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浦
清江浦是今中國江蘇省淮安市主城區(清江浦區)的歷史名稱,在明、清時期是京杭大運河沿線享有盛譽的繁榮的交通樞紐和商業城市。設有屬於戶部管理的皇家倉庫和屬於工部管理的4大漕船廠,駐紮有南河總督等許多重要官員。由於北方運河水量不足,清朝規定清江浦以北的運河只允許漕運船隻通過,因此大量旅客都必須在此進行「南船北馬」的交通方式的變更。
清江浦本是運河名,位於淮安府山陽縣境內。公元486年,春秋時期的吳國,開鑿了連接長江、淮水的邗溝。隋煬帝時開挖通濟渠,以「上達黃河,下通於淮」;南線則疏竣邗溝,使黃河與江、淮通連。宋轉運使喬維岳為了漕運的方便,開闢從末口到泗口的沙河,「以避淮水山陽灣之險」。明永樂八年(1410年),漕督平江伯陳瑄走訪當地群眾,尋沙河故道,並加以疏渡,易其名為清江浦[1][2]。自此,清江浦與古邗溝相通,合稱裏運河。
陳瑄重浚清江浦時,還就河築堤,建築了新莊、福興、清江、移風4道閘[1]。後來新莊閘以下日就淤塞,不通舟,於是在清江閘下游築壩,稱仁義壩(今水渡口)。北上漕船都要從這裡起旱,經石碼頭,「盤駁以入黃河」,過河再從王家營(今淮陰區王營鎮)啟程登通京大道。近浦之地漸漸興起為鎮,稱「清江浦鎮」。隨著工商百業的興旺發達,「市井益稠,兩岸居民達數萬戶」,地位愈益重要。
清江浦鎮在行政上原來屬於淮安府山陽縣(今淮安市淮安區),1761年由於清河縣縣城(今淮安市淮陰區碼頭鎮舊縣村)毀於洪水,於是將清江浦一帶由山陽縣劃歸清河縣,作為清河縣的新縣治。原有名稱清江浦因知名度甚高,仍被習稱多年。
1853年太平天國占領南京,致使漕運被阻;1855年黃河大改道,使運河山東段淤塞。1860年清江浦20華里長的街市被前來搶糧的捻軍徹底焚毀。1865年建造城牆,規模收縮,僅將中心區官衙附近修在城內。1872年,輪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從此漕運和南北客運大多數改走海路;1912年津浦鐵路通車。清江浦失去交通上的優勢,迅速衰敗下去,僅成為附近十餘縣範圍普通的商品集散地。
1914年,為避免同名,清河縣改名為淮陰縣。1951年,又劃出城區設立清江市,作為淮陰地區公署所在地。1983年,淮陰地區改設地級市,清江市則改設清浦區和清河區。2000年底,地級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轄清河區、清浦區、淮安區(原縣級淮安市改設)和淮陰區(原淮陰縣改設)。2016年,清河區與清浦區合併設清江浦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