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

(重定向自國畫

中国传统绘画,也称丹青,简称“国画”。指中华文化的传统绘画艺术,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狭义的国画指青绿设色画水墨画,而广义的国画则是中国传统风格的壁画、锦画、刺绣、重彩、水墨画、石刻乃至年画陶瓷上的绘画等的艺术,也包括近代的中国油画水彩画等。 国画历史悠久,在东周墓葬中出土过最早的帛画作《龙凤仕女图》,传世最早最完整的作品是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朝摹本。在五代十国以后中国文人艺术家得到了很高的社会地位。宋代以前绘图在绢帛上,材料昂贵,因此国画题材多以王宫贵族肖像或生活记录等,直至宋元两代后,纸材改良,推广与士大夫文人画兴起等,让国画题材技法多元。明代绘画推广到大众,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风俗画因此产生。清末,绘画材料多元,朝多方面发展。

“书画”则是书法绘画的总称,尤专指中国传统的书法和绘画。由于中国作画传统以为主,并辅以书法题字,在画作上题诗,为书画同源之始,因此两者经常并称。中国古画“远取其势,进取其质”很多国古画的写实在于画家不仅仅是画出了形状,而且记录了建筑的结构,音乐乐器,舞蹈。很多学者根据这些了解到了以前的乐谱,舞步,甚至以前的小吃都可从画里摸索出来。

画具

编辑

国画与西方绘画最大不同的区别是颜色调剂上,首先国画用的墨的主要调剂是胶,胶的稀释剂,可直接用清水,用其它色彩,也是以胶和,多以矿物质石青、石绿、朱砂等,都是可直接用水稀释的;而西方油画用色的调剂是油剂。

除了用墨汁,传统书画工具还有毛笔宣纸朱砂等。

特点

编辑

中国画的长宽高,倾向纵长或横长布局。这一特点可能与中国画使用丝绸作画布,而丝织品在古代有严格的形制规定有关[1]。但更为主要的是在南北宋时期有竖向到横向的转变。中国画经过了千百余年的演变,其中以南宋时期横轴长卷最为代表性。

中国山水画强调时间和空间的弹性。空间上,要从多个角度来观看事物,人像画的流传儿流传过,然而正如放弃色彩一般放弃了这种单一的看事物的方法。上升到了一个注重看画体验和画家表达形式的高度。

国画的分类

编辑
按绘画风格分:
  • 文人画:亦称“士人画”。中国传统绘画及东亚其他地区唐画的重要风格流派,泛指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以别于宫廷绘画(院画)或民间绘画。
  • 院体画
  • 民俗画

按绘画发展史分:

按绘画思维分:

按绘画内容分:

按绘画技法分:

历史

编辑

秦汉

编辑
山东东平县东汉前期的墓穴湿壁画,画有孔子老子见面时的情景
 
打虎亭汉墓的壁画
 
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部分)

早期的中国绘画是画在丝绸上的,直到前1世纪发明了纸张后,丝绸渐渐被较低廉的物料所取代。而到东晋时期,绘画及书法在中国的朝廷圈子成为最受注重的艺术,而那些作品多数由贵族及学者所绘画。当时的绘画工具为由动物毛发制造的毛笔及由煤烟动物胶制成的中国墨水。名书法家的作品在中国历史上均受到高度的重视,并会像画作一样挂在墙壁上。早期的中国画和宗教,信仰密不可分的。

魏晋南北朝

编辑

六朝时期,人们开始欣赏绘画的原本的美,而且亦会写下有关绘画的著作,他们在表达儒家思想如夫妇父子之礼的同时,亦会追求图像的美感,并有神仙气。如相传是顾恺之绝世遗作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秀骨清像、临风登仙,不食人间烟火。[2]

隋唐五代

编辑

在隋唐朝年间,宫廷人物画大为发展[3],从画家周昉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主题环绕皇宫的人物如皇帝、仕女等,无论是《虢国夫人游春图》还是《簪花仕女图》,都弥漫着华美堂皇之气[2]。在南唐年间,人物画的优美的写实手法发展至颠峰。在此时期,有画圣之称的吴道子出现为中国画的发展带来转变。吴道子利用称为"兰叶描"的线条手法去表现事物,改变了当时盛行的顾恺之画派。自唐朝开始,山水画的数量开始增加,并分为李昭道的“青绿山水”与王维的“水墨山水”两派各自发展[4]

