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天宮寺唐代佛教寺廟,位於東都洛陽。原為唐高祖潛龍時舊宅,貞觀六年(632),唐太宗下詔改為寺宇[1];十二年敕令法護為寺主。其後名德來住者漸多,遂成為東都名剎。唐末毀於戰火。

龍朔元年(661年),唐高宗駕臨天宮寺巡遊,度僧二十人。程處弼武后時曾在天宮寺建造佛像,為武后和父母祈福。

北宗神秀武德八年(625年)在天宮寺出家,受具足戒,神龍二年(706年),圓寂於該寺,唐中宗賜諡「大通禪師」。

天宮寺有吳道子所畫壁畫,據《太平廣記》引《獨異志》記載:「(唐玄宗開元中,將軍裴旻居母喪。詣道子(畫聖吳道子),請於東都天宮寺畫神鬼數壁,以資冥助。道子答曰:『廢畫已久。若將軍有意,為吾纏結。舞劍一曲。庶因猛勵,就通幽冥。』旻於是脫去服,若常時裝飾。走馬如飛,左旋右抽,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漫引手執鞘承之,劍透空而入,觀者千百人,無不驚慄,道子於是援毫圖壁,颯然風起,為天下之壯觀。道子平生所畫。得意無出於此。」

唐代詩人王昌齡曾作《洛陽尉劉晏與府掾諸公茶集天宮寺岸道上人房》一詩:

良友呼我宿,月明懸天宮。
道安風塵外,灑掃青林中。
削去府縣理,豁然神機空。
自從三湘還,始得今夕同。
舊居太行北,遠宦滄溟東。
各有四方事,白雲處處通。

參考書目

編輯
  1. ^ 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九載曰:「六年。詔以東都(洛陽)龍潛舊宅為天宮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