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之戰 (1644年)
潼關之戰,大順永昌元年(清世祖順治元年,1644年)12月,清朝定國大將軍多鐸率領清軍與李自成麾下的大順軍在潼關進行的決定性戰役。
1644年5月,李自成率大順軍撤出北京,經山西退守西安,在潼關設重兵防守,阻止清軍西進,確保西安。10月,清朝遷都北京後,10月19日,命阿濟格為靖遠大將軍,和吳三桂、尚可喜等降清漢將,率3萬兵馬從北路入陝,途中盡調宣府鎮、大同鎮兩鎮明軍降兵,兵力達8萬人,先攻陝北,南下西安,滅大順。10月25日,命豫親王多鐸為定國大將軍,同降將孔有德、耿仲明等率兵2萬南下,收取江南。
大順軍2萬人在10月12日,從山西垣曲東下河南懷慶府,連續攻克濟源、孟縣,進攻懷慶府城沁陽。清朝攝政王多爾袞聽說後,立即改變進軍南京的計劃,派多鐸先救懷慶,再攻取潼關,同阿濟格夾攻西安。多鐸率領清軍抵達懷慶後,大順軍不敵清軍攻勢,主動撤退。
12月,多鐸率軍從孟津渡過黃河,連破洛陽、靈寶等地,12月22日,進抵潼關20里外紮營,等候後續部隊攜帶紅衣大炮,李自成獲知清軍將攻陝北的消息後,於是陸續把軍隊北調,直到多鐸率領清軍抵達潼關時,才發現已經陷入被南北夾擊的困境。李自成於是臨時決定,親率大軍增援潼關。12月29日,兩軍開始作戰,大順軍在關前據山列陣,清軍前鋒統領努山、鄂碩等在側後包抄,護軍統領圖賴率騎兵100餘人從正面進攻,經過激戰,大順軍失利。
1645年1月4日,大順軍將領劉芳亮領兵1000餘人,偷襲清營,被清軍擊敗。李自成親率馬步兵拒戰,又被清軍擊敗。1月5日、1月6日夜間,大順軍連襲清營,都遭到失敗。1月9日,清軍的紅衣大炮抵達,逼近潼關口。大順軍立堅壁堵截清軍。1月11日,清軍先集中紅衣大炮發動了猛烈轟擊,然後大舉進攻,相繼攻入大順軍陣。大順軍頑強奮戰,以300名騎兵反擊,又分兵迂迴到清軍陣後攻擊,還是戰敗。這時,北路清軍由阿濟格率領,已由山西保德州渡過黃河,進入陝北,圍榆林,占領米脂,主力推進西安。李自成面臨兩路夾攻,被迫撤回西安府。1月12日,清朝護軍統領尼堪等領兵占潼關,大順潼關守將馬世堯率所部7,000人降清。
參考文獻
編輯- 《中華戰典·明清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