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的女人

2006年電影

水中的女人》(英語:Lady in the Water,新加坡譯《水中靈異》,中國大陸譯《水中女妖》,香港譯《禍水》)是一部2006年的奇幻電影,由奈特·沙馬蘭執導、編劇、製作,同時擔任製作人的還包括山姆·莫瑟喬絲·L·羅傑古絲。2006年7月21日於美國上映,同年8月18日於香港及台灣上映。

水中的女人
Lady in the Water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奈·沙馬蘭
監製山姆·默瑟
奈·沙馬蘭
編劇奈·沙馬蘭
旁白大衛·奧格登·斯蒂爾斯
主演保羅·吉馬蒂
布萊絲·達拉斯·霍華
鮑勃·巴拉班
傑佛瑞·萊特
莎莉塔·喬杜芮
Cindy Cheung
配樂詹姆斯·紐頓·霍華
攝影杜可風
剪輯Barbara Tulliver
製片商傳奇影業
Blinding Edge Pictures
片長109分鐘[1]
產地 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2006年7月21日 (2006-07-21)(美國)
發行商華納兄弟
預算$7000萬美元[2]
票房$7270萬美元[2]
各地片名
中國大陸水中女妖
香港禍水
臺灣水中的女人

故事劇情

編輯

克里夫蘭(保羅·吉馬蒂飾演)是一名公寓大廈管理員,某天他在所管理的游泳池中救起了一名年輕少女。克里夫蘭發現她竟是床邊故事裡角色的現實化身,而且她正試圖要完成回到家鄉的旅程。克服不信任感後,克里夫蘭將要靠著公寓住戶們,保護這名少女免於受到神祕怪物的攻擊,平安回到她的世界。

劇情細節

編輯

在摔倒並昏迷在費城公寓的泳池中之後,大廈管理員克里夫蘭(Cleveland Heep)發現自己被一名纖細又神祕的女子所救,她名為絲朵莉(Story,「故事」之意;布萊絲·達拉斯·霍華飾)。克里夫蘭告訴絲朵莉她必須要回家,他並要帶著她到外面(當她在睡覺時)呼吸一點晚上的新鮮空氣;沒想到克里夫蘭突然在樹叢中發現有東西移動的蹤影。那個東西開始變大,吵醒了絲朵莉,並且開始追蹤他們。絲朵莉開始大聲尖叫,但他們及時躲進克里夫蘭的小屋中。隔天,克里夫蘭找來了當地的動物管理警察,但警察卻對克里夫蘭「一隻有著像草地般外皮的大野狼」的描述感到困惑。當獨自待在小屋中時,絲朵莉發現了克里夫蘭的日記,藉由閱讀日記,她發現了他不為人知的可怕過去;克里夫蘭原本是一位醫生,但在妻子和小孩被殺害後就失去了他生命的目標,也放棄了醫生的工作。

絲朵莉告訴克里夫蘭她是一個「娜芙」(narf),於是克里夫蘭去詢問韓國移民崔榮淑(Young-Soon Choi)「娜芙」的含意。崔榮淑的母親曾告訴她一個古老的傳說故事,其中就有提到這種生物。不過由於年代久遠,她也全部忘光了。在崔榮淑的祖母(以及由她充當翻譯)幫助下,克里夫蘭得知「娜芙」原來是水中仙女的意思。絲朵莉是來自「藍色世界」,被派到人類世界來「喚醒」一個能幫助世界的人(被稱為「使者」)。他也發現那天看見的神祕怪物叫做「史鋼」(scrunt),會殺死所有離開藍色世界的娜芙。這種怪物非常強壯、兇猛、而且聰明。此外,牠們能完全隱身在草地上,不被人類看見。為了控制這些怪物和其他的生物,那個世界的規則和法律由三隻猴子般的生物維持,牠們被稱為「殺無赦」(tartutic),並且也是「史鋼」唯一害怕的東西。在發現這個事實之後,克里夫蘭詢問絲朵莉關於「使者」的特徵描述,以幫助她尋找,但絲朵莉僅知道她要找的使者是一名作家。

克里夫蘭一一詢問住戶們是否為作家,他最後找到了維克(Vick;奈·沙馬蘭飾演),一個和姊姊住在一起的年輕作家,但正陷入靈感枯竭的困擾。克里夫蘭因此相信他就是「使者」,並且讓他和朵莉絲見面。當見到絲朵莉時,維克覺得自己好像有「甦醒」的感覺,思緒變得清晰,也有能力完成他正在撰寫的書。由於絲朵莉的任務也已經完成,可以返回藍色世界。

