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以下內容是比較著名的星系列表。

一些眾所周知的星系的縮放圖。大小(左)、離地球的距離(右)

本星系群有大約51個星系(更詳細的列表參見最近的星系列表),本星系群所在的本超星系團大約有10,000個星系,而可觀測宇宙可能有1000億到2000億顆星系。

20世紀20年代,人們發現與星雲星際雲)的性質不一樣的天體——星系。在20世紀60年代,人類上第一次嘗試系統地分類星系的列表是星系和星系團表(這個列表列出了29,418個星系、星系群)以及星系形態目錄(這個目錄記錄了亮度高於15星等的30,642個星系)。到了20世紀80年代,里昂星系群目錄則記錄了485個星系群(共3,993個星系) 星系動物園是一個旨在提供一個更加全面的列表的項目,於2007年7月推出。這個項目已經分類了上百萬個來自史隆數位巡天、哈勃望遠鏡和宇宙近紅外外向性巡天英語Cosmic Assembly Near-infrared Deep Extragalactic Legacy Survey的星系圖像。[1]

由於大多數較近的星系在「星系」這個概念出現之前就已經被發現、命名,星系沒有通用的命名規範。 大多數情況下,星系的名稱由它們的天體坐標以及觀測項目的名稱來命名 (哈勃超深空史隆數位巡天3C星表,CFHQS,NGC天體表等)

被命名的星系 編輯

這個列表列出了比較著名的星系。

圖片 星系 星座 命名起源 注釋
  仙女座星系 仙女座 仙女座星系的命名起源於這個天體處於仙女座天區。 仙女座星系是離銀河系最近的一個大星系。仙女座星系預計將於40億年後與銀河系相撞,兩者最終將合併成一個叫做「Milkomeda」的新星系。
  黑眼星系 后髮座 這個星系有一條引人注目的黑暗塵帶,橫亙在明亮的星系核心之前,因而被稱為,「黑眼星系」或「魔眼星系」。
  波德星系 大熊座 得名於約翰·波得,他於1774年發現了這個星系。
  車輪星系 玉夫座 這個星系的視覺外觀酷似車輪的輪輻。
  雪茄星系 大熊座 外觀和雪茄相似。
  彗星星系 玉夫座 該星系得名於其不同尋常的彗星一般的形狀。 「彗星」效應應該是由其星系團阿貝爾2667英語Abell 2667的潮汐剝離引起的。
  宇宙紅移7號星系 六分儀座 該星系的名字來源於這個星系的紅移(z)為7(實際上紅移是z=6.604)。 據報導,宇宙紅移7號星系是遙遠星系(z > 6)里最亮的星系,也包含了宇宙首批出現的恆星,這些恆星產生了後來形成行星和生命所需的化學元素。[2]
  霍格的天體 巨蛇座 此星系是由阿特·霍格發現的環星系 此星系也有可能是其星系外圍環繞的恆星和氣體越過極區的極環星系
  大麥哲倫星系 劍魚座/山案座 以發現者斐迪南·麥哲倫命名 此星系是本星系群第四大星系,和小麥哲倫星系構成一對。根據最近的研究,大麥哲倫星系可能不是銀河系統的一部分。[3]
  小麥哲倫星系 杜鵑座 以發現者斐迪南·麥哲倫命名 大麥哲倫星系構成一對。根據最近的研究,小麥哲倫星系可能不是銀河系統的一部分。
  馬亞爾的天體 大熊座 這個星係由利克天文台尼古拉斯·馬亞爾英語Nicholas_Mayall發現並以其姓名來命名。[4][5][6] 也被稱為VV 32和Arp 148。這是一個非常奇特的天體,可能是並非一個星系,而是正在發生碰撞的兩個星系。圖片中顯示的是該星系的主軸和環形物質。
  銀河系 人馬座 (中心) 在地球上看來,銀河系就像是一條亮帶。 這是我們生活在其中的星系。
  風車星系 大熊座 在外觀上形似風車
  草帽星系 處女座 外觀形似草帽。
  向日葵星系 獵犬座 外觀形似向日葵
  蝌蚪星系 天龍座 該星系形似蝌蚪。 這種形狀是由潮汐作用產生的。
  渦狀星系 獵犬座 由於星系引力擾動而形成的渦狀。

