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產業理論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12月17日) |
核心觀點與發展
編輯該理論的核心觀點是,一國處於發展初期的產業,往往不具備國外其他發展較早的公司所具備的規模經濟,因此需要對其予以保護,直到這些處於發展初期的產業獲得類似的規模經濟能力。該理論由亞歷山大·漢密爾頓(英語:Alexander Hamilton)於1790年在他的《製造業報告》(英語:Report on Manufactures)中首先明確提出,丹尼爾•雷蒙德(英語:Daniel Raymond)[1]對其進行了系統發展,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英語:Friedrich List)於19世紀20年代寓居美國期間接觸到這一思想,後來在他1841年的著作《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英語:The National System of Political Economy)中整理和完善了該理論。[1]
許多國家都曾依靠關稅壁壘成功實現了本國的工業化,例如,自1816直至1945年,美國的關稅都是世界最高的。[1]張夏准則指出,「幾乎當今所有的富裕國家,都曾利用關稅保護主義和貿易補貼,以發展它們本國的工業。」[2]
評價
編輯儘管如此,幼稚產業保護主義作為一項政策建議也不無爭議,和其他與貿易保護主義有關的經濟學原理一樣,它也常常被利益尋租者所濫用。此外,即使對幼稚產業的保護出發點並不壞,一國政府也很難判別究竟哪些產業應當受到此種保護;並且相較於國外的同類競爭者,這些「幼稚」產業可能永遠也「長不大」。舉例而言,20世紀80年代,巴西採取了一項嚴格控制進口外國生產的計算機的措施,以扶持其國內的尚處於「幼稚」期的計算機製造業。結果,巴西的計算機製造業一直都沒有「成熟」起來,其與世界其他地區的技術鴻溝反而拉大了,而這個被保護的製造業,僅僅只從外國學到了低端的計算機製造技術,再將這些低端的計算機高價賣出而已。[3]此外,實施進口壁壘的國家往往也會面臨其他國家反施給它的出口壁壘,從而對該國政府意圖保護的「幼稚」產業造成潛在的損害。
埃內斯托•塞利略(英語:Ernesto Zedillo)在他致予聯合國秘書長的《2000年報告》(英語:2000 report)中,曾建議「將那些處於工業化早期的國家針對其特定產業所採取的的有限的、時效的保護合法化」,並且稱「儘管舊有的、旨在扶持進口替代產業的保護模式過於籠統,也確有一些誤導性,但因而就走向另一個極端、否定開發中國家積極扶持其國內某一工業部門發展的機會,那也是過猶不及。」[4]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Chang, Ha-Joon. "Kicking Away the Ladder: How the Economic and Intellectual Histories of Capitalism Have Been Re-Written to Justify Neo-Liberal Capitalis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ost-Autistic Economics Review. 4 September 2002: Issue 15, Article 3. Retrieved on 8 October 2008.
- ^ Chang, Ha-Joon (2002.) Kicking Away the Ladder: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London: Anthem Press.
- ^ Luzio, Eduardo (1996.) The microcomputer industry in Brazil: the case of a protected high-technology industry. Santa Barbara: Greenwood Publishing.
- ^ Zedillo, Ernesto (2000.) Technical Report of the High-Level Panel on Financing for Developm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ew York: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