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武修
張武修,臺灣彰化人,醫師。2017年至2020年間,擔任中華民國第五屆監察委員,是監察院中少數具有醫療衛生背景的監察委員。
簡介
編輯張武修先後畢業於陽明醫學院醫學系、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班,後於美國麻州哈佛大學獲得公共衛生學碩士及癌症生物學博士,專精於輻射生物學與癌症生物學。[來源請求]
1992年起任職陽明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關心公共衛生、核能安全、輻射安全、職業衛生、國際衛生等議題,並深入輻射屋事件的研究調查。曾於1994年起接受行政院衛生署(今衛生福利部)委託,評估臺北等地的輻射污染鋼筋分布及健康暴露風險,促成政府對部分受暴露居民的國家賠償,並於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國家癌症研究院擔任訪問科學家,參與烏克蘭轍諾堡核能電廠事故後健康風險評估等計畫,包括世界衛生組織於1987年通過並執行的《緊急輻射醫療準備及互助公約》(Radiation Emergency Medical Preparedness and Assistance Network, REMPAN), 先後獲得財團法人毒藥物防治發展基金會社會貢獻獎,及台灣輻射安全促進會終身貢獻獎。[來源請求]
1998年獲台灣醫界聯盟會會長李鎮源邀請擔任秘書長,展開國際醫療衛生外交。2002年就任衛生署派駐瑞士日內瓦的首任衛生顧問,於2003年SARS爆發期間與世界衛生組織進行密切協商,爭取中華民國和國際共同防疫。2003年7月,世界衛生組織於日內瓦宣布SARS於世界全面停止傳播後,對德國之聲等國際媒體發表台灣共同參與國際防疫的決心。[來源請求]
2004年,張武修獲聘擔任衛生署第一任國際合作處處長,推動醫療外交、國際人道關懷,包括執行2004年南亞海嘯醫療援助。2006年籌畫由行政院通過、由衛生署與外交部共同執行的「台灣國際醫衛行動團隊(Taiwan International Health Action, TaiwanIHA)」,並擔任執行長。[來源請求]
後來,張擔任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顧問醫師[1],在健康識能與健康促進領域有所研究,先後擔任跨亞洲多國的亞洲健康識能學會秘書長與理事長、世界健康識能學會副理事長,並獲得2016年美國 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Advancement 頒發的國際健康識能貢獻獎。[來源請求]
2017年3月獲提名監察委員。[1]2018年獲頒「全球健康識能及健康權利獎」(Award for Global Health Literacy and Health Rights)。[2]
參考來源
編輯- ^ 1.0 1.1 關心健康促進 張武修堅持理直氣和. 2017-03-01 [2020-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1).
- ^ 鍾麗華. 提升印尼醫療品質 監委張武修獲獎.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8-09-21 [2021-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0) (中文(臺灣)).
- ^ 謝君臨. 涉監院洩密案 張武修:從未看過影音檔、絕無洩漏.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0-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