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藏-印歐語系

假定的语言系属分类

漢藏-印歐語系漢-印歐語系是一種假定的超語系,該假說認為漢藏語系諸語言與印歐語系諸語言擁有共同的起源。

漢藏-印歐語系
有爭議的超語系
地理分佈歐洲亞洲美洲大洋洲
譜系學分類
  • 漢藏-印歐語系
原始語言原始漢藏-印歐語
分支
Glottolog

漢藏-印歐語系語言在世界上的分布示意圖,紅色為漢藏語系、綠色為印歐語系。

研究歷史

編輯

最早對漢語與印歐語進行比較語言學研究的是18世紀的北歐學者瑞德貝克(O. Rudback),他對哥特語和漢語的詞彙進行比對,認為哥特語與漢語有相似之處,並猜測兩者可能同源。19世紀下半葉,孔好古施古德艾約瑟等一先後提出漢語與歐洲語言同源,其中孔好古通過對漢語與印歐語家養動物詞彙的比對,最早提出印-漢語系(包括漢語藏語緬語及印歐語)的設想。20世紀,謝飛(R. Shafer)提出了歐亞超級語系的猜想[1],並列出了數百個藏緬語與印歐語的相似詞[2]。20世紀60年代開始加拿大漢學家蒲立本開始從歷史比較語言學、人類學、考古學等多個方面論證漢藏語與印歐語的發生學關係[3],21世紀後,周及徐、高晶一等中國學者亦各自提供了上百組漢藏語系與印歐語系的同源詞。[4]

存在證據

編輯

形態對應

編輯

根據蒲立本的描述,漢藏語與印歐語存在多處形態上的對應。潘悟雲沙加爾認為上古漢語可能存在次要音節*Cə-[a],蒲立本亦認為上古漢語存在A、B兩類音節,蒲立本認為這與印歐語中的*e在重讀時出現、非重讀時不出現的情況類似[5];上古漢語的否定詞詞首輔音多為*p-*m-,印歐語的否定前綴*ṇ-與之相似[6];印歐語存在變動性s-,今天的部分藏緬語言仍然存在類似的使役性前綴,漢語的諧聲字表明上古漢語可能也存在類似的結構[7],如吏[*rɯ]、使[*srɯ]鄭張尚芳擬音)。

周及徐認為原始印歐語在音繫結構上與上古漢語接近,如都有三組塞音對立;舌根音均有圓唇不圓唇兩套;在輔音叢方面,均廣泛存在以s-開頭的複輔音、塞音後均可存在r、l,但兩者均無*Tl[b]類詞首輔音等。上古漢語無輕唇音舌上音的特點也與原始印歐語相似,兩者的舌葉音、舌尖塞擦音、舌面塞擦音都是後起的。[8]

詞彙對應

編輯

蒲立本找到了漢藏語與印歐語的語音對應形式,如原始印歐語原有軟齶鼻音/ŋ/,後來逐漸演化為濁軟齶塞音/g/,因此印歐語的*g對應古漢語的[9];上古漢語的*l對應印歐語*d原始漢藏語*kj對應原始印歐語*st等,他列出了24個漢藏語與印歐語的同源詞,其中部分列於下表:[6]

早期中古漢語(漢藏語) 原始印歐語(印歐語)
詞彙 含義 詞彙 含義
[*wik] 領土、疆域 [*weikʲ] 房子、社區
[*jaʊ] 約束 [*jeu-] 約束
[*jæ] 高等植物器官之一、世代、時期、姓 [*leup-] 葉子
[*kʰaw'] 老年、亡父、祖先 [*h2ew] 祖父
[*nuw] [*gʷow] 母牛

魯伯斯克依(通譯名「盧博茨基」,A. Lubotsky)找到了13個漢語與吐火羅語的同源詞彙,這些詞彙多與馬車馬具和城市建築相關,如鞹([*khwak],皮革)與甲種吐火羅語kac(獸皮)、輻([*puwk],車輻)與原始吐火羅語[*pəw](車輻)、堲([*tsit],磚石建築)與吐火羅語tsik(建造)等。但魯伯斯克依並不支持印歐語與漢語同源的猜想,他認為這些詞彙應當是漢語從吐火羅語借入的,顯示了馬車從西方傳入中國的過程。[10][11]

其它證據

編輯

蒲立本在他的相關著作中對新疆的人種和語言進行了詳盡的解讀,以此為漢藏語與印歐語的同源關係尋找歷史學、人類學考古學上的旁證。他認為吐火羅語同漢語關係密切,但蒲立本只認為吐火羅語是漢語與其它印歐語的紐帶,不認為吐火羅語與漢語的關係比其它印歐語更接近。蒲立本認為如果漢語與印歐語同源,則「它們必定屬於更早的時代」[12],即分家至少在6000年之前。[13]

參見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C泛指輔音,音標前的*表示該音為擬構得出,下同。
  2. ^ T指齒齦塞音,如d、t、tʰ等。

引用

編輯
  1. ^ R.Shafer 1963
  2. ^ R.Shafer 1965
  3. ^ 李艷 2012,第30頁
  4. ^ 李艷 2012,第206頁
  5. ^ 李艷 2012,第209頁
  6. ^ 6.0 6.1 李艷 2012,第213-216頁
  7. ^ 李艷 2012,第211頁
  8. ^ 周及徐 2002,第105-111頁
  9. ^ 李艷 2012,第210頁
  10. ^ E.Pulleyblank 1999
  11. ^ 李艷 2012,第211-213頁
  12. ^ 李艷 2012,第226頁
  13. ^ 李艷 2012,第208頁

參考文獻

編輯

圖書

編輯
  • 李艷. 超级语系—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理论 第1版.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2-03. ISBN 978-7-5161-0613-6. 
  • 高晶一. 汉语与北欧语言:汉语与乌拉尔语言及印欧语言同源探究.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8-06. ISBN 978-7-5004-7077-9. 
  • 周及徐. 汉语印欧语词汇比较. 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2. ISBN 7-5409-2657-0. 

論文

編輯
  • E. Pulleyblank. The Chinese Cyclical Signs as Phonograms. Journal of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979: 24–38. 
  • E. Pulleyblank. The Chinese and their Neighbors in Prehistoric and Early Histroric Times.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1983. 
  • E. Pulleyblank. Central Asia at the Dawn of History.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999, 27: 163–168. 
  • R. Shafer. Eurasial. Orbis. 1963, 12: 19–14. 
  • R. Shafer. The Eurasial Linguistic Superfamily. Anthropos. 1965, 60: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