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村
楊家村(英語:Yeung Ka Tsuen),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十八鄉黃泥墩南面,是一條客家圍村。楊家村位置偏遠,並沒有車路到達,需要從僑興路末端走田中小徑進村。
歷史
編輯楊家村背靠大欖山,以一座客家圍屋「適廬」為中心。適廬是一座二級歷史建築,建於 1936 年,由藉貫廣東梅縣的兩名印尼華僑兄弟楊衛南及楊竹南擁有。[1]
楊家村建築物屬典型客家圍龍屋,佈局兩堂兩橫。大宅「適廬」位於正中間,主廳設有家祠「敦敬堂」。楊家村右堂之對聯為「適居鄰里仁為美、廬境人環治不孤」、左堂之對聯為「適居新界疑華界、廬吉他鄉倣故鄉」。[2]正門的橫匾上寫著「楊家村」,有一幅對聯「楊開晉代,家派梅州」。楊家村正門與主樓並不是呈水平方向,而是特意扭向東北面,即面向梅縣的方向。[3]
香港日佔時期,楊屋村是東江游擊隊其中一個根據地。楊屋村位處是游擊隊「西路交通線」其一個重要的中轉站,曾協助茅盾、葉以群、戈寶權等中國文化界人士逃離日軍。作家茅盾在《脫險雜記》中記述:「1942年1月9日,茅盾夫婦等人被游擊隊帶到皇后大道東的臨時集中點,扮成難民模樣,通過日軍檢查站,在夜幕掩護下登上停靠在避風塘的駁船,與鄒韜奮等人會合。10日凌晨,他們分乘3艘小艇迅速沖向九龍,並在油麻地佐敦休息。11日和12日,他們經荃灣,到元朗十八鄉的適廬歇息一晚,再渡過深圳河。」[4][5]
1942年夏天,日軍接報前來掃蕩,游擊隊聞訊迅速攜同槍械撤離至適廬後的擔柴山藏匿起來。日軍搜尋遊擊隊未果,便把楊竹南押走囚禁一個多月,日軍對其施以酷刑,企圖逼他供出遊擊隊情報。楊竹南堅決不從,堅稱不知情,日軍最後只好將他釋放。[6]
時至今天,楊竹南已舉家搬回印尼僑居,直到終老。而楊衛南的後人則仍居於楊家村。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Historic Building Appraisal - Sik Lo (PDF). Antiquities Advisory Board.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3-11).
- ^ terewong. 跑遊元朗十八鄉 (19) - 世外古宅楊家村制作panorama. tEre-tErRiTOrY. 2012-08-23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8) (美國英語).
- ^ 葉德平,邱逸. 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文化. 2016.
- ^ 利用海陸秘道避過追殺 港版舒特拉 拯救800抗日義士 | 蘋果日報•聞庫. 聞庫. 2015-12-17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30).
- ^ Pao, Ming. 東江縱隊「秘救」逾千滯港文化人 日軍下令報到 限期前「蒸發」無人被捕. www.mingpaocanada.com. [2022-06-14] (英語).
- ^ 香港元朗適廬:秘密大營救中轉站沉澱曆史足印. 香港新浪.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0) (中文(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