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經野(1855年—1943年)字莘夫,號曹南鈍士山東省曹縣龔樓鄉土地廟人(清朝為菏澤縣扣地), 清朝及中華民國政治人物。[1]

生平

編輯

李經野出生於一個貧苦家庭,幼讀私塾。清朝光緒五年(1879年)中舉人。光緒九年(1883年)參加會試,中三甲九十一名進士;同年五月,著以主事分部學習[2]。光緒十年(1884年)任戶部主事。光緒二十四年六月(1898年),山東省辦理股票,當局按田畝攤派,李經野認為「此乃擾民之法」,乃上奏,意見獲光緒帝採納,下令禁止此類行為。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任戶部貴州司員外郎,同年升任福建司郎中兼財政處提調內倉監督。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被貶為廉州府知府。在廉州府任內,他清理積案,興辦學校,還集資興建廉州西門橋,並親自書寫了「惠愛橋」匾額,懸掛在橋頂。廉州郵局當時由洋人控制,一位華籍員工工作失誤,洋人本擬自行處置,但李經野三次去郵局交涉,要回了該華員,由中國自行處理,維護了國家的尊嚴。廉州府知府三年任滿後,李經野調任湖北造幣總廠總辦,但他未就職,而是稱病回鄉。辛亥革命後,李經野一直在家閒居。[1]1917年張勳復辟時期,他曾被任命為度支部右丞。[3]

1936年,韓復榘親自拜望李經野,並擬聘其孫子李序安任山東省教育廳廳長兼韓復榘的秘書,遭李經野謝絕。抗日戰爭期間,日本方面多次請他「主持地方」,均遭其拒絕。他在抗日戰爭期間多次掩護中國共產黨幹部。1938年3月,中共曹縣工委委員、民運部長於子元到曹縣東南開展工作,其間長期居住於李經野家。單縣中共地下黨負責人張彤光遭到隸屬親日政權的縣長通緝,躲藏在李經野家,後經李經野疏通,終於令其脫險。1938年底,八路軍115師344旅在代旅長楊得志的率領下向南行進,於舊曆十一月二十七日在溫樓遭國民黨方面李文齋曾立堂的阻擋,雙方激戰三個晝夜,344旅未能攻克溫樓。後來,李經野促成雙方達成了和平協議,使344旅得以順利南下。侯集區區長趙殿科在抗日戰爭期間多次將李經野家作為聯絡點,他後來說,「李大人是清朝官員,晚年對共產黨是有認識的,好多地下黨員都得到他的幫助,其情難忘。」[1]

1943年,李經野逝世。[1]

逸事

編輯

李經野和徐繼孺姚舒密陳繼漁是好友,他們一起組織了曹南詩社,並將所作詩歌編為《唱和集》十二卷出版。由於戰爭,《曹南詩社傳觀稿》十卷未能出版。後來,李經野率弟子姜儒卿參與編修《曲阜縣志》、《單縣志》,並指導姜儒卿編著《漢儒學案》。李經野還愛好書法。[1]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李經野,荷澤名人檔案館,於2012-6-15查閱[永久失效連結]
  2.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一百六十三):光緒九年癸未五月。庚辰朔……呂炎律、劉尚倫、陳鴻綬、饒昌麟、蔡卿雲、王永年、朱紫佐、陳咸慶、盧聿炳、陳阜嘉、李春元、黃傳禮、張銘坤、方鑄、陶福祖、孫傳奭、胡治銓、陳日新、於耿光、徐定超、承蔭、裕連、朱占科、張琯生、劉光第、謝化南、王金鎔、徐謙、錫恩、劉子煥、來維禮、陳毓光、汪景星、左盛均、楊傳書、尤蘭芳、孫崇墉、顧厚焜、張嘉猷、汪如練、武朝勛、彭琨生、丁壽鶴、江昌燕、葉大烜、齊學瀛、劉家模、陳增玉、曹步雲、汪汝綸、鄧福初、李世祥、王荃、戚善勖、李浚、何息深、歐陽鈞、楊履晉、雷祖迪、張九章、定成、陳槐林、任宗泰、賴清鍵、李瀛瑞、郝耀昂、章法護、謝輔濂、繆介臣、殷瑞生、程景明、竇渥之、張荀鶴、李秉瑞、梁莘、余連萼、劉保厚、李揚宗、李經野、周安、包宗經、孫宗緯、趙湘洲、聶興圻、黎大鈞、葉士荃、俱著以主事分部學習。
  3. ^ 劉壽林等編,民國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