肉眼可見的星系 編輯

這個列表是在晴朗、暗淡的天空和穩定的天氣情況下肉眼可以看到的星系的列表。

肉眼可見的星系
星系 視星等 距離 星座 說明
銀河系 -6.5[a] 0 人馬座 (中心) 這是我們生存的星系。在天空中肉眼可見的大部分天體都是銀河系的一部分,包括被銀河系遮住的隱帶[7]
大麥哲倫星系 0.9 160 kly (50 kpc) 劍魚座/山案座 只在南半球可見。它也是天空中最亮的星雲狀物。[7][8][9]
小麥哲倫星系(NGC 292) 2.7 200 kly (60 kpc) 杜鵑座 只在南半球可見。[7][10]
仙女座星系(M31,NGC 224) 3.4 2.5 Mly (780 kpc) 仙女座 曾被稱為「仙女座大星雲」, 位於仙女座之中。[7][11]
三角座星系(M33,NGC 598) 5.7 2.9 Mly (900 kpc) 三角座 作為一個彌散的天體, 三角座星系的可見性受到即使很小的光污染的顯著影響:在非常暗的夜空中,它可以被非常容易地觀察到;但在鄉村和城郊的夜空中,它將較難被看到。[12]
半人馬座A(NGC 5128) 6.84 13.7 Mly (4.2 Mpc) 半人馬座 半人馬座A曾被Stephen James O'Meara以裸眼看見。[13]
波德星系(M81,NGC 3031) 6.94 12 Mly (3.6 Mpc) 大熊座 在非常好的觀測條件下,富有經驗的業餘天文愛好者可能可以看到波德星系。[14][15][16]
南風車星系(M 83,NGC 5236) 8.2 14.7 Mly (4.5 Mpc) 長蛇座 有報導稱南風車星系曾被肉眼看到過。[17]

星系觀測中的第一 編輯

項目 星系 星座 發現年份 備註
第一個螺旋星系 渦狀星系 (M51) 獵犬座 1845 威廉·帕森思,第三代羅斯伯爵從對M51的觀測中發現了第一個「螺旋星雲」(他注意到了星系的螺旋形狀,但沒有意識到該星系是銀河系之外的物體)。[18]
星系的概念 銀河系
仙女座星系
人馬座(中心)
仙女座
1923 埃德溫·哈勃認識到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是兩個不同的星系。
第一個賽弗特星系 M77(NGC 1068) 鯨魚座 1943
(1908)
賽弗特星系的特點在1908年對M77的觀測中就已經被發現,然而直到1943年「賽弗特」才被定義為一個星系類型。[19]
第一個電波星系 天鵝座A英語Cygnus A 天鵝座 1951 在當時被稱為「電波星」的數個天體中,天鵝座A被識別出是一個遙遠的星系,於是它成為了第一個「電波星系」。[20][21]
第一個類星體 3C 273 室女座 1962 3C 273是第一個被測定出紅移的類星體,它被一些人認為是第一個被發現的類星體。
3C 48 三角座 1960 3C 48是第一個具有未知譜線的「電波星」,它被另一些人認為是第一個被發現的類星體。
第一個超光速星系噴流 3C 279 室女座 1971 噴流是由類星體發出的。
第一個低表面亮度星系 馬林1英語Malin 1 后髮座 1986 馬林1是第一個被證實的低表面亮度星系。低表面亮度星系最早在1976年被理論預言。[22]
第一個從賽弗特星系發出的超光速噴流 III Zw 2 雙魚座[23] 2000 [24]

