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者同盟
正義者同盟(德語:Bund der Gerechten)是一個流亡法國的德意志工人革命團體,1836年成立於巴黎,分裂自流亡者同盟,主要領導人是威廉·魏特林。後來有僑居法國的荷蘭、匈牙利、捷克、俄國、瑞典、挪威等國的工人參加,成為國際性的工人秘密革命組織。他們的目的是要是一切人享有自由與平等,口號是「四海之內皆兄弟」(英語:All men are brothers)。
正義者同盟 Bund der Gerechten | |
---|---|
領袖 | 威廉·魏特林 |
成立 | 1836年 |
解散 | 1847年6月 |
分裂自 | 流亡者同盟 |
繼承者 | 共產主義者同盟 |
總部 | 法國巴黎(1836年—1839年) 英國倫敦(1839年—1847年) |
黨員 | 1000 |
意識形態 | 基督教共產主義 空想社會主義 |
政治立場 | 左翼至極左翼 |
官方色彩 | 紅色 |
口號 | 「四海之內皆兄弟」 |
1847年6月,同盟接受馬克思、恩格斯的建議,接受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尖銳對立性,改組為「共產主義者同盟」,原階級觀點模糊的「四海之內皆兄弟」口號廢除,代之以「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德語:Proletarier aller Länder, vereinigt euch!)這個鬥爭鮮明的口號。馬克思和恩格斯成為同盟新的領導人,提出了新的章程,規定了民主集中制等原則。
歷史
編輯1832年,住在法國巴黎的德意志移民和工匠建立「德意志人民聯盟」。1834年,因法律修改,德意志人民聯盟被取締[1],雅各布·韋尼迪和西奧多·舒斯特遂在巴黎秘密成立流亡者同盟[2],這一組織是按照菲利普·邦納羅蒂試圖建立一個平等主義革命國際組織「普世民主燒炭黨」的想法組織起來的[3][2][4],也許是這一形態組織的第一個[2][5]。這一組織的成員是德國移民[5]。舒斯特1834年的小冊子《流亡者信條草案》被認為是第一個鼓吹社會底層人民在未來的革命面前團結起來[5]的文案。
在巔峰時期,流亡者同盟在巴黎有大約100名成員,法蘭克福則有80人[3]。在這一時期,舒斯特主要鼓吹德意志統一和組織中產階級共和主義者加入流亡者同盟[3]。當舒斯特和同盟其他領導人集中在這兩件事時[3][5],流亡者同盟成員中的工人階級逐漸團結在威廉·魏特林周邊[3]。這一團體於1836年[6][2][7]在巴黎[5]成立了正義者同盟[8],作為流亡者同盟的分支[2]。由於成員更加重視其他組織,流亡者同盟於1838年瓦解[2]。
正義者同盟的成員由德裔熟練的手工藝人,尤其是裁縫和木工組成[9][10][11]。他們的目標是「基於友愛,平等和正義的原則來建立地下天國」[12],這被同盟稱之為「新耶路撒冷」[13]。同盟的口號是「四海之內皆兄弟」[14][12]。他們被認為是弗朗索瓦-諾埃爾·巴貝夫的追隨者[6][7]和空想社會主義者[6]。同盟期待一場社會革命,被同盟的領袖之一,卡爾·沙佩爾稱之為「人民偉大的起義日」[5]。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輕蔑地認為正義者同盟和其他法國的秘密社團本質上相似,除了她是德國人組成[3]。
威廉·魏特林是同盟最主要的領袖[15][16],魏特林宣稱自己是「社會的馬丁·路德」,並宣布私有財產和金錢是剝削和貪污的來源[17][18]。其他領袖還包括卡爾·沙佩爾,布魯諾·鮑威爾,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莫爾[7][18],奧古斯特·赫爾曼·埃沃貝克[11][19]和約翰·赫克里格[20]。
同盟的許多成員參與了1839年5月12日的「四季社起義」[7][21],這導致同盟被法國政府驅逐[14][18]。同盟隨後遷往倫敦[18],並於1840年成立了一個掩護機構德國工人教育協會[18]。同盟繼續發展,在巔峰期成員達到超過1,000人[18][22]。
1845年同盟內部發生爭論,威廉·魏特林主張工人立即起義,卡爾·沙佩爾則認為時機尚未成熟,尤其是在他經歷過1839年起義後。沙佩爾主張繼續教育群眾來準備革命[23]。
由於政治分歧,卡爾·馬克思對加入同盟產生猶豫,但在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莫爾於1847年1月拜訪馬克思後所說服。摩爾認為馬克思可以作為同盟成員在內部辯論來擴大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力[7]。1847年6月,正義者同盟和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合併,重組為共產主義者同盟[24]。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2024-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16).
- ^ 2.0 2.1 2.2 2.3 2.4 2.5 Davies 2014,第31頁.
- ^ 3.0 3.1 3.2 3.3 3.4 3.5 Lause 2011,第11頁.
- ^ Billington 1980,第176,183. Cf. 93頁.
- ^ 5.0 5.1 5.2 5.3 5.4 5.5 Rothbard 2009,第164頁.
- ^ 6.0 6.1 6.2 Day & Gaido 2009,第4頁.
- ^ 7.0 7.1 7.2 7.3 7.4 Marik 2008,第58頁.
- ^ (Höppner & Seidel-Höppner 2002)
- ^ Hobsbawm 2012,第3頁.
- ^ Hobsbawm 2011,第101頁.
- ^ 11.0 11.1 Wheen 2001,第109頁.
- ^ 12.0 12.1 G.N. Volkov et al., The Basics of Marxist-Leninist Theory. Moscow: Progress Publishers, 1979.
- ^ Toews 1999,第8頁.
- ^ 14.0 14.1 Vander Hook 2011,第16頁.
- ^ Birchall 1997,第95頁.
- ^ Rothbard 2009,第164f頁.
- ^ Lattek 2006,第23頁.
-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Rothbard 2009,第165頁.
- ^ Henderson 1976,第41,91頁.
- ^ Billington 1980,第185頁.
- ^ Bernard Moss, "Marx and the Permanent Revolution in France: Background to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The Communist anifesto Today: The Socialist Register, 1998.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pg.10.
- ^ Vander Hook 2011,第17頁.
- ^ Henderson 1976,第90頁.
- ^ Toews 1999,第10頁.
這是一篇歐洲歷史相關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