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子 (漫畫)
父與子(德語:Vater und Sohn)為德國漫畫家埃·奧·卜勞恩所創作的無字連環幽默漫畫,於1934年12月至1937年12月連載於《柏林畫報》每周的漫畫專欄上[1],並最早由烏爾斯泰因出版社結集出版。該系列漫畫講述了胖乎乎的光頭父親和他的小不點兒子之間,不斷遭遇各種突發事件並予之解決的日常生活。漫畫的素材取自作者與其子克里斯蒂安的生活經歷,在發表後獲得了極大的成功[2]。
情節與排版
編輯該系列的漫畫故事每篇常由3至9格無字黑白圖片組成,一篇對應一段故事,有時則會用兩頁或幾篇對應一段完整的故事,每段故事的情節多數都是相互獨立的。父與子二人在《一大筆遺產》(Die große Erbschaft,1937年)一篇中因為出乎意料地繼承了一大筆財富而過上了富人生活,但在《夏日旅行事故》(Zwischenfall auf einer Sommerreise,1937年)一篇中因為他們在旅行中意外從船上跳水,擱淺在一座孤島上展開求生生活,直到《回家》(Wieder zu Hause,1938年)一篇中,二人才平安返回他們最初的房子中,可是之後卻對他們之前獲得的財富沒有再進行描寫[2]。
書中除父與子外的其他人物大多都只登場了一次,例外的是祖父(Großvater)與曾祖父(Urgroßvater),他們在書中都有多次登場[2]。
誕生與出版
編輯1934年,時受僱於烏爾斯泰因出版社的編輯柯爾特·庫森貝格接到任務,要求他尋找能夠為《柏林畫報》創作新的人物形象的插畫師。在他找到的20名插畫師候選人中,經過接觸,他最終選擇了埃里希·奧澤爾。在交到庫森伯格手上的草稿之中,就有一張是尚未刊載的,即日後《父與子》的草稿。奧澤爾由於威瑪共和國時期創作的政治諷刺漫畫,導致了他未獲得帝國文化協會的成員資格,使其事實上被禁止從業,因此若要在雜誌上刊登他的作品,就必須另闢蹊徑。於是在出版社爭取下,在國民教育與宣傳部收到了可以讓奧澤爾「在化名下進行非政治性創作並發表」的許可[3]。因此,奧澤爾創作的《父與子》系列漫畫一直都是以「埃·奧·卜」(e.o.p)為署名發表的。其中,「埃·奧」兩字代表他本名的縮寫,最後的「卜」則是指他成長的家鄉普勞恩。此後,他也一直以「埃·奧·卜勞恩」作為自己的筆名[3]。
1934年12月13日[3][4],第一篇《父與子》漫畫題名《糟糕的家庭作業》[2]在《柏林畫報》上刊登,使雜誌銷量驟增[5]。一直到1937年12月全系列最後一篇發表之前,《柏林畫報》上共計刊載了157篇父與子漫畫[4],儘管卜勞恩之前被禁止從業,在烏爾斯泰因出版社的倡議下,作為他以冬季援助事業、1936年德國國會選舉以及193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為主題進行宣傳創作的回報,他終於能夠不再被這份禁令所束縛。在卜勞恩個人的意願下,父與子系列漫畫在柏林畫報1937年第49期,以漫畫告別的形式宣告連載完結,在這一篇中,兩位主人公向著地平線方向遠行,他們逐漸走向天空,化為了月亮和星星。倒數第二篇漫畫的情節,則描繪了父與子驚訝地發現大街上突然到處都是以他們的形象售賣的各種商品、演出等,他們感到十分不安,卜勞恩意在藉此表達自己對這部系列漫畫受到不斷增加的廣泛歡迎的同時,產生的過度商業化之問題的擔憂,此時的該系列漫畫已經憑藉其妙趣橫生的長期連載收穫了大量人氣[6]。
1935年烏爾斯泰因出版社首次以1萬本的印刷量出版了題為《父與子:50則搞笑故事與冒險》(Vater und Sohn – 50 lustige Streiche und Abenteuer)的系列單行本,其中收錄了40篇已刊載的漫畫篇目,以及10篇全新篇目,由庫森貝格以筆名漢斯·歐爾(Hans Ohl)為本書作序。因為廣受歡迎,後又加印至9萬本。之後,單行本續集分別於1936年及1938年出版。兩部續集都有7萬本的印量[7]。
