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的藥品政策
從1933年納粹奪權到1945年德國戰敗,納粹德國的藥品政策大體上是比較寬容的,該套政策沿襲自魏瑪共和國政府的政策[1]。
歷史背景
編輯一戰之前,德國企業已基本實現了藥物壟斷,而這正是德國大學與德國企業通過共同研究取得的成就。19世紀早期,一位德國化學家首先發現了鴉片中的一種生物鹼——嗎啡, 默克集團很快便取得了專利權,嗎啡從此大賣起來,其販賣收入推動著德國大學的研究。德國製藥公司所製造的嗎啡及其衍生物在緩解疼痛和止咳方面效果顯著。德意志帝國在1870年代初完成了統一,德意志帝國政府此後對基礎研究加大了資金投入。[2]
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傷亡,公眾因此開始關注能治療劇痛與慢性疼痛的藥物及其副作用。
納粹德國對平民的藥物政策
編輯德國民眾在一戰期間與一戰之後的經歷令魏瑪與納粹政府都對藥品持寬容態度。大多數藥品都對公眾開放。在1920和1930年代的德國,很多藥物成癮者都是參加過一戰的前軍事人員,他們需要服用有成癮性的藥物來緩解疼痛。威瑪共和國時期,藥癮被視作一種可治癒的疾病。納粹時代來臨後,藥癮依舊被視作任何人都能治好的病。一些成癮者表現出的藥物成癮症狀經常被歸因於其他疾病[1]。
德意志國防軍內部的藥品政策與用藥
編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軍隊積極鼓勵官兵們使用藥品,特別是在戰爭末期,德意志國防軍的兵員已行將耗盡,愈發依賴青年而非經驗豐富的作戰人員[3]。
興奮劑
編輯德軍高層為了讓一線士兵與戰鬥機飛行員們更加持久且更加勇敢地作戰而命令他們服用藥片,藥片由甲基苯丙胺和一種主要以古柯鹼(古柯因/古柯鹼)為主的興奮劑製成。由柏林Temmler製藥公司新開發的甲基苯丙胺類藥物「柏飛丁」(Pervitin)於1938年首次進入民用市場後,很快就成了德國民眾熱購的藥品。該藥引起了軍醫、柏林軍事醫學院(Berlin's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ine)的一般與國防生理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General and Defense Physiology)所長奧托·弗里德里希·蘭克的注意[4]。1939年9月,奧托·弗里德里希·蘭克在90名大學生身上試驗了柏飛丁,之後得出結論,這個藥能幫助德意志國防軍打贏戰爭[4]。
有人認為服用甲基苯丙胺是德軍在二戰初期憑藉閃電戰速戰速決的原因之一 [5][6]。
酒精
編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意志國防軍中的飲酒現象十分普遍。起初,高層軍官鼓勵部下用飲酒的方式來放鬆,並將其作為減輕作戰造成的心理影響的辦法,後來有研究表明,飲酒能阻斷創傷性記憶的加深。但在法國戰役後,德意志國防軍將領們發現士兵們的行為舉止在惡化[4],「鬥毆、意外事故、虐待下屬、襲擊上級以及『涉及反常性行為的罪行』」出現得愈發頻繁。德國陸軍總司令瓦爾特·馮·布勞希奇總結說,他的部隊正在違反道德與紀律,而元兇就是酒精濫用。作為回應,阿道夫·希特勒曾試圖限制軍隊中肆意酗酒的行為[4],稱將對公開喝得爛醉或在醉酒後禁不住誘惑而實施犯罪的士兵加以嚴懲。」過失嚴重者將得到「侮辱性死亡」。對軍隊的酒精政策改變後,納粹黨也開始禁止平民飲酒,反映出納粹德國長期開展的納粹德國禁菸運動已經擴張到了酒精方面,納粹德國認為抽菸會削弱「雅利安人種」的力量與純潔性[1][4][7][8]。
納粹黨內部的藥物使用情況
編輯納粹德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阿道夫·希特勒在這兩個位置上一直坐到戰爭結束前夕,最終以自殺的方式卸任,據信,起初那些開給他用來治療慢性疾病的藥物都讓他吃上了癮。希特勒的私人醫生特特奧多爾·莫雷爾曾讓他服用活的培養菌,緩解了他的消化問題,希特勒因此讓莫雷爾成為了自己的首席醫生。莫雷爾醫生由此聲望大增,戈林曾嘲諷他是「帝國注射大師」。莫雷爾給希特勒開的藥中還包括粉狀古柯鹼,用途是減輕他的咽喉痛並清理他的鼻竇[9][10]。
據德國學者諾曼·奧勒在他的著作《亢奮戰:納粹德國的藥物問題》(Blitzed: Drugs in Nazi Germany,2016年)中寫道,到了戰爭末期,希特勒的藥物儲備已耗盡,他出現了嚴重的血清素與多巴胺戒斷反應與偏執狂症狀,他思覺失調,牙齒腐爛,顫抖嚴重,腎功能衰竭,還出現了妄想[11]。
希特勒的最親密助手赫爾曼·戈林曾在一戰中服役於德國空軍,在戰鬥中髖骨受重傷。緩解疼痛的嗎啡被他用上了癮。1925年,已對嗎啡嚴重成癮的他在詢問了妻子意見後住進了一所瑞典精神病醫院,接受戒毒治療。戈林在戰爭瀕臨結束時被俘虜,盟軍發現他已對雙氫可待因成癮,之後這個藥癮就被戒斷了[7][12]。
後續