在她要準備回到家鄉的那個晚上,發生了意外,史鋼攻擊了她,破壞了那個世界的秩序,並讓絲朵莉受到重傷。克里夫蘭救了她,兩人一起逃回公寓大樓內。考慮到將朵莉絲帶回外面克里夫蘭的小屋中(並且可能會被史鋼再次攻擊)太過冒險,克里夫蘭於是帶者絲朵莉上樓,讓她在維克和他姊姊的房間內休息。為了避免讓絲朵莉身上的傷口產生毒素,克里夫蘭潛進泳池中尋找絲朵莉從家鄉帶來的藥劑,這種藥劑能控制絲朵莉受到的傷害。

克里夫蘭詢問榮淑的母親,是否有可以幫助娜芙的人類。在床邊故事中,能幫助娜芙的人類角色分別是「解謎者」、「守護者」、「公會」和「治療者」。為了要找到這些能幫助娜芙的人們,克里夫蘭請教了一位他相信在故事寫作方面的專家,也就是一位剛搬進公寓的影評人,法柏先生(Mr. Farber;鮑柏·巴拉班飾演)。法柏對於一般電影的故事設定和角色選擇的分析,讓克里夫蘭發現了找到這些幫手的線索。

被克里夫蘭認定為是「公會」的一群男人(整天無所事事,又有重度菸癮的住戶),將要和其他的住戶們一起舉行一場派對,為了在絲朵莉的朋友「大鷹龍」(Great Eatlon)來接她時能掩護她的行蹤,而影評人法柏先生卻認為是為她而辦的歡迎會,結果事情並未如想像中的進行。公會成員無法讓樂團準時開始演奏,並且離開他們原本負責的崗位去幫助不舒服的派對客人。維克的姊姊正透過手持的一枚鏡子監視史剛的行動時,卻被其他人撞倒在地。她的鏡子破了,使得她無法繼續監視怪物的動向。這讓正在等待大鷹龍的絲朵莉暴露在危險之中,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一顆氣球破裂吸引過去時,史剛攻擊了絲朵莉。克里夫蘭及時救回了正被史剛拖走的絲朵莉,但是她已經受到重傷,陷入瀕死邊緣。克里夫蘭認定的幫手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夠幫助絲朵莉,因為每一件事情都出了問題。他們詢問克里夫蘭為何會認定他們就是故事中的角色,克里夫蘭告訴他們是影評人法柏指導他的,告訴他這種人或這樣的一群人一定就是。住戶們便質疑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如此自大,認為自己可以完全了解別人的想法。由於公會成員沒有把門關緊,史剛這時悄悄溜進公寓大樓內。不久之後,影評人法柏走進了史剛所在的走廊中,他看見史剛,便發表了一場關於電影走向的演說,他說「在一部沒有人死亡、也沒有人露點的電影中,不討喜的配角通常不會被殺」,正當他轉身試圖逃跑時,史剛衝向法柏先生並咬死了他。

克里夫蘭此時了解他錯認了能幫助絲朵莉的人。原本的解謎者也發現其兒子才是真正的解謎者,於是他的兒子解讀出了真正的公會成員,是七名「姊妹」。克里夫蘭原以為貝爾太太就是治療者,但在她的觀察幫助下,克里夫蘭發現自己才是真正的治療者。於是在真正的公會成員和治療者的幫助下,絲朵莉醒過來了。他們於是將絲朵莉帶到游泳池畔。正當他們靠近時,史剛發動了攻擊,但卻剛好被雷吉(一名擁有強壯手臂的住戶,此刻被發現是真正的守護者)的眼睛牽制住了行動。在克里夫蘭的催促之下,雷吉慢慢前進將史剛逼退。此時從附近樹梢上跳下來的「殺無赦」,開始攻擊史剛,並將牠打死。大鷹龍成功的將絲朵莉帶回藍色世界。

離開前,絲朵莉告訴維克關於他的未來:他的作品將會啟發一個小男孩,這名小男孩有一天將會成為美國總統,並且將會幫助整個世界。小男孩將沒有機會見到維克,因為維克將會遭到被他的書激怒的人殺害。維克的姊姊將會有七個小孩,而他可以見到前兩個。克里夫蘭則不願讓絲朵莉告知他的未來。

