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海姆
史蒂芬·海姆(德語:Stefan Heym),原名赫爾穆特·弗利格爾(德語:Helmut Flieg或Hellmuth Fliegel,1913年4月10日—2001年12月16日)是一名德國作家。他出生於開姆尼茨,逝世於以色列恩波其克。1935年至1952年居於美國(或在國外服役)。其中有一段時間裡他擁有美國國籍。後返回故鄉德國(1949年至1990年於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他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在國內外用英語和德語出版作品,儘管長期以來對民主德國持批評態度,但史蒂芬·海姆仍然篤信社會主義。1990年參加亞歷山大廣場示威,1993年獲耶路撒冷獎。從1994年到1995年他是民主社會主義黨的聯邦議員。
史蒂芬·海姆 | |
---|---|
出生 | Helmut Flieg 1913年4月10日 開姆尼茨 |
逝世 | 2001年12月16日 (88歲) Ein Bokek |
母校 | |
職業 | 作家、政治人物、小說家、新聞工作者、詩人 |
政黨 | 無黨籍 |
獎項 | Heinrich Mann Prize |
網站 | http://www.stefan-heym.de/ |
簽名 | |
生平和著作
編輯早年
編輯史蒂芬·海姆本名赫爾穆特·弗利格爾,他出生於開姆尼茨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他很早就參加反法西斯主義的活動。1931年他在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日報《人民之聲》(Volksstimme)上發表了一首反軍國主義的詩《出口業務》(Exportgeschäft)。當地的納粹黨人對他上學的中學施加壓力,使得他被從中學開除。他在柏林中學畢業,並在那裡開始上大學學習新聞學。1933年國會縱火案後他逃到捷克斯洛伐克,在這裡他開始使用史蒂芬·海姆這個名字。
1935年史蒂芬·海姆獲得一份猶太學生會的獎學金去美國,他在芝加哥大學繼續學習,1936年他寫了一份關於海因里希·海涅的《阿塔·特羅爾——一個仲夏夜的夢》的論文獲得碩士學位。1937年到1939年間他是一份紐約德語周報的主編,這份周報靠近美國共產黨。1939年11月該報紙關閉後史蒂芬·海姆成為英語自由作者工作。1942年他發表的第一篇小說《人質》就非常成功。
美國公民
編輯史蒂芬·海姆加入美國國籍。從1943年開始他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他成為里奇男孩的一員,參加心理戰,1944年隨霸王行動回到歐洲大陸。他的任務主要是寫通過傳單、報紙、喇叭和廣播來影響德意志國防軍士兵的文章[1]。戰後海姆在埃森領導《魯爾區報》,後來去慕尼黑成為美國占領軍最重要的報紙《新報》的編輯。由於他親蘇聯1945年末他被調回美國。海姆退伍,又成為自由作家。1948年末他在波士頓發表了小說《十字軍》。一份紐約猶太報紙寫了一份評論,總體讚揚這部小說,但是表示海姆所描寫的只是一個局部。評論者表示這可能產生誤解。海姆為此向報紙的總編抱怨。在麥卡錫主義的逼迫下海姆與查理·卓別林、貝托爾特·布萊希特和托馬斯·曼等其他左派知識分子和藝術家同時於1952年離開美國。他首先遷到布拉格,1953年遷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編輯作為回歸祖國的反法西斯主義移民海姆一開始在東德獲得優待。他成為自由作家,同時也為報紙和雜誌寫文章。1953年海姆向美國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寫公開信抗議韓戰,同時他放棄他的美軍委任狀,送回1945年授予他的銅星勳章。1953年到1956年間他與一名牧師一起為《柏林報》寫專欄《坦率地說》[2]。作為一名信仰堅定的社會主義者海姆起初在他的小說里支持東德政府。在這段時間裡他依然用英語寫作和發表他的作品。1959年他獲得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藝術和文學國家獎。
早在1956年海姆就與東德政府之間發生衝突,儘管去史達林化他以東德六一七事件題材寫的小說《六月間的五天》不准出版。從1965年開始雙方的衝突更加升級。在德國統一社會黨第6次代表大會第11次中央委員會會議上埃里希·昂納克嚴厲批評海姆。同年海姆被禁止出版。1969年海姆因為在西德發表他的小說《拉塞爾》(Lassalle)被罰款。從1970年代開始在東德又有小批量的海姆作品印刷。此時海姆用德語寫作。1971年海姆與一名編劇結婚,後者成為他重要的預讀,並出版了他的一些作品。
1971年5月昂納克上台後在一次講話中間接表示要放鬆至此為止教條地保持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風格。這次對高級德國統一社會黨官員的講話的主題是「沒有界限」[3]。這個講話顯然是海姆又重新允許與東德出版社合作的背景原因。但是從1974年開始海姆的書籍始終是首先在西方出版社出版。1978年海姆赴美國演講。
1976年海姆在抗議開除沃爾夫·比爾曼的東德國籍的請願上簽名[4]。1979年他因為在西德出版他的小說《科林》再次被判決,並被從東德作家協會開除。
在1980年代裡海姆支持東德的人民權運動。早在1982年他就贊同在社會主義的基礎上兩德統一。
1987年《日報》發表了一份對海姆的採訪。在這次採訪中海姆表示他相信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是美國實驗室里製造出來的傳言[5][6][7][8]。
1989年球季在和平革命過程中海姆多次在東柏林週一示威,包括在亞歷山大廣場示威上發表演講。
就好像有人打開了一扇窗!經過這麼多年的停滯——精神上的、經濟上的和政治上的——經過這麼多年的麻痹和沉悶,晶格一個階段的虛弱、官僚任性、政府盲目和不聽不聞……有人寫信給我——他說得對:在過去幾周里我們客服了我們的無語,我們重新學會直著腰板子走路!
