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英語:productivityproductive forces,德語:Produktivkraft)是人對自然的關係,是改造自然和影響自然並使之適應社會並形成交往形式以及再影響個人的力量,其表現為人與自然的辯證關係以及所形成的所有制形式和主體能動的力量。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核心概念。


概述

編輯

通常認為,生產力有三要素:勞動力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勞動力,或勞動能力,是「人的身體即活的人體中存在的、每當人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勞動資料也稱勞動手段,是勞動過程中所運用的物質資料或物質條件。勞動對象即勞動過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對象,包括自然物和加工過的原材料。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合稱生產資料

同時生產力要素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表現為三種內涵:工具與技術意義的能力內涵、生產力的共同活動方式的內涵和生產力的自主活動的內涵。

工具與技術意義的生產力是從人與自然的辯證關係出發,人為了生存開採自然,自然則限制人類一定的發展,其表現為一定的環境影響力。在這種鬥爭的過程中,人們逐漸熟悉工具帶來的生產能力,從而在技術上有著發展。這一點與人與自然的聯繫是不可分的,同樣不可分的還有因為生產的發展,人的智力體力也不可獲缺,並呈現以辯證的形式:體力不及是人們使用工具,智力則改進工具。而其中延伸的是不同的分工促成的所有制以及人作為主體活動的能力。前者表現為共同活動的方式,即不同分工發展所帶來的不同生產力的實現,分工同時也是創造生產力的根源之一,並且也與該生產力的生產和目前的技術水平聯繫。

最後也最為人忽略的是人的自主活動表現的生產力。人是本身就是促進生產力的主要要素,人的活動本身獲取和占有自然使其成為所有才能實現生產力的發展,同時正因人是這種生產力發展的來源,作為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中,人的生產力與其對立起來,他所表現的是現有的分工,而人正是因為他的能動性才與這種所有制形式產生矛盾,其表現為階級的個人與國家虛幻的共同體鬥爭。[1]

論爭

編輯

孫冶方1980年發表的《什麼是生產力以及關於生產力定義問題的幾個爭論》認為,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十五年,對生產力問題有三次爭論:

  1. 生產力三要素論和二要素論之爭。二要素論認為,生產力由人和生產工具構成。三要素論在文革時期被批判為修正主義。文革結束後三要素論為大多數學者認可。
  2. 是否要研究生產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爭論。
  3. 生產力有沒有內部矛盾,有沒有「兩重性」的爭論,由李平心提出。

至今,「三要素論」已占主導地位,而其他問題尚無主流共識。

參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