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鼎
曾以鼎(1892年1月19日—1957年11月2日)字省三,祖籍福建省長樂縣感恩村,生於福建省閩縣(今福州市),中華民國海軍中將,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部研究委員會主任[1][2][3]。
生平
編輯1892年1月19日(農曆十二月二十日),曾以鼎生於福州市東街孝義巷口東側「五子登科」曾宅。其家族被稱為「鄂里曾」[1][4]。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自煙臺水師學堂畢業。後留學英國。回國後,擔任「應瑞」練習艦教練官,後升任「江利」艦艦長。民國11年(1922年),率艦參加第一次直奉戰爭,直系獲勝,升為「永健」艦艦長。民國12年(1923年),在「安福系」(主要是曾以鼎的胞兄曾毓雋)策動的海軍「滬隊獨立」中,曾以鼎離開「永健」艦,投靠皖系,並且拉海軍倒戈反對直系,組成以林建章為首的海軍領袖處,曾以鼎任參謀長。民國13年(1924年)11月,段祺瑞臨時政府時期,曾以鼎出任「海容」艦艦長[1][3]。
民國16年(1927年),海軍歸附國民革命軍,曾以鼎率領「海容」艦進攻北洋軍閥,多次立下戰功。民國17年(1928年)5月,升任魚雷游擊艦隊司令,授少將銜。民國18年(1929年)1月,升任海軍第二艦隊司令。民國20年(1931年),因功獲授「三等寶鼎」勳章[1][3]。
1937年七七事變前,曾以鼎暫居福州文儒坊陳承裘故居花廳。1937年7月七七事變發生,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此後曾以鼎率中央海軍第二艦隊到長江中下游抗擊日軍侵略。在中國海軍與日本海軍1比20的劣勢下,至1938年7月,曾以鼎率第二艦隊沉塞江陰,當時第二艦隊15艘炮艦僅餘8艘,4艘魚雷艇僅餘1艘(同期陳季良率領的第一艦隊13艘大軍艦至1938年10月僅餘2艘)[1]。
抗日戰爭初期,海軍布防江陰,曾以鼎奉命率領「楚有」艦從南京駛抵江陰,出任江陰江防副總司令,設立多個江岸炮台。炮台擊沉日艦1艘,擊傷敵艦多艘。1937年12月13日,中國首都南京被日軍攻占。隨後,日軍西進武漢。1938年初,曾以鼎來到九江前線指揮馬當區、湖口區炮隊及布雷隊工作,指揮在湖口、馬當、田家鎮、葛店等地興建臨時炮台,並且調來海軍陸戰隊4個團協防長江南岸。1938年6月間,日本陸軍、海軍、空軍分三路西進,其中江南一路為主攻方向,同曾以鼎領導的海軍部隊戰鬥。1938年冬,中國開始實施宜昌堵塞計劃,基地設於宜昌上游的廟河,曾以鼎負責防守川江咽喉,保衛三峽要塞下游,指揮洞庭湖警備區[1]。
民國28年(1939年)1月5日,海軍在長沙舉行「表彰慶功大會」。大會期間,海軍總司令陳紹寬上將擬定呈文上報蔣介石,申請褒獎有功將士,呈文中稱:「海軍少將第二艦隊司令曾以鼎,自抗戰以來,率艦隊、炮隊、雷隊,先後在江陰及長江一帶,擔任江防,努力抗戰,著有功績。現仍率部隊在荊河布防。」民國28年(1939年)1月,曾以鼎以「領導抗戰」記功一次。繼任長江上游江防副總司令,授中將銜。後任海軍總司令部參謀長。民國34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派曾以鼎任海軍總接收員,主辦接收日偽海軍的工作。同年12月,國民政府軍政部撤銷海軍總司令部,陳誠武裝接管了海軍總司令部,海軍總司令陳紹寬去職回福建隱居,海軍參謀長曾以鼎亦去職寓居上海。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上海戰役前夕,曾以鼎拒絕赴台灣[1][3]。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曾以鼎在上海湖南路的寓所是姚依林從事中共地下工作時的隱蔽處。曾姚兩家有兩代交往。姚依林的兩位叔父姚震、姚國楨與曾以鼎的胞兄曾毓雋都屬於段祺瑞的「安福系」[1]。
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成立,張愛萍任司令兼政委,林遵任第一副司令。華東軍區海軍黨委決定,吸收原國民黨海軍人員參加人民海軍建設,並從中挑選部分高級人員組成華東軍區海軍司令部研究委員會。曾以鼎任主任,郭壽生、金聲任副主任[5]。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4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領導機關在北京成立,海軍司令員蕭勁光隨即派海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劉道生到南京接華東軍區海軍司令部研究委員會赴北京,華東軍區海軍司令部研究委員會從此更名為「海軍司令部研究委員會」,曾以鼎任海軍司令部研究委員會主任[5]。
1957年11月2日,曾以鼎因患病毒性肺炎在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總醫院病逝。隨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安葬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1][3]。
家庭
編輯- 高祖父:曾暉春,清朝進士,林則徐的表哥。曾暉春胞弟的後裔中有曾克沂,曾任考試院委員、全國僑務委員會秘書長[1]。
- 曾祖父:曾元炳,清朝進士[1]。
- 祖父:曾兆鰲,清朝進士[1]。
- 父:曾宗誠,清朝舉人,「近代中國陸軍之父」曾宗彥翰林的胞弟[1]。
- 胞兄:曾毓雋,北洋政府交通總長、段祺瑞臨時政府總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1]。
- 第一任妻子:張氏,福州人,有三兄一弟(長兄張則哲在中華民國時期長期任曾以鼎的副官。小弟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鈺哲),無姊妹。張氏逝世很早,曾以鼎為其墓設有福建惠安蔣源成石雕。抗日戰爭期間,日軍毀滅了張氏在上海郊區的這處墳墓[1]。
- 第二任妻子:是張學良夫人趙一荻(趙四小姐)的表妹。曾以鼎逝世後,她的生活獲得了人民政府照顧,一直定居北京。她無子女[1]。
參考文獻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我所知道的抗日海军名将曾以鼎. 福州新聞網. 2015-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
- ^ 曾以鼎. 福州市三坊七巷管理委員會. 2012-09-18.[永久失效連結]
- ^ 3.0 3.1 3.2 3.3 3.4 曾以鼎. 三坊七巷社區學習促進會. 2012-10-08. (原始內容 請檢查
|url=
值 (幫助)存檔於2016-04-02). - ^ 家风故事引发市民热捧. 網易. 2017-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3).
- ^ 5.0 5.1 “海军村”不凡的历史. 中國福州. 2015-01-27.[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