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患之子
憂患之子,天主教思高本譯為苦人(拉丁語《武加大譯本》:vir dolorum;英語:Man of Sorrows;德語:Schmerzensmann)出現在《希伯來聖經》中的《以賽亞書》第53章第3節,被基督徒認為是對耶穌作為彌賽亞的預言:
3 祂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是憂患之子;祂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祂。
4 祂誠然擔當了我們的憂患,背負了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祂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 5 那知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創,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6 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上主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
形象發展
編輯在歐洲,13世紀起,憂患之子像得到發展,在歐洲北部尤其流行。通常表現耶穌赤裸上身,帶著受難的傷口,尤其是手部和身體一側,通常戴著荊棘冠冕,有時還有天使出現。該圖像持續傳播,其複雜性的發展一直延續到文藝復興之後,但是其許多藝術形式,是中世紀晚期虔誠的最精確的視覺表現。[1]。它和聖母憐子圖(Pietà),是這個時期最流行的獻身圖像(Andachtsbilder)類型的圖像。
這種像發展自拜占庭的Epitaphios 像,可能要追溯到8世紀。有一個神奇的拜占庭馬賽克像稱為憐憫的基督(Imago Pietatis),在12世紀被帶到羅馬主要的朝聖聖殿聖十字大殿。現在保存的只有複製品。到13世紀,憂患之子像(雕塑,繪畫)作為供沉思的對象,在西方越來越普遍。它的受歡迎程度繼續增長,並受到1350年教宗克雷芒六世舉行聖年大赦的推動[3]。
憂患之子形象的各種版本都表現為基督帶著受難的傷口,包括矛傷。尤其是在德國,耶穌的眼睛通常是睜開的,看著觀眾;在義大利,緊閉的眼睛,表現死去的耶穌。對有些人這代表了基督的兩種性質 - 他作為人死了,但是作為神活著[4]。全身像最初於13世紀出現在德國南部的壁畫中,從14世紀初開始出現雕塑[5]。有時也有不同的形式,包括其他元素,包括Arma Christi(「基督的武器」)、十字架、從耶穌的一側或其他傷口的血流進的一個杯(強調聖體血)、拿著這些物體或托著耶穌本人的天使(梅斯特·弗朗克對兩者都加以表現),以及哀悼者或崇拜者[6]。「憐憫的寶座」是一幅三位一體的圖像,通常將耶穌描繪得身材矮小,作為憂患之子,由他的父支撐。
《以賽亞書》第53章第2節也得到了藝術圖解:耶西的本(「祂在上主面前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干地。」)和耶穌像(「祂無佳形華美叫我們觀看祂,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祂。」)。
相關藝術作品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來源
編輯- 書籍
- Parshall, Peter, in David Landau & Peter Parshall, The Renaissance Print, Yale, 1996, ISBN 0300068832
- Pattison George, in W. J. Hankey, Douglas Hedley (eds),Deconstructing radical orthodoxy: postmodern theology, rhetoric, and truth, Ashgate Publishing, Ltd., 2005, ISBN 0754653986, 9780754653981. Google book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G Schiller, Iconography of Christian Art, Vol. II, 1972 (English trans from German), Lund Humphries, London, figs 471-75, ISBN 853313245
- Snyder, James; Northern Renaissance Art, 1985, Harry N. Abrams, ISBN 01362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