——史蒂芬·海姆,1989年11月4日示威
1989年11月末他是發動和簽署《為我們的國家》的號召的人之一,這份號召反對與西德合併或者組成一個聯盟[9]。它呼籲保持民主社會主義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獨立[10]。保持和發展東德轉型與和平革命中獲得的自由。號召者同意於1989年11月28日請史蒂芬·海姆舉辦記者招待會,邀請75名國內外記者發表該號召,並在該記者招待會上發表初始簽署該號召的人名[11]。117萬人簽署這份號召,它是在東德簽署人數最高的情願書[11]。1989年11月東德作家協會又收納海姆。1990年法院對他平反。
兩德合併後的政治活動
編輯兩德合併後海姆認為東德人在被併入聯邦德國時被歧視,他對此嚴厲批評,他要求實現公正的社會主義選擇,而不是全德性的資本主義。1992年他在柏林與其他人一起創辦了公正委員會。他希望由此創辦一個新的黨派,因為「假如所有黨派政治上破產,那麼我們必須創辦一個新的黨派」[12]。在他的創辦演講中他說:
……假如人們無法發表他們的意見,他們就會放火。假如我們不能為他們提供民主,左派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的話,他們就會向右走,會重新追隨法西斯主義……
——史蒂芬·海姆,[12]
1994年聯邦議會選舉時海姆作為民主社會主義黨的無黨籍候選人在柏林直接被選。1994年11月10日作為議會長老他在第13屆聯邦議會致開幕詞[13]。當時有人指責海姆曾與史塔西合作(後來證明這個指責不正確),除議會主席外所有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和巴伐利亞基督教社會聯盟的議員在他的開幕詞後全部拒絕鼓掌[14]。聯邦政府違反常年傳統,在聯盟90/綠黨、德國社會民主黨和部分自由民主黨議員的督促下一直到1995年3月27日才正式發表了他的開幕詞[15]。
1995年海姆抗議聯邦議會議員為增添其補貼修改憲法的打算退出議會。他是所有德國聯邦議會議員中年齡第三老的議員[16]。1997年海姆簽署《埃爾福特聲明》要求在1998年圖林根選舉後組成由綠黨和社民黨組成,被民主社會主義黨支持的少數聯盟。
2001年12月16日海姆在耶路撒冷參加了一次海因里希·海涅會議後在以色列死海海濱逝世。一開始的報道說他不幸跌倒死亡。後來說死因是心肌根塞[17]。
榮譽
編輯史蒂芬·海姆是伯爾尼大學(1990年起)和劍橋大學(1991年起)的榮譽博士,他是開姆尼茨的榮譽市民(2001年起)。1953年他獲得海因里希·曼獎,1959年東德2等國家獎。1975年、1982年和1990年他獲得斑比獎。1993年他獲得耶路撒冷獎,2000年國際防止核戰爭醫生組織的和平獎。
2004年位於柏林特雷普托-克珀尼克的阿德勒斯霍夫市區圖書館被改名為史蒂芬·海姆圖書館。
從2008年開始開姆尼茨每三年向「為道德價值參與社群和政治討論」的作者和發行者授予史蒂芬·海姆獎。
2009年在柏林設立了一根紀念史蒂芬·海姆的紀念碑:一個藝術化的打字機,上面有一張藝術化的紙,紙上刻著「我始終參與——S.H.」[19]。
2010年6月24日在施瓦岑貝格市政廳前的公園裡設立了一座紀念史蒂芬·海姆的紀念碑。它的造型是一本打開的書,上面刻有海姆的小說《施瓦岑貝格》裡「自由是勇氣」詞句。
2013年有多個紀念史蒂芬·海姆100周年生日的活動。羅莎·盧森堡基金會把2013年定為「史蒂芬·海姆年」並舉辦多個活動紀念海姆。
2013年4月開姆尼茨用史蒂芬·海姆命名一個廣場。開姆尼茨的國立考古博物館的地址因此被改變。
2014年11月4日史蒂芬·海姆在亞歷山大廣場示威演講25周年時在柏林一座廣場被以他命名。廣場位於利希滕貝格,區長、許多貴賓和海姆的寡婦參加命名儀式。
史蒂芬·海姆和他妻子共用的工作圖書收藏一共有約1400冊書籍和許多文獻,今天它們被收藏在開姆尼茨的一座文化中心內。他的工作室被在一座玻璃的屋子裡重設[20][21]。一名開姆尼茨電影製作人和攝影師2020年紀錄了這個遷移。2021年她發表了一部紀錄片。
外部連結
編輯- 史蒂芬·海姆(德國國家圖書館目錄相關文獻)
- 史蒂芬·海姆,生平資料庫WorldCat
- 詳細生平,所有著作和眾多照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nge Heym授權
- Tom Thieme:Mehr als ein Weltliterat. Die Sonderrolle Stefan Heyms in der Ära Honeck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史蒂芬·海姆的生平,重點在其社會活動,德國聯邦政治教育中心
- 開姆尼茨市圖書館的史蒂芬·海姆收藏。大量生平、原始文獻(包括詩歌)、談話、採訪、演講和文章,以及詳細生平
- Sybille Fuchs:Zum ersten Todestag von Stefan Heym (1913–2001).,第四國際國際委員會,2002年12月17日
- 國際史蒂芬·海姆協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考資料
編輯- ^ 其中70篇被收納在史蒂芬·海姆的《對敵人的演講》中,編輯Peter Mallwitz,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1988年,法蘭克福 ISBN 3-596-29250-6.
