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徹斯特大學人物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此列表列出2004年成立的曼徹斯特大學,及其前身曼徹斯特維多利亞大學和曼徹斯特科技大學中具有關注度的校友及教職員,其中包括25位諾貝爾獎得主。[1]:
理科
編輯- 阿蘭·圖靈(Alan Turing),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學的創始人,美國計算機學會的圖靈獎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 保羅·艾狄胥(Paul Erdős),匈牙利籍猶太人,發表論文高達1525篇(包括與人合寫的),為現時發表論文數最多的數學家(其次是歐拉);曾和511人合寫論文。
- 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1956年入校進行本科學習。1999年,福斯特榮獲第21屆普利茲克建築獎。著名設計作品包括德國柏林國會大廈、日本東京千年塔、西班牙畢爾包地鐵站、英國大倫敦市政廳、香港國際機場和香港滙豐總行大廈。
物理學和化學
編輯- 湯姆孫(J. J. Thomson),14歲進入該校,1871年到1876年進行學習和研究工作。後來他發現了電子,於1906年獲得諾貝爾獎。
- 約翰·亨利·坡印廷(John Henry Poynting),1867年至1872年在讀,是新物理實驗室的頭幾位學生之一。1876年到1879年任教。後來成為梅森學院(即後來的伯明罕大學)教授。他主要研究電學和光學,著名的玻因廷向量即出自他手。1891年,他測定了地球的平均密度;1893年,測定了萬有引力常數。其玻因廷-羅伯遜效應與相對論有關。
- 威爾遜(Charles Thomson Rees Wilson),1884年至1887年在讀,發明了膨脹雲室(威耳遜雲室),於1927年獲得諾貝爾獎。
- 拉塞福(Ernest Rutheford),1907年至1919年任教,著名物理學教授,1908年因為其物質的分解和放射物化學而獲得諾獎。他是裂解原子的第一人。
- 查德威克(James Chadwick),1908年至1913年,是該校的理學學士,理學碩士和研究員(跟隨盧瑟福),他發現了中子,於1935年獲得諾貝爾獎。
- 漢斯·蓋革(Hans Geiger),1906年到1914年人研究員,同馬斯登Marsden進行了早期的「α 粒子散射實驗」實驗,也稱「蓋革-馬斯登試驗」。發明了著名的「蓋革計數器」。
- 歐內斯特·馬斯登(Sir Ernest Marsden),1888年生於英格蘭的蘭開夏,他得以進入本校,並遇見使他成名的盧瑟福。他和蓋革進行了「α 粒子散射實驗」,從而建立了原子的葡萄乾布丁模型。拉瑟福推薦他繼任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的物理學教授。
- 玻爾(Niels Bohr),於1911年至1916年任研究員,主要研究原子結構,是量子力學理論的奠基人。在盧瑟福理論的基礎上發明了原子結構的玻爾模型。1922年獲得諾貝爾獎。
-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William Lawrence Bragg),1919年至1937年任主任(著名物理學教授),和他父親威廉·亨利·布拉格齊獲1915年諾貝爾獎,主要研究領域是「X射線的衍射」,此項研究為後來DNA的發現和蛋白質結構(劍橋大學布拉格研究組的沃森、克里克、威爾金斯、羅莎琳·富蘭克林(DNA)等及肯德魯及佩魯茨(蛋白質))的研究有重要意義。
- 內維爾·莫特(Nevill Francis Mott),1929年至1930年任教,英國物理學家,1977年,因為對磁性和無序體系電子結構的基礎性理論研究,與菲利普·安德森、約翰·凡扶累克共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 漢斯·貝特,1932年研究員和臨時教授,1967年獲諾獎,理論貢獻是原子反應理論,特別是星體能量產生方面的研究。
- 道格拉斯·哈特里(Douglas Hartree)1929年到1946年任教授,發明了著名的微分分析器,用於分析多電子原子的波函數。
- 布萊柯特(Patrick M. Blackett),1937年至1953年任主任及著名物理學教授,1948年因對雲室研究和對正電子的發現及確認而獲得諾獎。
- 喬治·D·羅切斯特(George D Rochester),1947年同克里夫德·巴特(Clifford C Butler)一起發現了奇異粒子。
- 阿瑟·舒斯特(Arthur Schuster),1888年至1907年著名物理學教授,對於光學和天文學多有貢獻,他的興趣十分廣泛,包括地磁學、光學、太陽物理、數學周期理論等。他在英國率先引入了氣象學。
