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大貓熊
熊科大熊猫属哺乳动物
秦嶺大貓熊(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 qinlingensis)是大貓熊現存的兩個亞種之一,於1960年代發現,1964年北京師範大學鄭光美首次提出,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方盛國的研究小組於2005年通過形態學以及分子生物學方法證實[1],並得到動物分類學權威刊物《美國哺乳動物學雜誌》確認[2]。
秦嶺大貓熊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哺乳綱 Mammalia |
目: | 食肉目 Carnivora |
科: | 熊科 Ursidae |
屬: | 大貓熊屬 Ailuropoda |
種: | 大貓熊 A. melanoleuca
|
亞種: | 秦嶺大貓熊 A. m. qinlingensis
|
三名法 | |
Ailuropoda melanoleuca qinlingensis Wan, Wu, Fang, 2005
|
分佈
編輯秦嶺大貓熊主要在海拔1300至3000米的中國陝西省秦嶺山系南麓腹地繁衍,中心活動區域為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此延伸至洋縣、周至、太白、寧陝、留壩等區域。據2004年完成的中國全國第3次大貓熊調查數據顯示,約有273隻野生成年大貓熊於秦嶺存活。[3]
形態
編輯秦嶺大貓熊與較常見的知名亞種——四川大貓熊(A. m. melanoleuca;包括四川、甘肅繁殖地的大貓熊)於12000年前開始隔絕在不同的分佈區,出現各自的演化史和遺傳基因上的差異。在遺傳學上,秦嶺大貓熊的遺傳基因更接近原始貓熊,而四川大貓熊演化的速度較快。在外形上,秦嶺大貓熊有暗棕色胸斑、棕色腹毛,頭骨較小而頭圓、臼齒較大、吻(鼻梁)短、臉闊、外觀好看。這也和四川大貓熊黑色胸斑、白色腹毛,頭骨較大而頭長、臼齒較小有顯著不同。[1][2]
生存困難
編輯秦嶺大貓熊以箭竹、傘竹為主要食物。牠們面對的生存困難,包括來自自然界的競爭,例如野豬群大量繁殖,與大貓熊爭食竹筍[4];外來樹種落葉松蠶食竹林生長地[5]。另外,人類活動例如林場開發也破壞其棲息地。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正建設秦嶺大貓熊野外研究基地,以便進行保育工作[6]。
相關條目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 Wan, Q.-H., H. Wu, and S.-G. Fang. 2005. A new subspecies of 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 from Shaanxi, China. Journal of Mammalogy 86: 397–402.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秦嶺大熊貓被確認為新亞種. 大公報. 2005年2月13日 [2013-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年11月24日).
- ^ 2.0 2.1 我國發現大熊貓新亞種:秦嶺大熊猫頭圓更像貓. 人民網. 2006年1月12日 [2007年5月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3月14日).
- ^ 古老新亚种――秦岭大熊猫. 西安晚報. 2006年2月15日 [2013-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陝西野豬成災影響大熊猫. 明報新聞網. 2006年8月16日 [2013-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9月30日).
- ^ 王利梁娟. 秦嶺大熊貓竹林遭外來樹種落葉松“蠶食”. 新華網-江蘇頻道. 2004年12月20日 [2013-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0月6日).
- ^ 陕西佛坪将建成秦岭大熊猫野外研究基地. 新華網陝西頻道. 2006年12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9月24日).
外部連結
編輯- 回歸十周年賀禮/ 大貓熊─秦嶺之神奇,大公網,2006年12月11日。
- 陝派大貓熊生存狀況探秘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華夏經緯網,2005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