- ^ 史蒂芬·海姆《Nachruf》,Fischer Verlag,法蘭克福,1990年,589–593頁
- ^ Harald Kleinschmid:《„Die Rache des kleinen Mannes「. Zur kulturpolitischen Situation in der DDR im ersten Halbjahr 1979》,收藏在《Deutschland-Archiv》,12 (1979),673–683頁
- ^ 史蒂芬·海姆:《Der Winter Mißvergnügens. Aus den Aufzeichnungen des OV Diversant》。慕尼黑,1996年,ISBN 3-442-72366-3.
- ^ 史蒂芬·海姆和Jakob Segal:《AIDS. Man-Made in the USA》,《日報》採訪,1987年2月18日,PD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Jan Feddersen,《Die taz und Fake News: Die Aids-Verschwörung》,發表在《 Die Tageszeitung: taz》,2020年5月24日 ISSN=0931-9085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24年6月26日巡查
- ^ 《Die „taz「, das Aids-Virus und die Stasi》,發表在《Der Tagesspiegel Online》,2010年1月10日 ISSN=1865-2263 [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24年6月26日巡查
- ^ Willi Winkler:《Die Aids-Lüge - Wie der Schriftsteller Stefan Heym und der Biologe Jakob Segal 1987 eine Verschwörungserzählung über das HI-Virus verbreiteten》,南德報,2021年6月12日/13日 [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Die Aufrufaktion "Für unser Land",聯邦檔案,2024年6月26日巡查
- ^ Dieter Klein:《Für einen alternativen demokratischen Sozialismus. Diskussionsstandpunkt des Arbeitsausschusses zu der von der Basis ausgehenden Neuformierung der SED als moderne sozialistische Partei》,發表在《Neues Deutschland》,1989年12月8日,第3頁
- ^ 11.0 11.1 Aufruf: Für unser Land (26. November 198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24年6月26日巡查
- ^ 12.0 12.1 Gabi Zimmermann,Komitee für Gerechtigkei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tefan-heym.de,2024年6月26日巡查
- ^ 第13屆聯邦議會開會演講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767 kB); 第13屆聯邦議會開會演講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視頻)
- ^ [4]
- ^ Bulletin der Bundesregierung 24-95,1995年3月27日
- ^ [5]
- ^ Stefan Heym: Tod doch kein Unglücksfal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明鏡周報》,2002年1月4日,2024年7月1日巡查
- ^ „Ahasver「 – ein Pilotprojekt zu einer digitalen historisch-kritischen Edi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24年7月1日巡查
- ^ 斯蒂芬·海姆纪念碑. [2024-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8).
- ^ 《Stefan Heyms Arbeitszimmer ist nach Chemnitz gezogen》,發表在《Freie Presse》,2020年10月16日]]
- ^ Hendrik Lasch:《Die Bücherwand als Werkzeug. Die Bibliothek des Schriftstellers Stefan Heym ist in Chemnitz öffentlich zugänglich》發表在《新德意志報》,2020年10月19日,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