原型星系 編輯

這個列表列出了成為一類星系原型的星系。

原型星系
類型 星系 星座 日期 備註
蝎虎座BL型天體 蝎虎座BL 蝎虎座 這個活動星系核曾被歸類為一顆變星,而此類「星體」被分類為蝎虎座BL型天體.
霍格型星系 霍格天體 巨蛇座 這個天體是「霍格型環星系」的原型。
巨大低表面亮度星系 馬林1英語Malin 1 后髮座 1986 [25]
FR-II型電波星系
(「雙瓣」電波星系)
天鵝座A英語Cygnus A 天鵝座 1951 [26]
星暴星系 雪茄星系 大熊座

依類型區分的距離最近和最遠的星系 編輯

項目 星系 星座 距離 注釋
最近的星系 大犬座矮星系 大犬座 25 kly 它於2003年被發現,是銀河系的一個衛星星系,而且正在緩慢地被銀河系撕裂。
最遠的星系 GN-z11 大熊座 z=11.09 科學家宣布它是已知的距離我們最遠的星系,與我們的同移距離估計達到了320億光年。[27]
最近的類星體 3C 273 室女座 z=0.158 第一個被發現的類星體,也是被廣泛接受的距離最近的類星體。
最遠的類星體 ULAS J1342+0928 牧夫座 z=7.54 這個類星體被發現於2017年12月。它高達7.54的紅移表明它是已知距離我們最遠的類星體。直到2018年11月它仍然保持著已知最遠類星體的記錄。
最近的電波星系 半人馬座A (NGC 5128, PKS 1322-427) 半人馬座 13.7 Mly [28]
最遠的電波星系 TN J0924-2201英語TN J0924-2201 長蛇座 z=5.2
最近的賽弗特星系 圓規座星系 圓規座 13 Mly 這也是最近的賽弗特2型星系。最近的賽弗特1型星系是NGC 4151
最遠的賽弗特星系 z=
最近的耀變體 馬克利安421(Mrk 421, Mkn 421, PKS 1101+384, LEDA 33452) 大熊座 z=0.030 這是一個蝎虎座BL型天體。[29][30]
最遠的耀變體 Q0906+6930 大熊座 z=5.47 這是一個平譜電波(噪)類星體型的耀變體。[31][32]
最近的蝎虎座BL型天體 馬克利安421(Mrk 421, Mkn 421, PKS 1101+384, LEDA 33452) 大熊座 z=0.030 [29][30]
最遠的蝎虎座BL型天體 z=
最近的低電離星系核
最遠的低電離星系核 z=
最近的亮紅外星系
最遠的亮紅外星系 z=
最近的極亮紅外星系 阿普220 (IC 1127, Arp 220/APG 220) 巨蛇座 z=0.018 [33]
最遠的極亮紅外星系 z=
最近的星暴星系 雪茄星系 (M82, Arp 337/APG 337, 3C 231, Ursa Major A) 大熊座 3.2 Mpc [34][35]
最遠的星暴星系 SPT 0243-49 z=5.698 [36][37]

最近的星系 編輯

6個最近的星系
排名 星系 距離 備註
1 銀河系 0 這是包含太陽太陽系的星系,因此也包含地球
2 大犬座高密度區 0.025 Mly
3 室女座星流 0.030 Mly
4 人馬座矮橢球星系 0.081 Mly
5 大麥哲倫星系 0.163 Mly 銀河系最大的衛星星系。
6 小麥哲倫星系 0.197 Mly

