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卡拉半島
59°59′N 24°26′E / 59.983°N 24.433°E
波卡拉半島[1](芬蘭語:Porkkalanniemi;瑞典語:Porkala udd)是芬蘭灣的一個半島,位於芬蘭南部的基爾科努米。
該半島曾具有巨大的戰略價值,因為駐紮在那裡的海岸炮兵將能夠在芬蘭灣的一半以上進行射擊。如果同一軍事勢力控制了海灣對岸愛沙尼亞的海岸,那麼它將能夠阻止聖彼得堡海軍進入波羅的海。波卡拉半島距離愛沙尼亞最近的地方只有36公里(22英里)。此外,波卡拉距離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僅30公里(19英里),駐紮在那裡的外國勢力將能夠對芬蘭政府施加巨大壓力。
歷史
編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根據1944年9月19日芬蘭與蘇聯為結束繼續戰爭而簽訂的莫斯科停戰協定,蘇聯獲得了波卡拉海軍基地的租賃權。
波卡拉因此取代了1940年至41年作為海軍基地租給蘇聯的漢科半島。1944年9月29日,即停戰十天後,以半島為中心的大片地區,包括基爾科努米、錫溫蒂奧和因戈的土地,以及幾乎整個代格比地區,被租給了蘇聯[2]。蘇聯接管該地區時,約有7200名芬蘭居民,並在1944年9月的十天內全部撤離[3]。
除了軍事用途外,該海軍基地還用於向芬蘭政府施加政治壓力,並用於建立蘇聯間諜網絡。[3]
波卡拉租借地立即由軍官涅翁·安東諾夫(1907–1948)來管理,他在此職位上呆到1945年6月,之後他調至阿穆爾河區艦隊,為對日本作戰做準備[4]。
根據1944年停戰協定,該地區租借給蘇聯50年。1947年2月10日,《巴黎和約》重申蘇聯有權占領該地區直至1994年[5]。
蘇聯沒有在此地建立民政管理;而僅是波卡拉軍事指揮官來進行軍事管理,該職位由前漢科海軍基地指揮官謝爾蓋·卡巴諾夫(1901-1973)擔任,直到1956年1月26日。
在海軍基地行動最活躍的時期,該地區駐紮有30,000名蘇聯士兵以及10,000名蘇聯官員和平民(例如軍官家屬)。[3]
雖然在蘇聯控制下,1947年赫爾辛基和圖爾庫之間的芬蘭客運列車被允許在支付費用的情況下使用該地區的鐵路。然而,所有的火車窗戶都必須用百葉窗關閉,並且在40公里的過渡期間禁止拍照 [6][3]。
1952年赫爾辛基夏季奧運會期間,蘇聯奧運代表隊被安置在海軍基地,而不是奧運村。
儘管蘇聯對波卡拉的租期已確認了50年,但雙方達成了提前歸還協議。該協定於1955年9月19日簽署,正好是停戰11年後,1956年1月26日,該地區的控制權交還給芬蘭[7]。這可能歸因於芬蘭化進程和技術進步使沿海炮兵過時。赫魯雪夫領導下的蘇聯放棄了史達林主義,芬蘭的中立和不加入北約也是重要的因素[來源請求]。
在重新進入該地區後,芬蘭人發現蘇聯已經摧毀了1944年移交的大約50%的民用住房和80%的商業房產。新建築包括博特維克(Båtvik)的深水港和弗里約斯比(Friggesby)的飛行場。飛行場立即被拆除並恢復為農場用地,大多數撤離的人口返回了他們以前的家園。到20世紀60年代末,蘇聯統治的大部分痕跡已被抹去。[3]
在流行文化中
編輯在萊娜·萊赫托萊寧(Leena Lehtolainen)的芬蘭黑色神秘小說《表面之下》中,蘇聯對波卡拉的租賃和該地區昔日居民的回歸是關鍵事件。海軍基地也是電視劇《拳頭》情節主線的一部分。
參考
編輯- ^ 周定國 (編). Porkkala Udd 波卡拉半岛 (芬). 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8-01. ISBN 978-7-500-10753-8. OCLC 885528603. OL 23943703M. NLC 003756704.(簡體中文)
- ^ Sixty years ago: Parliament within range of Soviet guns. Helsingin Sanomat. (原始內容存檔於December 15, 2013).
- ^ 3.0 3.1 3.2 3.3 3.4 Porkala. uppslagsverket.fi. [2020-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2).
- ^ Антонов Неон Васильевич. [2023-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2).
- ^ Australian Treaty Series 1948 No 2 / Treaty of Peace with Finland (Paris, 10 February 1947). Australian Treaty Serie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02).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rmistice Agreement, the Soviet Union confirms the renunciation of its right to the lease of the Peninsula of Hango, accorded to it by the Soviet-Finnish Peace Treaty of 12 March 1940, and Finland for her part confirms having granted to the Soviet Union on the basis of a fifty years lease at an annual rent payable by the Soviet Union of five million Finnish marks the use and administration of territory and water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viet naval base in the area of Porkkala-Udd as shown on the map annexed to the present Treaty (Annex I).
- ^ The iron curtain comes down, and "the world's longest railway tunnel" is created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10-20. (HELSINGIN SANOMAT)
- ^ 55 Years Since Return of Porkkala. Yle Uutiset. 26 January 2011 [2023-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30)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