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關係是指依照觀察得到,沒有理論根據的關係及相關性。

經驗關係只需和實際資料符合,不需要理論的基礎。有時會找到經驗關係式的理論解釋,此時此關係式已不再只是經驗關係式。因此相關不蘊涵因果,不過有時可以找到其因果性。

在歷史上,經驗關係式的發現相當重要,是發現其理論關係的第一步。

經驗方程式只是一個或多個經驗關係式用方程式表示的數學式。

沒有理論的解析解

編輯

物理上的經驗關係是一個可預測觀測結果的數學方程式,但此關係是由實驗推導而來,不是由第一原理所衍生。有時會在發現經驗關係之後,找到理論解釋其關係,此時這個關係就已不只是經驗或是實驗的結果了。

芮得柏公式可以預測氫原子譜線波長,是在1876年提出,正確的預測來曼系的波長,但一直到尼爾斯·波耳在1925年提出波耳模型後才有了理論的解釋[1]

偶爾會將此經驗係數變成無因次量

近似

編輯

有時經驗關係式只是實際解的近似,多半會等於真實解泰勒展開式的前幾項[來源請求](實務上近似也可能已有相當的精確度)。有時會在以後發現經驗關係只是在特定條件下的結果,此時較廣泛的實際解簡化為較簡單的型式[1]。有些近似(特別是現象學模型)有可能會和理論矛盾,會使用的原因是這些近似在數學上比其他理論要好控制,並且可以得到結果[2]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McMullin, Ernan (1968), 「What Do Physical Models Tell Us?」, in B. van Rootselaar and J. F. Staal (eds.), Logic, Methodology and Science III.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385–396.
  2. ^ Roman, Frigg; Hartmann, Stephan. Models in Science. Zalta, Edward N. (編).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12. 2006-02-27 [24 Jul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