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陸軍指揮部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09年12月28日) |
最高陸軍指揮部(德語:Oberste Heeresleitung;簡稱 OHL)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統領德國陸軍的最高階層。德國的海軍則由海戰指揮部(Seekriegsleitung;簡稱SKL)統領。
按照當時的德國法律,德皇威廉二世是全體德軍的最高統帥,但是最高陸軍指揮部的統帥多數都獨立行事。在戰爭後期與結束時,最高陸軍指揮部實際上取代了政府,成為德國政治的中心。戰爭初期,最高陸軍指揮部與海戰指揮部的合作很不協調,例如在陸軍按照施里芬計劃經比利時入侵法國前,海軍對此計劃毫不知情。
戰爭初期,最高陸軍指揮部的首長是德國總參謀部長赫爾穆特·約翰內斯·路德維希·馮·毛奇(小毛奇)。後來,由於德軍在馬恩河戰役失利,毛奇惟有辭職,由普魯士戰爭部長埃里希·馮·法金漢接任。法金漢採取「消耗戰」戰術,但是在凡爾登戰役中該方略反映了它的局限性——德軍未能徹底擊敗法軍。
歴任德國總參謀部長
編輯任數 | 圖像 | 軍階 名字 (生年 - 卒年) |
就任日 | 離任日 |
---|---|---|---|---|
1 | 大將 赫爾穆特·約翰內斯·路德維希·馮·毛奇 (1848–1916) |
1906年1月1日 | 1914年9月14日 | |
2 | 步兵上將 埃里希·馮·法金漢 (1861–1922) |
1914年9月14日 | 1916年8月29日 | |
3 | 元帥 保羅·馮·興登堡 (1847–1934) |
1916年8月29日 | 1919年7月3日 |
第三最高陸軍指揮部
編輯1916年8月後,保羅·馮·興登堡與埃里希·魯登道夫領導的最高陸軍指揮部有時候也被稱為第三最高陸軍指揮部。當時,魯登道夫就任總指揮官 (Generalquartiermeister) ,位置等同副參謀長,地位僅次於參謀總長興登堡。二人曾在東普魯士合作無間,贏得坦能堡戰役與馬祖爾湖戰役的勝利。他們實際上領導著一個軍事與工業的獨裁,將皇帝威廉二世和首相架空。而且,魯登道夫當時是德軍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就連興登堡也只是順從他的建議行事。
第三最高陸軍指揮部犯下了政治與戰略上的錯誤。德國民眾渴望和平時,指揮仍然希望以任何代價爭取勝利,例如讓列寧與他的夥伴由瑞士乘坐火車回到俄羅斯,企圖讓他在俄國發動革命,令俄國向德國求和,以期在西線取勝。結果,德國成功與後來的蘇維埃政府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
但同時,在魯登道夫支持下,德軍發動了U潛艇戰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亦即無限制潛艇戰,間接導致美國在1917年參戰,造成日後德國「強弩之末」之勢。
德軍即將戰敗時,最高陸軍指揮部要求成立一個文官政府,以求與美國議和。10月28日,德國政府修改1871年定下的憲法,讓它實行多年來拒絕接受的議會制。但是,改革失敗。其後,德國革命爆發,德皇後來退位。隨著德國的戰敗和威瑪共和國的成立,德意志帝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