二戰後,康斯坦茨的南方出版社(Südverlag)取得本書版權。在2014年12月31日前,南方出版社和眾多得到出版授權的出版商在德語地區發行了眾多版本的《父與子》漫畫集,這些出版商也包括東德的歐倫史畢格出版社,因此《父與子》合集的發行量很快就到了數十萬級[8]。
《父與子》系列漫畫共計有194篇。以這些漫畫都是由E·O·卜勞恩創作為前提的情況下,它們已於2015年1月1日起進入公有領域[9]。
反響
編輯1962年《時代周報》將本漫畫譽為「本世紀最受歡迎的搞笑漫畫」[10]。同樣,德國漫畫家、作家埃卡特·薩克曼評論其為:「以一種最合適的形式展現出了...那個時期無可避免陷入的老套風格...漫畫呈現出的,於人們而言,既平實卻又遠離現實...一如世紀之交的《飛葉》(所呈現的)。」[5]作家安德烈亞斯·C·克尼格在他的《50部經典漫畫》(50 Klassiker Comics)中,對《父與子》有專門的整整一章,他在其中評價卜勞恩「創造了永恆的經典」,然而「在這部作品收穫的人氣背後,卻有著作者本人所被遺忘的(悲劇)命運」[11]。伯恩德·多勒·溫考夫(Bernd Dolle-Weinkauff)也評價本漫畫故事為「德國的一部繪畫故事新經典」[12],但他僅將之放在啞劇漫畫的類別下,而沒有在更廣義的「漫畫」範疇中進行比較[13]。
1960年,作曲家阿爾布雷希特·羅森斯騰格爾和保羅·迪沃(Paul Diwo)將本漫畫改編為了學校音樂教育性質的作品《父與子:埃·奧·卜勞恩之後的歡樂合唱》(Vater und Sohn, eine heitere Bildkantate nach E.O. Plauen: für Jugendchor, Klavier, rhythmische Instrumente und eine Jazzgruppe)[14]。
在卜勞恩的故鄉普勞恩市中,立有父與子紀念雕像,該雕像由雕刻藝術家埃里克·塞德爾(Erik Seidel)創作,1995年由普勞恩出身的企業家漢斯·盧沃爾(Hans Löwel)捐贈。雕刻家讓兩名角色手拉手,從一部敞開的書本中躍然而出。雕像最初立在車站路(Bahnhofstraße),2010年起遷至諾貝爾路(Nobelstraße)的卜勞恩故居前[15][16]。
2017年9月18日,時任薩克森州運輸部長馬丁·杜利希提出特別允許州道路建設和運輸辦公室在普勞恩市內換上父與子主題的交通號誌,在兩年的評估期後再決定是否永久保留,該提案是受美因茨的美因茨小子主題交通號誌所啟發[17]。2020年,由於反響良好,辦公室決定再次批准延長這種交通號誌的許可至2022年[18]。
圖集
編輯-
卜勞恩故居前的父與子雕像
-
車站路上的父與子雕像(2008年)
-
漢諾威「父與子」餐廳的招牌
-
普勞恩的父與子主題交通號誌(紅-父)
-
普勞恩的父與子主題交通號誌(綠-子)
續集
編輯2015年帕尼尼出版集團推出了續作《父與子新編》(Neue Geschichten von Vater und Sohn),烏爾夫·K負責作畫,馬克·利薩諾(Marc Lizano)負責編寫劇情[19][20],2016年推出了第二卷[21][22]。
延伸閱讀
編輯- Andreas C. Knigge. Fortsetzung folgt – Comic-Kultur in Deutschland. Frankfurt am Main / Berlin / Wien: Ullstein. 1986: S. 40–43. ISBN 3-548-36523-X (德語).
- Andreas C. Knigge. Comic-Lexikon. Frankfurt am Main / Berlin: Ullstein. 1988: S. 347–348. ISBN 3-548-36554-X (德語).
