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園[1],即「蔣介石行轅」,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後圓恩寺胡同7號、9號。[2]

東城區圓恩寺后街七號、九號四合院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東城區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3-76
認定時間1984年5月24日

歷史

編輯

該宅院興建於清朝後期,原來是慶親王奕劻次子載𢱿府,因為賭博而輸給他人,後來被一位法國人購買,在此設立中法企業的辦公處。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12月11日,蔣介石飛抵北平,作為「抗戰領袖」前來「慰問北方同胞」,這裡遂成為蔣介石行轅,供其下榻,12月18日蔣介石離開北平。1948年9月30日,蔣介石再度來北平,布置遼西會戰,其間仍以下榻此處行轅。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該宅院作為蔣介石行轅的歷史終止,從1945年12月至1949年1月,前後共做蔣介石行轅三年多。[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此處為中共中央華北局所在地。後來曾為南斯拉夫駐華大使館。其後劃歸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2][3]

1980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在由其管理的後圓恩寺胡同7號院設立了北京友好賓館,這是一家服務民間外交的經營單位。但是,因為該賓館經營不善而嚴重虧損,2002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在沒有報經主管部門批准的情況下,便將後圓恩寺胡同7號院整體租給中國飛天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由已經重新註冊的北京飛天友好賓館經營。2006年,在徵得了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的口頭同意後,中國飛天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將北京飛天友好賓館委託給光彩四十九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在後圓恩寺胡同7號院內增建有若干簡易房屋及車庫,並且設立餐館等設施,從而破壞了後圓恩寺胡同7號院的文物原貌。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網站公布了對2006年度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審計結果,揭露了上述問題。[4]不久,北京飛天友好賓館被改為「美旗會館」。

1984年5月24日,「東城區圓恩寺后街七號、九號四合院」被公布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

建築

編輯

此宅院中西合璧,坐北朝南,分為東、中、西三部分。[2]

中部:[2]

  • 大門:已經被改建為賓館大門。
  • 影壁:大門內為一字影壁。
  • 西洋式樓房:宅院中部是一棟西洋式樓房,據說是奕劻1875年為其次子所建。該樓房為磚混結構,地上兩層半,地下一層。門廊採用愛奧尼柱式。樓體由於接受過抗震加固,所以外貌變化很大。
    • 水池:位於樓前,是一座帶有噴泉的水池,水池內堆砌疊石,水池周圍綴有來自圓明園的石刻。
    • 亭子:水池東南側有一座穹頂亭子,為混凝土結構,帶有8根陶立克柱式柱子。
    • 假山:亭和樓的東側是一道南北走向的假山,將中部和東部隔開。穿過假山即可到達東部花園區。[2]

東部(花園區):面積較為寬闊。北房五間,前出廊;南花廳三間,帶有周圍廊。西側廊的西北是一座勾連搭式敞軒,硬山頂筒瓦過壟脊屋面;東南角有一座六角攢尖亭。花園內環繞有遊廊。[2]

西部:中式的兩進四合院。[2]

  • 第一進院:倒座房東四間、西五間,合瓦清水脊屋面。東路北房三間,懸山頂勾連搭筒瓦。西路由一殿一卷式垂花門穿過可進入內宅。
  • 第二進院(內宅):北房三間,前面帶廊,兩側各有耳房兩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各帶南耳房兩間,各房之間由抄手遊廊相連接。垂花門兩側的廊上帶有什錦窗,院落東北角有一座隨牆饅頭門,門前設有八字影壁。各房都是硬山頂筒瓦過壟脊屋面。[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交道口地区,数字东城,2011-03-07.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6).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后圆恩寺胡同7号、9号,东华流韵,2009-06-18.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 ^ 半是叹息半是尊——访后圆恩寺胡同,北京纪事2014年8月第8期.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4. ^ 對外友協挪用專項經費撥款388.69萬元,人民网,2007-09-19.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