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駭河位於黃河下游的北岸,流經河南河北山東三省,自西南向北呈窄長帶狀。幹流起自山東省聊城市莘縣的文明寨村東,在濱州市霑化縣秦口河匯流後,經東風港暴風站入海。幹流總長436公里,總流域面積13902平方公里。從濱州霑化的富國港到東風港的河道也是可通航的三級航道。

歷史

編輯

「徒駭河」一名源自大禹治水的傳說,先傳禹疏九河之時,因其中一條的治理用工極多,眾徒驚駭,故名徒駭。如今的徒駭河是由古代相繼形成的商河、土河等河流貫通而成的一條以「徒駭河」為名的防洪排澇河道[1]

唐代《元和郡縣圖志》記載,「漢成帝鴻嘉四年,河水泛濫為害,河堤都尉許商鑿此河通海,故以商為名,後人加水焉」。西漢鴻嘉四年(公元前17年)黃河決口,為宣洩黃河洪水,河堤都尉許商於當年開挖商河,後曾改稱為「滳河」。商河自今高唐起,經禹城、臨邑、商河、惠民、濱城,至霑化分為二支入海。土河位於黃河與商河之間,誕生年代應比商河要晚。被用於防洪排澇的商河和土河一直延續到明代。明中葉,兩河在惠民南合流,形成了現代的徒駭河。徒駭河形成之初,名稱比較混亂,如明嘉靖《武定州志》又「州城南五十里,今稱土河,舊志遂謂即徒駭河故道」,「惠民溝南望徒駭河」等記載。直到清代,仍有方志將徒駭河稱為「土傷河」[1]

清朝時,徒駭河至山東霑化縣花家村向東折轉,經孔家、下河、老鴰嘴入海,該段又名洚河。當時,徒駭河上洩洪水,下受潮汐沖刷,暢通無阻,江南和東北及朝鮮的貨運船隻可一帆而達濱縣三河湖。但因受黃河決口和引黃濟運影響,徒駭河淤積嚴重,雖經多次局部治理,但效果不佳。清光緒至民國年間,徒駭河幾經治理,至1931年山東全省統一疏浚徒駭河時,霑化縣自壩上村向北開挖了一段新河,下接久山潮溝,由下圈、垛圈莊北,菸袋溝西折而北去,與秦口河匯流後,經套爾河入渤海[1]

流域

編輯

流經南樂陽穀聊城茌平高唐禹城齊河臨邑濟陽商河惠民濱縣霑化14縣(市)

參考

編輯
  1. ^ 1.0 1.1 1.2 千年古韵——徒骇河. 山東黃河網. 2011-03-21 [2022-06-12].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