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金銀細工製作技藝
江都金銀細工製作技藝是中國金銀細工製作技藝中的代表之一,2008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
金銀細工製作技藝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
申報地區或單位 | 江蘇省江都市(現為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 |
分類 | 傳統技藝 |
序號 | 900 |
編號項目 | Ⅷ—117 |
登錄 | 2008年 |
發展歷史
編輯東漢廣陵王劉荊墓中出土大量製作精細的金銀飾品,從中可見漢代江都金銀製作工藝已相當華麗精巧[2]。
唐代,揚州所產的金銀器被列為貢品[3]。揚州城建過程中出土許多唐代的金銀首飾,其中以1983年出土的唐代首飾伎樂飛天金櫛[4]為最。金櫛是將薄金片鏤空、鏨刻做成的,十分罕見。
清代先後有百餘家銀樓在揚州境內出現,各銀樓作坊的銀器製作各具特點[5][6]。據《揚州金融志》載,清末揚州「金銀首飾歲銷銀幣60餘萬」[7]。
民國期間,揚州城區及江都仙女鎮、大橋鎮一帶的銀樓總數依然達到百餘家[6]。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對金銀實行統購統配,1953年揚州城區銀樓僅剩10家,1964年全部關閉[6]。1972年,在國家輕工業部部署恢復發展出口首飾生產後,仙女鎮籌建了江都金屬工藝廠。但由於完全依靠純手工製作,無法機械化生產,江都金屬工藝廠最終於2002年歇業[8]。據江都金銀工藝傳人方學斌2014年所說,如今揚州市專門從事這項工藝的人數已經不到10人,正面臨後繼乏人的困境[8]。
工藝特點
編輯江都金銀細工製作技藝既不像中原地區的作品那樣簡約粗獷,也不像閩粵地區的作品那樣細膩繁複。它兼具南方和北方的地域特點,剛柔並濟,作品造型典雅、清秀,工藝精湛、細膩。獨特工藝有鏨花和砑光工藝。鏨花工藝很難依靠機器完成,必須靠人力,使用小榔頭、小鏨刀等工具,輕重協調才能完成[8]。砑光工藝則繼承了揚州自漢唐以來的銅鏡製作工藝。
著名作品
編輯江都金銀細工的傳統作品主要有首飾、配飾、器皿和擺飾四類[8]。著名作品有:
- 漢代廣陵王金璽[2];
- 唐代伎樂飛天金櫛[4];
- 宋代七寶鎏金阿育王塔[9];
- 清代鳳把銀酒壺[10];
- 清代銀筆洗[10];
- 當代仿漢金銀擺件姊妹作品地動儀、渾天儀。
參考資料
編輯- ^ 國務院關於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的通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2.0 2.1 梁白泉. 国宝大观. 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0.
江蘇邗江東漢廣陵王劉荊墓出土有『廣陵王璽』金印和十餘件製作非常精細的小金飾件。從這些出土品中可以看出,當時諸如錘揲、掐絲、累絲、炸珠、焊接、鑲嵌等金細工工藝已經十分成熟。
- ^ 歐陽修; 宋祁. 新唐書. 維基文庫, 41 (中文).
揚州廣陵郡,大都督府。……土貢:金、銀、銅器、青銅鏡、……
- ^ 4.0 4.1 伎樂飛天金櫛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唐】伎樂飛天金櫛。
- ^ 穿越千年熠熠生辉——扬州金银器饰工艺赏析(二). [2015-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6.0 6.1 6.2 陳曉友. 扬州银楼史话 (PDF). 揚州日報. 2008-11-29: B3 [2015-01-2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4-02) (中文(中國大陸)).
- ^ 扬州金融志. 中國金融出版社. 1996. ISBN 978-7-5049-1551-1.
- ^ 8.0 8.1 8.2 8.3 国家级非遗继承人方学斌:十年痴迷金银细工成"疯魔". [2015-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7).
- ^ 国宝档案:南京阿育王塔. [2015-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10.0 10.1 扬州银器饰细腻高雅. [2015-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