編輯戰後,柏飛丁依舊能輕易弄到,無論是在黑市上購買還是通過處方獲取。醫生會將其作為食慾抑制劑開給病患,還將其開給給抑鬱症患者以改善其情緒。學生特別是醫學生也開始使用興奮劑,因為興奮劑能讓他們徹夜複習更多內容,更快地完成學業[13]。東德和西德分別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將柏飛丁移出藥物供給列表,兩德統一後,全國都將甲基苯丙胺視作非法藥物。今日,甲基苯丙胺的另一種形態結晶甲基苯丙胺(冰毒)歐洲和美國流行了起來,儘管各國政府一直在致力于禁毒和根除毒品。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Jonathan Lewy: The Drug Policy of the Third Reich, Social History of Alcohol and Drugs, Volume 22, No 2, 2008 (PDF). [2023-02-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12-25).
- ^ Jonathan Lewy: The Drug Policy of the Third Reich, Social History of Alcohol and Drugs, Volume 22, No 2, 2008 (PDF). [2023-02-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12-25).
- ^ Bennett-Smith, Meredith. Nazis Took 'Meth' Pills To Stay Alert, Boost Endurance During World War II, Letters Reveal. Huffington Post. June 4, 2013 [2023-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5).
- ^ 4.0 4.1 4.2 4.3 4.4 Ulrich, Andreas. The Nazi Death Machine: Hitler's Drugged Soldiers. 明鏡. May 6, 2005 [2023-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9).
- ^ How Methamphetamine Became a Key Part of Nazi Military Strategy.
- ^ High Hitler: How Nazi drug abuse steered the course of history. TheGuardian.com. 25 September 2016 [2023-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7).
- ^ 7.0 7.1 Methamphetamine use during world war 2, Indian defence forum
- ^ McNugent: Drug Policy of the Third Reich. [2023-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5).
- ^ Porter, Tom. Adolf Hitler 'Took Cocktail of Drugs' Reveal New Document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August 24, 2013 [2023-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7).
- ^ See also "Nazi Underworld: Hitler's Drug Use Revealed" (television documentary produced by 國家地理 (美國電視頻道)), featuring a collection of medical reports commissioned by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nd including interviews with six doctors who treated the Nazi dictator.
- ^ McCarthy, Barbara. A brief history of war and drugs: From Vikings to Nazis. 半島電視台. November 25, 2016 [December 8, 2016].
- ^ Hitlers knarkande hantlangare: Bosse Schön: Hermann Göring intagen på svenskt sinnessjukhus, 2010, A book in Swedish. [2023-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5).
- ^ Hurst, Fabienne. WWII Drug: The German Granddaddy of Crystal Meth. Der Spiegel. May 30, 2013 [2023-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