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森源(1918年—1986年3月13日),廣東省蕉嶺縣人,中國共產黨員,曾任國民黨台中縣黨部書記長,戰後奉共黨之命來台潛伏,因基隆市工委案逃亡香港,曾任北京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部方言組組長,1986年3月13日逝世於北京[2]

徐森源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18年
 中華民國廣東省蕉嶺縣
逝世1986年3月13日(1986歲—03—13)(67—68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籍貫廣東蕉嶺縣
國籍 中華民國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1943年-1986年3月13日)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
學歷
經歷

生平

編輯

徐森源,1918年生於廣東省蕉嶺縣蕉城鎮黃田村,就讀梅縣東山中學三年級時,正逢抗戰爆發,徐森源積極參與發起「全梅學生聯合會」,推動抗日救亡運動。次年畢業後加入丘念台成立的「東區服務隊」,除了教唱抗日歌曲、抗日宣傳也興辦學校,教育戰亂下的幼兒以知識及愛國教育[2]

「東區服務隊」是國民政府指示丘念台在廣東興辦的組織,主要就是組織群眾的工作。因此丘念台對於毛澤東組訓群眾的方式產生極大的興趣,1938年3月拜訪了延安,考察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與陝北公學校。於此後「東區服務隊」吸收許多共黨骨幹幹部,幾乎成為中共東江縱隊的外圍組織[5]

1939年徐森源隨東區眼務隊到潮汕前線,協助政治部辦青年訓練班。1940年,台灣愛國青年鍾浩東與戀人蔣碧玉、表弟李南峰、蕭道應黃怡珍夫婦,從台灣前往中國要參加抗戰,搭船前往惠陽,在進入該區域後,他們隨即被守軍攔下並關押於當地軍營;由於只會說日語和客家話,在口語幾乎無法溝通的情況下,他們被懷疑為日本所派出的間諜,險些遭到處決。幸好,丘念台在聽聞消息後隨即現身並與之相談,才知道丘先生認識蔣碧玉的父親與蔣渭水先生,一行人重獲自由[6]

1942年東區服務隊在羅浮山籌辦羅浮中學,鍾浩東與徐森源協助辦學,徐森源兼羅浮中學訓導主任,鍾浩東則兼任博西補習學校主任。辦學的經驗影響日後鍾浩東興學的想法。一面從事抗日救亡宣傳工作,一面撰寫東江前線戰地通訊報導。徐森源於194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福建永定、惠陽、羅浮、梅縣從事日佔區做收集情報和台僑策反工作[2]

由於一起工作,東區服務隊的戰友間有個不成文的約定:凡是在該隊出生的孩子,男孩起名必要有個「東」字,女孩起名則要有個「區」,以紀念東區服務隊。1944年徐森源的長子徐博東在博羅縣羅浮山沖虛觀誕生[4]

1946年徐森源經組織批准,前往台灣進行潛伏工作,進入基隆中學任教。不久後鍾浩東就到基隆中學擔任校長,並積極地安排林英傑方弢[7]鍾國輝、陳仲豪等人到校任教[8]。當時徐森源、林英傑張奕明都協助刻印光明報,為地下黨提供國共內戰情勢。

根據當時就讀基中學生回憶「光復後,我在基隆省中讀書時才開始學國語。十分諷刺的是,我在學國語時所學的第一首國語歌曲,即是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它還是學校教官教我們唱的。」「二二八事件那年,我念初三,在學校擔任學生自治會的學術股長,負責管理自治會圖書室裡的所有圖書。自治會圖書室裡收藏的絕大多數都是『紅書』。我本來就很喜歡看書,在學校成績也算不錯,但我書看得愈多,思想便愈加左傾。[9][6]

1947年徐森源離開基隆中學前往台中擔任國民黨台中縣黨部書記長,藉此進行掩護同志的地下工作,受洪幼樵領導[3],1949年10,由於光明報事件爆發後,全台大搜捕,徐森源與丘念台女婿王致遠同機離台[10],留下妻子與三個子女在台灣撤往香港。任職於中共華東局台委會香港聯絡站,在香港調查台灣情況[2][10]

1953年2月,徐森源回到上海華東廣播電台做對台廣播宣傳工作。1954年8月,調北京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部擔任方言組組長,從事對台宣傳工作30餘年。1986年3月13日,徐森源在北京逝世[2]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社團法人中國國民黨. 臺中縣委員會書記長徐森源續假半月假滿未見銷假擬去函查詢案. 國家檔案局. 2022-04-07 [2022-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2). 
  2. ^ 2.0 2.1 2.2 2.3 2.4 2.5 賴雨桐、徐志超. 《蕉嶺縣志》人物傳 第四節現代人物傳. 《蕉嶺縣志》. 1992-10. 
  3. ^ 3.0 3.1 國防部情報局. 洪幼樵訊問筆錄. 國家檔案局. 1950-09-08 [2022-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2). 
  4. ^ 4.0 4.1 徐博東. 徐博东:我家与基隆中学的不解之缘. 新浪新聞. 2017-02-24 [2022-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5). 
  5. ^ 許劍虹. 許劍虹觀點:中共建政70周年,看《返校》 肩負「解放台灣」使命的鍾浩東. 新新聞. 2019-09-29 [2022-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5). 
  6. ^ 6.0 6.1 藍博洲. 幌馬車之歌. 時報文化. 1991-06-20. 
  7. ^ 王宋斌. 在台犧牲的方澤豪校長. 普寧市委黨史研究室. 2016-07-08. 
  8. ^ 陳仲豪. 回憶台灣往事、緬懷在50年代台灣白色恐怖中的殉道者林英傑張伯哲鍾浩東、張奕明等等革命烈士. 1994. 
  9. ^ 張方遠. 《返校》:歷史的寄生蟲. 2019-10-14. 
  10. ^ 10.0 10.1 徐博東. 兩個「共諜」逃出台灣的驚險經歷. 《海峽評論》.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