  • 「Mly」表示百萬光年,是一個距離的單位。
  • 表中的距離是到地球的距離,地球在距離為0的位置上。

依類型分的最近的星系
項目 星系 日期 距離 備註
最近的星系 銀河系 長期 0 這是包含太陽太陽系的星系,因此也包含地球
距離我們的星系最近的星系 大犬座高密度區 2003 0.025 Mly The absolute closest galaxy
最近的矮星系 大犬座高密度區 2003 0.025 Mly
最近的主要星系 仙女座星系 長期 2.54 Mly 在1923年最早被確定是一個獨立的星系。
最近的大型星系 半人馬座A 12 Mly
「最近的相鄰星系」名稱擁有者
星系 日期 距離 備註
大犬座高密度區 2003 0.025 Mly
人馬座矮橢球星系 1994 − 2003 0.081 Mly
大麥哲倫星系 古代 − 1994 0.163 Mly 由於它是裸眼可以看到的最近的星系,因此這個日期是一個上界。
小麥哲倫星系 1913–1914 0.197 Mly 這是第一個被測量出的星系間距離。在1913年,埃納·赫茨普龍造父變星測量了到小麥哲倫雲的距離。在1914年,它用相同的方法測量了到大麥哲倫雲的距離。
仙女座星系 1923 2.5 Mly 這是第一個被定出不屬於我們銀河系一部分的星系。