唐至五代人像

编辑

宋代

编辑
宋代的市容画像例子。由左上顺时针: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绘画的水力谷物磨机;《清明上河图》的桥梁景象;《清明上河图》的河流上的船只;南宋李嵩的《西湖图》局部,显示雷峰塔在南宋时的形象。
宋代画师崔白所绘的《双喜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馆藏(左);南宋画院待诏毛益所绘的《蜀葵游猫图》,日本大和文华馆馆藏(右)
 
宋代画师马远(1160-1225)的《山径春行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馆藏
 
宋代画师赵孟坚(1199-1264)的《岁寒三友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馆藏
 
宋徽宗(1082-1135)御笔的《竹禽图》,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

到了宋朝,对地貌的描绘开始表现得较为隐约。画家们以模糊的轮廓去表现出远处的景物,而山的外形则隐没在浓雾中。绘画的重点放在表现出道教佛教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此期间著名的画家有《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及以山水画著称的夏圭[5]。除了以表现立体事物的手法为目标的画家外,另一些画家们则以另一目的去进行绘画,以降,文人时代开始崛起,北宋苏轼提出以书法融合于绘画当中,而他及许多大文人等开始了文人画的风气[6],以苏轼米芾为代表,逐步确定了中国画崇尚平淡冲和的审美方式。而在此时开始很多画家都把绘画的重点放在如何表现物件的内在精神而不是其物质上的外表,更多关注笔墨自身的转变与变化。例如米芾长子,南宋大画家米友仁,发展了米芾技法,自成一家。其传世名作《云山图》,不在于他画的山像山、树像树,而是在于他的局部、细节,水墨横点、连点成片,虽草草而就,却不失天真,故自题其画曰“墨戏”[2]

宋代山水风景画

编辑

宋代人像

编辑

元代

编辑
元代画师赵孟𫖯画马

元初以赵孟𫖯高克恭等为代表的士大夫画家,提倡复古,回归唐代和北宋时的绘画传统,并且主张将书法入画,因此创造出重气韵、轻格律,注重主观抒情的元画风格。元画多呈现消极避世思想的隐逸山水,和象征清高坚贞人格精神的梅、兰、竹、菊、松、石等。从此以后,中国绘画里的文人山水画的典范风格就形成了。宋人作画大都在绢上,元人则喜欢用比较干的笔法,所以改用纸作画,除皴法以外,增多擦的效果,犹如中国书法一样。这时的构图,为了使画面的上方可以题上诗句,所以故意留出一角,题上自己作的诗句,使诗、书、画三者合成一体,直到今天,国画仍保有这种特色。元代的花鸟,以钱选最为有名,他主张临摹古画,所以他的花卉,很有宋人厚重典雅的趣味。[7]

元代山水风景画

编辑

明代

编辑
明代画师边景昭的《雪梅双鹤图》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左);一幅“浙派”画风作品—明代画师林良的《画鹰》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馆藏(右)
 
明宣宗御笔的《猎犬图》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馆藏

明朝初期,崇尚宋代画风的画家在宫廷、民间相当普遍,另一方面则有力求把宋朝画重生及转化。由画家戴进领导的“浙派”对当时画风影最大。明朝中期经济繁华,苏州形成“吴门画派”,其中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家最为著名。他们的作品大多以表现江南文人优雅闲适的生活。到了明朝后期,随着社会思潮的活跃,士大夫文人画更是向独抒性灵发展,以画为乐、以画为寄。

明代山水风景画

编辑

清代

编辑
清代画师恽寿平(1633-1690)的《摹古册》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馆藏(左);清代意大利人宫廷画师郎世宁(1688-1766)的中式画风作品《八骏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右)

到了清朝早期,奉行个人主义的画家开始出现,他们一反以往遵行绘画的传统,而追求更为自由的画法。而到了17及18世纪,扬州上海等大型商业城市因为商人出资资助画家们不断创新而令那些地点成为了艺术中心。到了18世纪后期及19世纪,中国画家接触到更多的西方绘画,一些画家完全舍弃中国画而追求西方画,另一些则力求融合两者,当中最为著名的为由农民家庭出身的齐白石

