^ Townsend, Richard F. Hero, Hawk, and Open Hand.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0-300-10601-7. OCLC 56633574.
- ^ edited by F. Kent Reilly III and James F. Garber ; foreword by Vincas P. Steponaitis. F. Kent Reilly and James Garber , 编. Ancient Objects and Sacred Realms.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04. ISBN 978-0-292-71347-5. OCLC 70335213.
- ^ Alabama Indian Tribes. Indian Tribal Records. AccessGenealogy.com. 2006 [200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12).
- ^ Alabama State History. theUS50.com. [200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25).
- ^ 30.0 30.1 Alabama History Timeline. Alabama Department of Archives and History. [2013-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25).
- ^ 31.0 31.1 Thomason, Michael. Mobile: The New History of Alabama's First City. Tuscaloosa: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2001: 61. ISBN 0-8173-1065-7.
- ^ Alabama Historical Association Marker Program: Washington County. Archives.state.al.us. [2011-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2).
- ^ Clark, Thomas D.; John D. W. Guice. The Old Southwest 1795–1830: Frontiers in Conflict. Albuquerqu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1989: 44–65, 210–257. ISBN 0-8061-2836-4.
- ^ Hamilton, Peter Joseph. Colonial Mobile: An Historical Study of the Alabama-Tombigbee Basin and the Old South West from the Discovery of the Spiritu Sancto in 1519 until the Demolition of Fort Charlotte in 1821. Boston: Hougthon Mifflin. 1910: 241–244. OCLC 49073155.
- ^ Cadle, Farris W. Georgia Land Surveying History and Law. Athens, Ga.: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1.
- ^ 36.0 36.1 Pickett, Albert James. History of Alabama and incidentally of Georgia and Mississippi, from the earliest period. Charleston: Walker and James. 1851: 408–428.
- ^ The Pine Barrens Speculation and Yazoo Land Fraud. About North Georgia. [2013-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3).
- ^ Old St. Stephens. Encyclopedia of Alabama. Auburn University. [2011-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6).
- ^ Huntsville. The Encyclopedia of Alabama. Alabama Humanities Foundation. [2013-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2).
- ^ GCT-PH1-R. Population, Housing Units, Area, and Density (areas ranked by population): 2000. Geographic Comparison Table. U.S.Census Bureau. 2000 [200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03).
- ^ 41.0 41.1 41.2 The Geography of Alabama. Geography of the States. NetState.com. 2006-08-11 [200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17).
- ^ Elevations and Dista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U.S Geological Survey. 2005-04-29 [2006-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1).
- ^ NGS Data Sheet for Cheaha Mountain. U.S. National Geodetic Survey. [2011-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3).
- ^ Alabama Forest Owner's Guide to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troduction, Alabamaforests.or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Alabama County (geographies ranked by total population): 2000. Geographic Comparison Table. U.S. Census Bureau. 2000 [2007-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1).
- ^ National Park Guide. Geographic Search. Washington, D.C: National Park Service – 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200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30).
- ^ National Forests in Alabama. USDA Forest Servic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2008-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7).
- ^ Wetumpka. Earth Impact Database. 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 [2009-08-20].
- ^ "The Wetumpka Astrobleme" by John C. Hall, Alabama Heritage, Fall 1996, Number 42.
- ^ King, David T., Jr. Wetumpka Crater. Encyclopedia of Alabama. 2010-04-23 [2011-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6).
- ^ Encyclopedia of Alabama: Climate. University of Alabama. 2007-08-17 [2017-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21).
- ^ 52.0 52.1 Alabama Climat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0-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6).
- ^ Lightning Fatalities, Injuries and Damage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4–20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LSI. Retrieved April 26, 2014.
- ^ LIST: States with the most F5/EF5 tornadoes since 1950; Ohio high on lis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April 26, 2014.
- ^ Oliver, Mike. April 27's record tally: 62 tornadoes in Alabama. al.com. [2012-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9).
- ^ Record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s for all 50 states. Internet Accuracy Project. accuracyproject.org. [2012-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7).
- ^ Climatography of the United States No. 20 (1971–2000) - Huntsville Intl AP, AL (PD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04 [2011-07-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06).
- ^ Climatography of the United States No. 20 (1971–2000) - Birmingham Intl AP, AL (PD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04 [2011-07-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06).
- ^ Climatography of the United States No. 20 (1971–2000) - Montgomery Dannelly AP, AL (PD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04 [2011-07-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06).
- ^ Climatography of the United States No. 20 (1971–2000) - Mobile Rgnl AP, AL (PD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04 [2011-07-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06).
- ^ Annual Estimates of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April 1, 2010 to July 1, 2018 - 2018 Population Estimates. US Census Bureau. US Census Bureau. [2019-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3).
- ^ Tim Lockette, Is the Alabama Constitution the longest constitution in the world?Truth Rating: 4 out of 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nniston Star.
- ^ Campbell Robertson, Alabama Simmers Before Vote on Its Constitution's Racist Langua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 York Times, October 10, 2012.
- ^ Roig-Franzia, Manuel. Alabama Vote Opens Old Racial Wounds. The Washington Post. 2004-11-28 [2006-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0).
- ^ Constitution of Alabama – 1901. The Alabama Legislative Information System. [2006-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23).
- ^ Alabama Citizens for Constitutional Reform. Constitutionalreform.org. [2010-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15).
- ^ Lee, McDowell. Alabama's Legislative Process. State of Alabama. 2009 [2017-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02).
- ^ 68.0 68.1 Judicial Selection in the States: Alabam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merican Judicature Society.
- ^ SARA RIMER, "Questions of Death Row Justice For Poor People in Alabam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 York Times, 1 March 2000. Accessed 11 March 2017.