- 亨利·莫塞萊,發現核電荷數等於原子序數。他追隨盧瑟福研究,對於X射線應用和原子結構的研究有出色的貢獻,他發現使用原子序數來排列元素周期表是更加精確的。莫塞萊在1915年提名諾獎,但不幸得是他於1915年8月在一戰中陣亡,與諾獎失之交臂。
- 喬治·德·赫維西(George de Hevesy),1910年至1913年任研究員,1943年獲得諾獎,主要貢獻是在化學反應中的同位素跟蹤法。
- 約翰·考克饒夫(Sir John Douglas Cockcroft),1914年至1915年追隨賀瑞斯·拉姆學習數學,在UMIST技術學院得到電機工程學士和碩士,1951年獲得諾獎,主要貢獻是在原子加速過程中的原子變化研究。是UMIST的教務長,也是英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BAERE)的主任,也是曼哈頓計劃的主要參與人員。
- 約翰·蘭納-瓊斯(Sir John Lennard-Jones),1912年他轉學數學時進入本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效力於英國陸軍航空隊。1919年至1922年任本校數學教授。現代理論化學的奠基人,提出原子軌道線性組合(LCAO)方法,蘭納-瓊斯勢、LJ液體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 約翰·查爾斯·波拉尼(John Charles Polanyi),1986年以分子水準化學反應動力學的研究與李遠哲及赫施巴赫(Dudley R. Herschbach)共獲諾貝爾化學獎。
- 麥可·史密斯(Michael Smith),發明了聚合酶連鎖反應(PCR),突破DNA基礎化學之研究方法,1993年獲頒諾貝爾化學獎。
- 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俄羅斯裔荷蘭籍與英國籍的物理學家,因為「在二維石墨烯材料的開創性實驗」而與其學生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一同獲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生物學和醫學
編輯經濟學
編輯人文、政治與藝術
編輯- 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908年進入本校攻讀航空工程氣體動力學學位,從而發展出對數學基礎與哲學邏輯的興趣,日後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著名著作有《邏輯哲學論》、《哲學研究》、《文化與價值》。他原本是邏輯實證論的代表性人物,後期卻立場丕變,對科學哲學、語言哲學、與分析哲學的影響皆極其深遠。
- 哈伊姆·魏茨曼(Chaim Azriel Weizmann),猶太裔化學家,以色列建國運動的活躍份子,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成為第一任以色列總統。
- 安東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1937年至1940年在校主修英國語言文學。英國當代著名小說家、作曲家、劇作家和文學批評家。1962年完成著名的《發條橙》。
- 賈瑪魯丁查吉(馬來語:Jamaludin bin Dato' Mohd Jarjis),馬來西亞政治人物,巫統黨員。自1990年馬來西亞大選以來代表國民陣線當選為彭亨雲冰的國會議員,曾是巫統中央委員。
- 柯嘉遜(Kua Kia Soong),馬來西亞社會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及前民主行動黨八打靈再也國會議員。柯嘉遜博士也是人權組織人民之聲的董事。
- 班奈狄克·康柏拜區(Benedict Cumberbatch),英國男演員,2010年因主演BBC電視劇《新世紀福爾摩斯》而聲名大噪。
- 亞力克斯·嘉蘭(Alexander Garland),英國小說家、編劇、電影監製和導演,作品包括《海灘》與《機械姬》。
- 徐子珊(Kate Tsui),香港前女藝人,2004年度香港小姐競選冠軍,現移居到英國成為臨床心理學家。
- 陳庭欣(Toby Chan),香港人,2010年度香港小姐競選冠軍,現為無綫電視演員。
- 丹·豪爾(Dan Howell),英國知名YouTube影片部落客(YouTuber)。
參考文獻
編輯- ^ Manchester: Britain's greatest university?. The Independent (London). 9 October 2010 [2 Jan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