清代人像

编辑

清代山水风景画

编辑

现代

编辑
徐悲鸿的《李印泉先生像》,为一幅现代的仿古作品(左);齐白石的《黛玉葬花》,上海博物馆馆藏(右)

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画家开始尝试西方画法,而油画亦在此时引入中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画家被鼓励从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部分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不受改动下完整引入,在那时画家会被提供主题及被要求大量生产。此规限在1953年开始放宽,而在1956至57年间的百花运动中传统中国绘画得到了一次重生。在此期间由表现出农村日常生活的农民艺术画数量大增。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艺术学院被关闭,而有关艺术的期刊及主要艺术展览被停止,而在破四旧的运动中中国艺术亦受到重大的破坏。在文化大革命后,艺术学院及专业团体再次被成立,亦设立了与外国艺术团体的交流,与此同时中国艺术家亦尝试新的主题及技巧。

当代中国画分支流派

编辑

现存于世的当代中国画流派被归纳于三大分支,每支以下又有数个派别:[8][9][10]

北方分支

编辑

在这里泛指中国画的北方分支,包括以下流派:

  • 长安画派: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其特点是以西北地区的风景来呈现阳刚美;其风格厚重雄浑、气势磅礴。[10][11]
  • 黄土画派: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获得正式承认。其画风和同样源于西北的长安画派相似,因此有时也被归入长安画派。[10]与长安画派的不同之处在于取材:和以山水为主,较少人物的长安画派相反,黄土画派取材绝大多数为人物,特别是纯人物较多,且农民画气质强烈。[12][13]
  • 京津画派: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京津地区。[14]其特点之一为画作大量留白,于留白处题诗,用画面上大面积题诗来丰富画意;以齐白石的文人画为代表。[14]另一特点为引入西洋画特点对中国画之改良,例如徐悲鸿所强调的写实,和李可染将西洋画的光影与明暗运用到山水画之中。[14]
  • 关东画派: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东北地区,其特点是以留白技法为主来表现其他中国画流派很少画的雪景。[15][16]
  • 冰雪画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关东画派衍生而来,取材和关东画派一样多为东北地区的雪景,不同之处在于技法上着重于传统中国画雪景画法的矾墨技法。[17]

江南分支

编辑

江南分支包括以下流派:

  • 海上画派:又称上海画派,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其特点为:[18]受西洋画设色、反衬、结构等影响,作品色彩浓艳,象征性强。取材以花鸟最多,人物其次、再次山水。笔墨技法明快、简逸,只求意境而略形式。
  • 新金陵画派: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南京,取材以山水画为主,其特点为技法中运用傅抱石所创的抱石皴。[19][20]
  • 新浙派:即浙江中国人物画派(又称浙江人物画派),[21][22]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21][23][22]和以前的浙派绘画之不同之处为新浙派取材完全以人物为主。技法上对西洋画素描改造后引入中国画,削弱物体的体积感与空间性;及明暗光影的作用,突出线在造型中的表现力。[21][23]传统中国画中的人物画主要通过“十八描”等技法来表现人的表情和姿势,衣服褶皱的变化,鲜少刻画人体肌肉和骨骼。而新浙派的水墨人体画多以线条勾勒轮廓,讲究人物本身浑厚的色彩,生动的细微之处;画作强调人体的健壮和自然美,呈现人物张扬的生命气息。[24]

岭南分支

编辑

岭南分支包括以下流派:

  • 岭南画派:形成于晚清时期,其特点为:[25]以变化繁复多变的笔法体现气韵生动、气势磅礴的境界,在画面上形成反传统的效果,但同时也继承了中国画中注重留白的传统。受西洋印象派的影响,画面赋色十分艳丽,注重光的表现,以色彩渲染衬托水墨,和传统中国画相反。[26][27]
  • 岭东画派:是中国广东潮汕画家组成的一个画派,师承海上画派,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故又有广东海派之称。[28]。受等江南画风的影响较大,讲格调、重笔墨、清高野逸、推崇写意 、清高野逸。[29]为岭南画派和海上画派之间的过渡。
  • 漓江画派: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30]取景以广西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主,田园诗画风为其特点,[30][31][32]注重体现亚热带南方蓬勃的生命活力。[33]技法特点为广泛运用张复兴所创的夹叶双勾描和长锋长皴的画法:夹叶双勾描画法特别适用于画南方亚热带植物,长锋长皴画法则适用于勾画广西当地地貌,特别是桂北的的崇山峻岭。[32]