主題:認同與彼此的連結

編輯

娜芙(絲朵莉)和那些幫助她的人,都在電影劇情裡描述的傳說中,對自我的角色和認同現入困惑。絲朵莉不相信她就是能夠徹底啟發人類的「娜芙夫人」(Madam Narf)。即使克里夫蘭曾經是醫生,他也很難相信自己就是治療者。年輕作家維克和他的姊姊,也難以相信他將會寫出一本書,將來能啟發一位偉大的美國總統。影評人,哈利·法柏,他自信滿滿的預測故事中什麼人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最後被證明都是錯的,而且還被史剛殺死。電影表現了故事中每一個人不論對自己有什麼樣的評價,都是相當重要的。不論自己有沒有曾經思考過或是察覺到,都會對整個世界帶來影響。電影中的每個角色都有一些心裡上的陰影,尤其是克里夫蘭。他們都需要一些治療以幫助他們在自己的世界中前進。這點在治療絲朵莉時表現出來,也同時是對其他人的一種治療。此外電影的主軸也表現出彼此連結的重要性。在他的童話故事中,奈·沙馬蘭使用了一種世界文學領域中經典符號:水。水代表著純淨、淨化和不可抵擋的能量。

製作

編輯

這部電影原本預計由迪士尼發行。但在製作總監尼娜·賈克布森(Nina Jacobson)和其他人對於劇本提出強烈批評後,奈·沙馬蘭便離開了迪士尼而轉往華納兄弟(Warner Bros.)[3][4]

奈·沙馬蘭在他的家鄉費城近郊進行電影拍攝,他們在萊維敦(Levittown)附近的倉庫中搭建的電影場景,其中包含公寓設施和一半的市街場景。大部分的拍攝都是在倉庫中完成的。

演員

編輯
演員 角色
保羅·吉馬蒂 克里夫蘭·希普
布萊絲·達拉絲·霍華 絲朵莉
鮑柏·巴拉班 哈利·法柏
傑佛瑞·萊特 杜瑞先生
莎莉塔·喬杜芮 安娜·瑞恩(Anna Ran)
佛瑞迪·羅瑞格茲 雷吉(Reggie)
比爾·艾文 利茲先生(Mr. Leeds)
傑瑞德·哈里斯 留鬍子的吸菸者(Goatee smoker)
瑪莉·貝斯·荷特 貝爾太太(Mrs. Bell)
Cindy Cheung 崔榮淑(Young-Soon Choi)
奈特·沙馬蘭 維克·瑞恩(Vick Ran)

票房

編輯

美國上映首週末(2006年7月21日—23日),電影票房成績總共為1820萬美元,在該週末的全美票房排行榜位居第三。與奈·沙馬蘭另外五部主要作品相比,這是票房最低的一部。由於其負面的影評和不佳的口碑,第二週的票房成績便巨幅下滑至710萬美元,累積票房總成績僅有3,200萬美元。第三週的情況也沒有好轉,票房再次下滑62.1%,掉到270萬美元。截至2006年8月24日日為止,總票房為46,234,380美元[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無法與其7,500萬美元的製片預算[2]和7,000萬的廣告支出[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打平。

台灣方面,台北市首週末(2006年8月18日—8月20日)票房為新台幣313萬元(約9.5萬美元),排名第4[4]。第二週票房下跌71.9%,為新台幣88萬元,排名第8[5]。第三週再下滑至新台幣23萬元,至2006年9月3日止總票房為新台幣620萬元[6](約18.9萬美元)。

評價

編輯

《水中的女人》獲得負面居多的評價,爛番茄根據212條(53條好評,159條差評)評論,獲得25%新鮮度,平均得分4.3/10,共識評價寫道:「一個牽強的故事,幾乎沒有懸念和令人信服的場景,《水中的女人》感覺做作,自命不凡,而且相當愚蠢」[5]Metacritic根據36條評論,獲得36分(滿分100分),代表「負面評價為主」[6]

在第27 屆金酸莓獎上,《水中的女人》獲得了四項最差影片和最差劇本提名,並獲得兩項最差導演獎和最差男配角獎。

參考資料

編輯
  1. ^ Lady in the Water (PG).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2006-07-26 [2011-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2). 
  2. ^ 2.0 2.1 Lady in the Water (2006). Box Office Mojo. [December 27,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6). 
  3. ^ IMDb《StudioBriefing》(2006年6月23日)Shyamalan Blasts Disney Execs in New Boo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洛杉磯時報》(2006年6月23日)Book Tells of Breakup with Disney
  5. ^ Lady in the Water (2006). 爛番茄. [2021-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31). 
  6. ^ Lady in the Water (2006). Metacritic. [2010-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