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荷戰爭
柬荷戰爭是從1643年到1644年,柬埔寨與荷蘭東印度公司間的一場戰爭。戰爭的發起者是柬埔寨國王博涅贊(易卜拉欣蘇丹)。這位國王曾在居住在柬埔寨的馬來族貿易者們的幫助下通過政變成為了新國王,並皈依了伊斯蘭教。這場政變也引發了柬埔寨與荷蘭人之間的這場衝突。這位新國王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雇員們實施了一場屠殺,並在隨後擊敗了被派來向柬埔寨人進行報復的荷蘭武裝力量。
柬荷戰爭 | |||||||
---|---|---|---|---|---|---|---|
| |||||||
參戰方 | |||||||
柬埔寨 | 荷蘭東印度公司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易卜拉欣蘇丹(博涅贊) | 皮埃爾·德·羅熱莫爾特 † | ||||||
兵力 | |||||||
柬埔寨與馬來軍隊 | 432人 | ||||||
傷亡與損失 | |||||||
1000死 | 36名雇員和多名商人被殘殺,156名士兵死,多艘戰艦被柬埔寨人俘獲 |
戰爭
編輯在1642年,一位名叫博涅贊(Ponhea Chan)的柬埔寨王子在推翻並暗殺了前任國王之後成為了列密提巴代國王。柬埔寨的馬來族穆斯林商人在他的繼任中幫助了他,他隨後由佛教皈依了伊斯蘭教,改名為了易卜拉欣,並娶了一名馬來族女子。之後為了趕走荷蘭東印度公司,他發動了一場戰爭。1643年11月,時任荷蘭東印度公司代表的彼得-范-瑞格莫特斯帶著超過100名士兵離開南洋群島,分乘3艘小型帆船回到柬埔寨海岸。在留下1艘船去執行封鎖任務後,這位大使又率領餘下的人馬沿湄公河逆流而上。此行的最主要目的,就是遞交由公司董事授意完成的國書,強令易卜拉欣歸還先前收取的全部賄賂。然而,這份措辭強硬的文件尚未送達,彼得就和隨從在岸邊的市場遭柬埔寨軍隊擊殺。位於烏東的公司商站也在稍後遭殃,被大批集結起來的柬埔寨軍隊攻陷,造成名名商人和荷蘭東印度公司35名荷蘭雇員被殺。由於許多馬來、葡萄牙和日本僱傭兵都參與了行動,因此荷蘭人的火器優勢也蕩然無存,加之荷蘭據點本身並無強力防禦,自然難以在圍攻中堅持太久。柬埔寨人還用浮橋柵欄堵住了湄公河道,並出動成堆的小艇控制了2艘荷蘭戰艦,將上面的60名海員全部俘虜。此時,還有第3艘荷蘭戰艦在金邊城以南水域巡弋。船長和他的部下都對上游的事情一無所知,卻發現為他們運送補給的華工舉止詭異。於是用嚴刑拷問的方式撬出真相,並決定義無反顧地強行離港,冒著大批追擊小艇的火力襲擾,成功從海面返回了巴達維亞。於是,有關同僚悲慘遭遇的消息得以為外部世界所知曉。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高層對此異常震怒,立刻著手組建第二支援救部隊。1644年春季,皮埃爾·德·羅熱莫爾特(Pierre de Rogemortes)的小型編隊駛離巴達維亞,準備用湊出來的3艘戰艦去迫使柬埔寨國王放人。但沿途的熱帶疾病,卻讓半數荷蘭士兵在抵達前就失去了戰鬥能力。等到他們從金邊開入湄公河下游,又發現柬埔寨守軍用浮橋柵欄堵住了整條航道。雖然荷蘭人奮力駕船撞斷了第一道封鎖線,卻在後面的第二道防線面前被工事卡住。隨即,又有大批柬埔寨武裝小艇從側後方發起襲擊,岸邊的炮台也向停止移動的荷蘭戰艦頻頻開火。作為總指揮的皮埃爾·德·羅熱莫爾特(Pierre de Rogemortes)在作戰中不幸身亡,而荷蘭軍隊的432名士兵遭受了156人死亡,且多艘荷蘭戰艦落入了柬埔寨人手中。[1][2][3][4][5]從荷蘭人遭受的這次失敗起,直到兩個世紀後,歐洲人在柬埔寨的影響力才能恢復。[6]易卜拉欣的兄弟們仍然是信仰佛教的,因此他們請求越南幫忙,希望通過越南干涉廢黜他的王位以在柬埔寨恢復佛教。在這之後,這位穆斯林柬埔寨國王被越南阮主罷免並被逮捕。[7][8]在17世紀70年代,荷蘭人離開了自1643年的衝突之後他們已在柬埔寨維持的所有的交易站。[9]
另見
編輯參考
編輯- ^ Kiernan 200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15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Kiernan 200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253.
- ^ Cormack 200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447.
- ^ Reid 199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36.
- ^ Chakrabartty 198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497.
- ^ Fielding 200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27.
- ^ Kiernan 200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15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Kiernan 200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254.
- ^ Osborne 200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45.
原始資料
編輯- Chakrabartty, H. R. Vietnam, Kampuchea, Laos, Bound in Comradeship: A Panoramic Study of Indochina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 Volume 2. Patriot Publishers. 1988 [16 February 2014]. ISBN 81705004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24).
- Cormack, Don. Killing Fields, Living Fields: An Unfinished Portrait of the Cambodian Church - The Church That Would Not Die. Contributor Peter Lewis reprint. Kregel Publications. 2001 [16 February 2014]. ISBN 0825460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1).
- Fielding, Leslie. Before the Killing Fields: Witness to Cambodia and the Vietnam War illustrated. I.B.Tauris. 2008 [16 February 2014]. ISBN 1845114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8).
- Kiernan, Ben. Blood and Soil: A World History of Genocide and Extermination from Sparta to Darfur. Melbourne Univ. Publishing. 2008 [16 February 2014]. ISBN 052285477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8).
- Kiernan, Ben. The Pol Pot Regime: Race, Power, and Genocide in Cambodia Under the Khmer Rouge, 1975-79 illustrated.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6 February 2014]. ISBN 03000964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8).
- Osborne, Milton. Phnom Penh: A Cultural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16 February 2014]. ISBN 019971173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8).
- Reid, Anthony. Charting the shape of early modern Southeast Asia. Silkworm Books. 1999 [16 February 2014]. ISBN 974755106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