其他中国大陆当代画派诸如南昌画派、沂蒙画派、敦煌画派、和巴蜀画派因其中的中国画(设色水墨画)作品不占多数,因此不包括在此。

参见

编辑

有关著作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Whitfield, Roderick. Fascination of nature: Plants and insects in Chinese painting and ceramics of the Yuan dynasty (1279-1368) 1. 首尔: Yekyong Publications. 1993. ISBN 978-8970840123 (英语). 
  2. ^ 2.0 2.1 2.2 《意会中国画》撰文:杭春晓
  3. ^ 《南部烟花记》中写道:"炀帝宫中,争画长娥,司宫吏日给螺子黛五斛,出波斯国。"
  4. ^ 中國美術史──隋唐五代藝術. [200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2). 
  5. ^ 南宋夏珪溪山清遠圖. [2008-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6). 
  6. ^ 蘇軾《枯木竹石圖》欣賞--宋--人民網. [2008-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01). 
  7. ^ 元朝的藝術. [2017-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5). 
  8. ^ 中国画中的三分天下:画风不同怎么在一起. [2016年1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0月20日) (简体中文). 
  9. ^ 中国画领域上的河南江南与岭南. [2015年12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11日) (简体中文). 
  10. ^ 10.0 10.1 10.2 八雅轩丨“墨缘有约”著名画家梁照堂谈:中国画的三大审美系随谭. [2019年2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11日) (简体中文). 
  11. ^ 五大流派交相辉映 浅谈20世纪中国画派的艺术及影响. [2017年5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简体中文). 
  12. ^ "根植黄土画人民"——刘文西新作. [2016年3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10日) (简体中文). 
  13. ^ 武凤珍. 刘文西与黄土画派. 西安市: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6年 [2016年4月]. ISBN 753683263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0) (简体中文). 
  14. ^ 14.0 14.1 14.2 京津画派:独领风骚热半边. [2012年7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11日) (简体中文). 
  15. ^ 他被誉为“中国第一雪”!关东画派的领军人物!. [2019年2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12日) (简体中文). 
  16. ^ 中国著名画家:戴成有作品欣赏. [2019年3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0) (简体中文). 
  17. ^ 十四画派展现当代美术成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简体中文). 
  18. ^ 海上画派有望补涨. [2017年9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10日) (简体中文). 
  19. ^ 新中国下的“新金陵画派”. [2018年2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0) (简体中文). 
  20. ^ 傅抱石所创“抱石皴”和“金刚坡”时期作品选. [2017年3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10日) (简体中文). 
  21. ^ 21.0 21.1 21.2 浙派人物画为后人留下什么. [2013年6月8日] (简体中文). [永久失效链接]
  22. ^ 22.0 22.1 不容忽视的“新浙派”水墨人物画家. [2018年8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11日) (简体中文). 
  23. ^ 23.0 23.1 浙江中国人物画派. [2019年4月28日] (简体中文). [永久失效链接]
  24. ^ 从李震坚看“浙派人物画”. [2018年8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12日) (简体中文). 
  25. ^ 王礼溥,岭南画派. [2019年4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8月10日). 
  26. ^ 清朝·邵梅臣《画耕偶录》:“萧条则会笔墨之趣、淡漠则得笔墨之神。”
  27. ^ 唐朝·王维《山水诀》:“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28. ^ 广东海派画家方若琪和他的花鸟画. [2019-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2). 
  29. ^ 潮汕“岭东画派”被人淡忘?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南方日报,2010年8月10日
  30. ^ 30.0 30.1 “漓江画派作品大展”展现现代南方新田园诗画风. [2007年1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9月30日) (简体中文). 
  31. ^ 漓江画派——现代南方的新田园诗画风. [2011年8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11日) (简体中文). 
  32. ^ 32.0 32.1 现代南方的新田园诗画风——漓江画派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 [2007年12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11日) (简体中文). 
  33. ^ 广西美术精品展:漓江画派成亮点. [2006年6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6月28日) (简体中文). 

延伸阅读

编辑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字学典·书画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