- Andreas C. Knigge. 50 Klassiker Comics. Von Lyonel Feininger bis Art Spiegelman. Hildesheim: Gerstenberg. 2004: S. 78–81. ISBN 3-8067-2556-X (德語).
- Eckart Sackmann. Erich Ohsers Vater und Sohn – eine Ikone aus neutraler Sicht. Deutsche Comicforschung 2013. Hildesheim. 2012 (德語).
參考資料
編輯- ^ E.O Plauen biography. www.erichohser.d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6) (德語).
- ^ 2.0 2.1 2.2 2.3 卜勞恩. 《〈父与子〉全集》 彩色版. 南京: 譯林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6575468.
- ^ 3.0 3.1 3.2 Biografie auf e.o.plauen.de. 2015-08-05 [2022-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2) (德語).
- ^ 4.0 4.1 Andreas C. Knigge. S. 50 Klassiker Comics. Von Lyonel Feininger bis Art Spiegelman. Hildesheim: Gerstenberg. 2004: 79. ISBN 3-8067-2556-X (德語).
- ^ 5.0 5.1 Wohin rollst du, Goebbelchen? – Artikel von Eckart Sackmann. comic.d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2) (德語).
- ^ Gerd Lettkemann; Eckart Sackmann. Eckart Sackmann , 編. Hans Kossatz – das Frühwerk (PDF). Deutsche Comicforschung 2007. Hildesheim: Comicplus: S. 52. 2006 [2022-07-11]. ISBN 3-89474-168-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2-03) (德語).
- ^ Klaus Schikowski. Die großen Künstler des Comics. Hamburg: Edel. 2009: S. 54. ISBN 978-3-941378-13-1 (德語).
- ^ Vater und Sohn-Seite des Südverlags. Südverlag.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7) (德語).
- ^ Beschreibung der Gesamtausgabe beim Südverlag. suedverlag.de. [2022-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5) (德語).
- ^ Kleiner Kunstkalender. Die Zeit (Nr. 22/1962). [2022-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30) (德語).
- ^ Andreas C. Knigge. 50 Klassiker Comics. Von Lyonel Feininger bis Art Spiegelman. Hildesheim: Gerstenberg. 2004: S. 81. ISBN 3-8067-2556-X (德語).
- ^ Bernd Dolle-Weinkauff. Comics. Weinheim / Basel: Beltz Verlag. 1990: S. 21. ISBN 3-407-56521-6 (德語).
- ^ Bernd Dolle-Weinkauff. Comics. Weinheim / Basel: Beltz Verlag. 1990: S. 331. ISBN 3-407-56521-6 (德語).
- ^ Vater und Sohn, eine heitere Bildkantate nach E.O. Plauen. worldcat.org. [2022-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3).
- ^ Neue Plauener Löwel Stiftung auf der Zielgeraden. Vogtland-Anzeiger. 2011-01-16 [2022-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8) (德語).
- ^ Vater und Sohn stehen vorm Erich-Ohser-Haus. Vogtland-Anzeiger. 2010-09-22 [2022-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9) (德語).
- ^ Grünes Licht für Vater-und-Sohn-Ampeln. Freie Presse. 2017-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9) (德語).
- ^ Plauen behält "Vater und Sohn"-Ampeln bis mindestens 2022. n-tv.de. 2020-02-26 [2022-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6) (德語).
- ^ Neue Geschichten von Vater und Sohn. Panini Comics. 2015 [2022-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0) (德語).
- ^ Ulf K.; Marc Lizano. Neue Geschichten von Vater und Sohn. Stuttgart: Panini Comics. 2015. ISBN 978-3-8332-3176-6.
- ^ Neue Geschichten von Vater und Sohn Band 2. Panini Comics. 2016 [2022-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9) (德語).
- ^ Ulf K.; Marc Lizano. Neue Geschichten von Vater und Sohn – Band 2. Stuttgart: Panini Comics. 2016. ISBN 978-3-8332-3328-9.
外部連結
編輯- 父與子官方介紹 SÜDVERLA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