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運動
木刻運動,中國美術家在1930年代發起的木刻版畫創作及推廣運動,主要為宣傳愛國思想。
起源
編輯1920年代後期,魯迅在上海接觸到歐洲1920年代的新版畫藝術,想介紹給中國人,在1929年編寫了《近代木刻選集》4種,收錄了歐美各國及日本的版畫,引起國人對現代版畫的關注。1931年8月,魯迅邀請內山嘉吉在上海舉辦木刻技法講習會,為期一週,參加者有江豐、陳鐵耕等13人。這個講習會為木刻運動拉開了序幕,數年間散布全國。[1]1934年6月,他將募集到的青年木刻家作品進行整理選編,匯集成《木刻紀程》以鐵木藝術社名義付印出版,是中國第一本本土新興木刻集。[2]魯迅認為木刻藝術有利推動社會及政治改革,改造大眾意識。[3]如今,魯迅被稱為「中國新興木刻版畫之父」。[4]
興起原因
編輯魯迅發起木刻運動後,發展急速,主要原因是在國難期間,一般美術家感到傳統國畫太注重程序,不能針對現實;至於西洋畫,主題多是裸女與風景,不能表現人間的苦難。因此木刻版畫一經魯迅提倡,吸引許多年輕畫家。[5]這批新一代版畫家認為,木刻創作意味著脫離及挑戰傳統。[6]
發展
編輯1931-1933
編輯木刻講習會的學員中,有些原是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的學生。當時正巧發生九一八事變,他們就製作了木刻傳單張貼街頭,次年在法租界成立「春地美術研究所」,團員新增了力揚和從法國留學回國的艾青。這些藝術組織與左翼美術家聯盟關係密切,遭國民政府查封,展覽被取締,[7]江豐、艾青等成員被捕入獄。但新的美術團體繼續在上海成立,都以木刻為主要的藝術表現。後來杭州國立藝專內成立「木鈴木刻研究社」,上海美專內成立「濤空畫會」,都反映木刻運家日漸增加,形成活躍的運動。[8]
1934-1936
編輯木刻運動傳播到其他城市,廣州市立美術學校在1934年成立了「現代版畫會」,參加者有李樺、賴少其、唐美偉等27人,使廣州成為上海以外木刻運動最活躍的城市。[9] 1935年,平津木刻研究會主辦「全國木刻聯合展覽會」,展出木刻200多幅,在北京、天津、濟南、漢口、太原、上海等地展出,反映木刻藝術已傳播到各大城市。[8]次年,第二屆全國木刻聯合展覽會由廣州現代版畫會主辦,到10多個城市展出,是抗戰前最大的一次展覽。[9]
1937以後
編輯抗戰時期,木刻運動路線轉趨激進。[10]當中最突出的一些木刻家,如江豐、胡一川,成為共產黨在延安的藝術領袖,[11]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是全國木刻畫家的大本營,充分表現革命藝術家的作風。他們處於西北邊陲,物資貧乏,油畫顏料和宣紙都得來不易,木刻所用的木塊和刀卻容易取得,是極其方便的一種藝術媒介,成為共產黨在抗戰時期有效的宣傳工具,成為解放區內一種民間藝術。[5]其他版畫家繼續在後方宣傳木刻,1938年武漢成立中華全國木刻界抗敵協會。[12]
主要人物
編輯木刻運動的主要版畫家,有江豐、胡一川、李樺、賴少其、唐美偉等人。
江豐
編輯江豐是木刻運動中最重要的畫家,九一八事變後,他組織反日的木刻宣傳運動,一度被捕入獄,七七事變後到了延安,成為魯迅藝術學院教師。他的版畫明顯受歐洲木刻家凱綏·柯勒惠支影響,強調憤怒的情緒,作品「向北站進軍」描寫上海工人拿起扁擔、杆棍去上海北站抵抗日軍,其他代表作有「碼頭工人」、「國民黨獄中的政治犯」等。[13]
胡一川
編輯胡一川在木刻運動中與江豐同樣活躍,他原是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學生,因參與政治活動而被開除,後到上海加入左翼美術家聯盟,參與工人運動,1933-1936年被捕入獄。他的作品以「到前線去」最有名,畫中年輕人面孔緊張,張口吶喊,正大聲號召他人到前線去,畫面強健有力。1937年胡一川到延安教版畫,擔任木刻研究室主任。[14]
李樺
編輯李樺受魯迅贊賞為同輩中最出色的木刻家,1934年在廣州創立現代版畫會,作品感情澎湃,充滿抗爭精神,形象動人心弦,勾畫出人間疾苦和社會弊病,代表作「怒吼吧!中國」,描寫一個被蒙住眼睛的男人被緊緊捆綁在柱上,表現出絕不屈服的反抗力量。[15]李樺同樣受凱綏·柯勒惠支的深刻影響,抗戰時期在湖南、廣西以版畫宣傳抗戰,作品有「兩代」、「沉痛的回憶」等。[16]
註釋
編輯- ^ 李鑄晉、萬青力. 《中国现代绘画史.民国之部》. 上海: 文匯出版社. 2003: 246. ISBN 9787806763995.
- ^ 鲁迅与中国木刻运动 - 鲁迅图书馆. [2024-11-15].
- ^ 洪長泰. 《新文化史與中國政治》. 台北: 一方出版有限公司. 2003: 114-115. ISBN 9789867722058.
- ^ 王錫榮. 新兴版画之父——鲁迅的版画情结. 新民晚報 (第20537期) (新民晚報社). 2018-05-12: A19:國家藝術雜誌 [2018-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6).
- ^ 5.0 5.1 李鑄晉、萬青力. 《中国现代绘画史.民国之部》. 上海: 文匯出版社. 2003: 262. ISBN 9787806763995.
- ^ 洪長泰. 《新文化史與中國政治》. : 116. ISBN 9789867722058.
- ^ 洪長泰. 《新文化史與中國政治》. : 116-117. ISBN 9789867722058.;李鑄晉、萬青力. 《中国现代绘画史.民国之部》. 上海: 文匯出版社. 2003: 247. ISBN 9787806763995.
- ^ 8.0 8.1 李鑄晉、萬青力. 《中国现代绘画史.民国之部》. 上海: 文匯出版社. 2003: 247. ISBN 9787806763995.
- ^ 9.0 9.1 李鑄晉、萬青力. 《中国现代绘画史.民国之部》. 上海: 文匯出版社. 2003: 261. ISBN 9787806763995.
- ^ 洪長泰. 《新文化史與中國政治》. : 117. ISBN 9789867722058.
- ^ 李鑄晉、萬青力. 《中国现代绘画史.民国之部》. 上海: 文匯出版社. 2003: 248-250. ISBN 9787806763995.
- ^ 洪長泰. 《新文化史與中國政治》. : 123. ISBN 9789867722058.
- ^ 李鑄晉、萬青力. 《中国现代绘画史.民国之部》. 上海: 文匯出版社. 2003: 248. ISBN 9787806763995.
- ^ 李鑄晉、萬青力. 《中国现代绘画史.民国之部》. 上海: 文匯出版社. 2003: 250. ISBN 9787806763995.
- ^ 洪長泰. 《新文化史與中國政治》. : 117-119. ISBN 9789867722058.
- ^ 洪長泰. 《新文化史與中國政治》. : 122-123. ISBN 978986772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