- ^ 70.0 70.1 Rebecca Buckwalter-Poza. With Judges Overriding Death Penalty Cases, Alabama Is An Outlier. NPR.org. 2014-07-27 [2016-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7).
- ^ Supreme Court Reverses Another Alabama Death Penalty Case. EJI. 2016-06-21 [2016-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0).
- ^ 72.0 72.1 Albert P. Brewer, "Home Ru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ncyclopedia of Alabama, 2007, accessed February 3, 2015
- ^ Wet-Dry Map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labama Alcoholic Beverage Control Board.
- ^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State and County Quick Facts. [2012-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6).
- ^ Resident Population Data. Resident Population Data – 2010 Census. 2010.census.gov. [2017-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3).
- ^ 76.0 76.1 Table 1. Annual Estimates of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for the United States, Regions, States, and Puerto Rico: April 1, 2010 to July 1, 2015. U.S. Census Bureau. 2015-12-26 [2015-12-26]. (原始内容 (CSV)存档于2015-12-23).
- ^ 2010 Census Interactive Population Search. 2010.census.gov. [2014-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30).
- ^ 78.0 78.1 Annual Estimates of the Population for the United States, Regions, States, and Puerto Rico: April 1, 2010 to July 1, 2012. U.S. Census Bureau. [2012-12-24]. (原始内容 (CSV)存档于2009-02-05).
- ^ Population and Population Centers by State – 2000.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08-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8).
- ^ American FactFinder. Factfinder2.census.gov. 2010-10-05 [2011-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 ^ Exner, Rich. Americans under age 1 now mostly minorities, but not in Ohio: Statistical Snapshot. The Plain Dealer. 2012-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4).
- ^ Data on selected ancestry groups (PDF). Google. [2011-06-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8-15).
- ^ 1980 United States Census (PDF). [2011-06-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6-04).
- ^ Alabama – Selecte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6–2008. Factfinder.census.gov. [2010-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1).
- ^ Ancestry of the Population by State: 1980 – Table 3 (PDF). [2012-02-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2-24).
- ^ Dominic J. Pulera, Sharing the Dream: White Males in a Multicultural Americ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Reynolds Farley, "The New Census Question about Ancestry: What Did It Tell Us?", Demography, Vol. 28, No. 3 (August 1991), pp. 414, 421.
- ^ Stanley Lieberson and Lawrence Santi, "The Use of Nativity Data to Estimate Ethnic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Vol. 14, No. 1 (1985), pp. 44–6.
- ^ Stanley Lieberson and Mary C. Waters, "Ethnic Groups in Flux: The Changing Ethnic Responses of American Whites",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 487, No. 79 (September 1986), pp. 82–86.
- ^ Historical Census Statistics on Population Totals By Race, 1790 to 1990, and By Hispanic Origin, 1970 to 1990, For The United States, Regions, Divisions, and States. [2017-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4).
- ^ Population of Alabama - Census 2010 and 2000 Interactive Map, Demographics, Statistics, Quick Facts - CensusViewer. censusviewer.com. [2015-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7).
- ^ Center for New Media and Promotions(C2PO). 2010 Census Data. census.gov. [2015-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1).
- ^ 93.0 93.1 Alabama – Languages. city-data.com. [2015-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3).
- ^ " Alabama – Languages. city-data.com. [2015-07-21].
- ^ Adults in Alabama - Religion in America: U.S. Religious Data, Demographics and Statistics | Pew Research Center. [2017-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5).
- ^ Barry A. Kosmin; Ariela Keysar. AMERICAN RELIGIOUS IDENTIFICATION SURVEY (ARIS) 2008 (PDF). Hartford, Connecticut, USA: Trinity College: 20. 2009 [2009-05-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4-07).
- ^ Religion in America: U.S. Religious Data, Demographics and Statistics – Pew Research Center. Pew Research Center's Religion & Public Life Project. 2015-05-11 [2015-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2).
- ^ Adults in Alabama - Religion in America: U.S. Religious Data, Demographics and Statistics | Pew Research Center. [2017-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5).
- ^ Table 1086. Top U.S. Ports by Tons of Traffic: 2009 (PDF).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2013-07-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0-19).
- ^ U.S. Waterborne Container Traffic by Port/Waterway in 2011 (Loaded and Empty TEUS).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2013-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3).
延伸阅读
编辑- Atkins, Leah Rawls, Wayne Flynt, William Warren Rogers, and David Ward. Alabama: The History of a Deep South State (1994)
- Flynt, Wayne. Alabam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2004)
- Owen Thomas M. History of Alabama and Dictionary of Alabama Biography 4 vols. 1921.
- Jackson, Harvey H. Inside Alabama: A Personal History of My State (2004)
- Mohl, Raymond A. "Latinization in the Heart of Dixie: Hispanics in Late-twentieth-century Alabama" Alabama Review 2002 55(4): 243–274. ISSN 0002-4341
- Peirce, Neal R. The Deep South States of America: People, Politics, and Power in the Seven Deep South States (1974). Information on politics and economics 1960–72.
- Williams, Benjamin Buford. A Literary History of Alabama: The Nineteenth Century 1979.
- WPA. Guide to Alabama (1939)
参见
编辑- 亚拉巴马州历史委员会(Alabama Historical Commission)
- 亚拉巴马州历史协会(Alabama Historical Association)
外部链接
编辑- Alabama.gov – Official State Government web site
- 开放目录项目中的“亚拉巴马州”
- Alabama State Guide, from the Library of Congres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ll About Alabam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the Alabama Department of Archives and History
- Code of Alabama 1975 – at the Alabama Legislature site
- USGS real-time, geographic, and other scientific resources of Alabam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labama QuickFacts from the U.S. Census Bureau
- Alabama State Fact Shee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rom th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 OpenStreetMap上有关亚拉巴马州的地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