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片殺傷是指炮兵拋射物(炮彈)、炸彈手榴彈等爆炸時,其內部的炸藥將外殼撕成許多破片來殺傷目標的過程。

一枚二戰時期的美國Mk 2手榴彈的開槽彈體。覆蓋在其表面的溝槽有助於在投擲時抓牢它,一個常見的誤解是手榴彈會沿著這些溝槽形成破片,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
S型地雷釋放鋼珠的示意圖

該詞在英語中也經常簡化為frag,有時對於非預製的破片也稱"shards"或"splinters"預製的破片套可以是球形、管形等多種形狀,人們還在外殼上刻上花紋,認為這樣就會使得破片成為差不多的大小和形狀,但事實並非如此[1]。人們還經常錯誤地把"shrapnel(榴霰殺傷)"當作破片,事實上榴霰彈得名於英軍軍官施拉普奈的將許多鐵珠裝進彈頭的發明。(這種誤解正如把所有肩扛式飛彈都叫「巴祖卡」一樣) [2][3][4]

畫廊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存档副本. [2020-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6). 
  2. ^ "..shrapnel doctors removed from his knee after the humvee he was riding in hit a land m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S DOD
  3. ^ "...An anti-shrapnel netting could reduce the damage done by explosive blas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S Air force
  4. ^ "...The shrapnel had penetrated his chest and lu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K Ministry of Def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