  • 「Mly」表示百萬光年,是一個距離的單位。
  • 表中的距離是到地球的距離,地球在距離為0的位置上。

註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B.D. Simmons; et al. Galaxy Zoo: CANDELS barred discs and bar fractions. MNRAS. 2014, 445 (4): 3466–3474. Bibcode:2014MNRAS.445.3466S. arXiv:1409.1214 . doi:10.1093/mnras/stu1817. 
  2. ^ Sobral, David; Matthee, Jorryt; Darvish, Behnam; Schaerer, Daniel; Mobasher, Bahram; Röttgering, Huub J. A.; Santos, Sérgio; Hemmati, Shoubaneh. Evidence For POPIII-Like Stellar Populations In The Most Luminous LYMAN-α Emitters At The Epoch Of Re-Ionisation: Spectroscopic Confirmation.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4 June 2015, 808: 139. Bibcode:2015ApJ...808..139S. arXiv:1504.01734 . doi:10.1088/0004-637x/808/2/139. 
  3. ^ Williams, Matt. What are Magellanic clouds?. phys.org. Nov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1). 
  4. ^ Smith, Robert T. The Radial Velocity of a Peculiar Nebula.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1941, 53: 187. Bibcode:1941PASP...53..187S. doi:10.1086/125301. 
  5. ^ Burbidge, E. Margaret. The Strange Extragalactic Systems: Mayall's Object and IC 883.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64, 140: 1617. Bibcode:1964ApJ...140.1617B. doi:10.1086/148070. 
  6. ^ Baade, W.; Minkowski, R.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Radio Sources.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54, 119: 215. Bibcode:1954ApJ...119..215B. doi:10.1086/145813. 
  7. ^ 7.0 7.1 7.2 7.3 Karen Masters. Curious About Astronomy: Can any galaxies be seen with the naked eye?. Ask an Astronomer. 2003-12 [2008-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7). 
  8. ^ Magellanic Cloud. Astronomy Knowledge Base. University of Ottaw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7-05). 
  9. ^ The Large Magellanic Cloud, LMC. SED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3). 
  10. ^ The Small Magellanic Cloud, SMC. SED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07). 
  11. ^ Messier 31. SED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9). 
  12. ^ John E. Bortle. The Bortle Dark-Sky Scale. Sky & Telescope. February 2001 [2019-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23). 
  13. ^ Barbara Wilson & Larry Mitchell. The Revised AINTNO 1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5). 
  14. ^ Stephen Uitti. Farthest Naked Eye Object. [2008-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19). 
  15. ^ Messier 81. SED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3). 
  16. ^ S. J. O'Meara. The Messier Objec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978-0-521-55332-2. 
  17. ^ Inglis, Mike. Galaxies. 2007: 157–189. ISBN 978-1-85233-890-9. doi:10.1007/978-1-84628-736-7_4.  |journal=被忽略 (幫助)
  18. ^ SEDS, Lord Rosse's drawings of M51, his "Question Mark" "Spiral Nebula"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06-26.
  19. ^ SEDS, Seyfert Galaxie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09-21.
  20. ^ Burbidge, G. Baade & Minkowski's Identification of Radio Sources.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9, 525: 569. Bibcode:1999ApJ...525C.569B. 
  21. ^ Baade, W.; Minkowski, R. Identification of the Radio Sources in Cassiopeia, Cygnus a, and Puppis a.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54, 119: 206. Bibcode:1954ApJ...119..206B. doi:10.1086/145812. 
  22. ^ Scientific American, "The Ghostliest Galaxies", GD Bothun, Vol. 276, No. 2, February 1997, pp.40-45, Bibcode1997SciAm.276b..40B
  23. ^ Gonzalez-Perez, J.; Kidger, M.; Martin-Luis, F. Optical and Near-Infrared Calibration of AGN Field Stars: An All-Sky Network of Faint Stars Calibrated on the Landolt System.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1, 122 (4): 2055 [16 December 2018]. Bibcode:2001AJ....122.2055G. doi:10.1086/322129. 
  24. ^ Brunthaler, A.; et al. III Zw 2, the first superluminal jet in a Seyfert galaxy.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Letters. 2000, 357: 45. Bibcode:2000A&A...357L..45B. arXiv:astro-ph/0004256 . 
  25. ^ Ken Crosswell, "Malin 1: A Bizarre Galaxy Gets Slightly Less So"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6-14., 22 January 2007
  26. ^ Moffet, Alan T. The Structure of Radio Galaxies. 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66, 4: 145–170. Bibcode:1966ARA&A...4..145M. doi:10.1146/annurev.aa.04.090166.001045. 
  27. ^ Drake, Nadia. Astronomers Spot Most Distant Galaxy—At Least For Now. National Geographic. March 3, 2016 [March 10,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March 6, 2016). 
  28. ^ Sub-parsec-scal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in Centaurus A Introduction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7-04. ; Tue November 26 15:27:29 PST 1996
  29. ^ 29.0 29.1 The 2006 Giant Flare in PKS 2155-304 and Unidentified TeV Source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3-20.
  30. ^ 30.0 30.1 Julie McEnery. Time Variability of the TeV Gamma-Ray Emission from Markarian 421. Iac.es. [2008-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2). 
  31. ^ bNet, Ablaze from afar: astronomers may have identified the most distant "blazar" yet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8-03., Sept, 2004
  32. ^ Romani; David Sowards-Emmerd; Lincoln Greenhill; Peter Michelson. Q0906+6930: The Highest-Redshift Blazar.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4, 610 (1): L9–L11. Bibcode:2004ApJ...610L...9R. arXiv:astro-ph/0406252 . doi:10.1086/423201. 
  33. ^ Rodríguez Zaurín, J.; Tadhunter, C. N.; González Delgado, R. M. Optical spectroscopy of Arp220: the star formation history of the closest ULIRG.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8, 384 (3): 875–885. Bibcode:2008MNRAS.384..875R. arXiv:0711.0166 . doi:10.1111/j.1365-2966.2007.12658.x. 
  34. ^ Murray, Steven. ACIS Imaging of the Starburst Galaxy M82. Chandra Proposal ID #01700041. 1999: 362. Bibcode:1999cxo..prop..362M. 
  35. ^ Starburst Galaxies: Proceedings of a Workshop (page 2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2001 ; ISBN 3-540-41472-X
  36. ^ Science Daily, "'Monster' Starburst Galaxies Discovered in Early Universe"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8-03-13., NRAO, 13 March 2013 (accessed 13 March 2013)
  37. ^ Vieira, J. D.; et al. Dusty starburst galaxies in the early Universe as revealed by gravitational lensing. Nature. 2013, 495 (7441): 344–347. Bibcode:2013Natur.495..344V. PMID 23485967. arXiv:1303.2723 . doi:10.1038/nature12001. 
  38. ^ -log(100^(-x/5)+100^(-y/5))/log(100^(1/5))+26.74 where x=-26.74 and y=-6.5. WolframAlpha. [2017-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