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塞斯之圍
羅塞斯之圍(法語:Siège de Roses)發生於1808年11月7日至同年12月5日。此役中,由洛朗·古維翁-聖西爾率領的法國軍隊包圍了由彼得·奧戴利指揮的加泰隆尼亞和西班牙駐軍。經過長達一個月的圍攻,羅塞斯和該鎮港口都被法軍占領,附近的三一城堡被超過13,000名法國和義大利步兵、炮兵和騎兵繼續圍困,最終城堡和內部守軍向法國軍隊投降。羅塞斯位於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赫羅納東北部43公里處。此次戰役屬於拿破崙戰爭中半島戰爭的一部分。
羅塞斯之圍 | |||||||
---|---|---|---|---|---|---|---|
半島戰爭的一部分 | |||||||
三一城堡 | |||||||
| |||||||
參戰方 | |||||||
法蘭西第一帝國 義大利王國 |
西班牙王國 英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洛朗·古維翁-聖西爾 奧諾雷·夏爾·雷耶 多米尼科·皮諾 |
彼得·奧戴利 托馬斯·科克倫 | ||||||
兵力 | |||||||
23,000人 |
3,500人 58門火炮 1艘三級戰艦 1艘巡防艦 2艘炮艇 | ||||||
傷亡與損失 | |||||||
1,000人傷亡 |
3,166人傷亡及被俘 58門火炮被俘 |
1808年夏秋兩季,由胡安·米格爾率領的24,000名西班牙士兵在巴塞隆納孤立了由紀堯姆·菲利貝爾·杜赫斯梅指揮的法國軍團。洛朗·古維翁-聖西爾的任務是帶著23,000名士兵掩護杜赫斯梅的部隊向法國撤退。洛朗·古維翁-聖西爾面前的第一個障礙是羅塞斯的避風港,這裡由一座大型城堡保衛,海上通道則由岬角城堡保衛。羅薩斯的3,500名加泰隆尼亞和西班牙守軍大多是當地的民兵,剩下有一小部分則是正規軍。儘管羅伯特·哈洛威爾上尉指揮的幾艘英國軍艦對法國防線進行了轟炸,且加泰隆尼亞守軍與由托馬斯·科克倫指揮的一艘載有38門火炮的英國軍艦一起抵禦法軍進攻。但守軍仍然無法阻止法軍圍攻線的推進。羅塞斯守軍最終投降,城堡內的士兵和平民被囚禁在菲格雷斯,城堡的當地守軍被英國人帶到南部沼澤地加入另一支西班牙軍隊。洛朗·古維翁-聖西爾仍然需要繞過赫羅納以援助杜赫斯梅的士兵。於是這位法國將軍進行了一次大膽但冒險的行動,導致12月16日卡德德烏戰役的爆發。
背景
編輯最初行動
編輯法皇拿破崙一世密謀取代西班牙王國的王室。根據他的計劃,法軍在1808年2月占領了包括巴塞隆納在內的幾個關鍵據點。[1]2月29日,朱塞佩·萊奇的法國軍隊正在通過巴塞隆納行進,表面上是為了前往葡萄牙作戰。此時萊奇進行了一次軍事檢閱,但這是為了獲得對堡壘的控制權。法軍士兵們行軍經過要塞正門時,突然沖入並奪取了要塞,一頭霧水的西班牙守備軍則被趕出防禦工事。在其他關鍵點中,法軍還控制了聖塞巴斯蒂安、潘普洛納和菲格拉斯。[2]1808年5月2日,憤怒的西班牙人民開始反抗法國占領者。[3]
1808年6月,由紀堯姆·菲利伯特·杜赫斯梅將軍指揮的12,710人的法意軍團守衛著巴塞隆納。[4]馬德里的法國當局滿懷信心地期望杜赫斯梅的軍隊能迅速平息加泰隆尼亞的叛亂,但他們嚴重低估了當地叛亂的嚴重性。加泰隆尼亞大量的民兵開始不斷騷擾當地的法軍。六月,杜赫斯梅在赫羅納戰役中被擊退。[5]
終於醒悟過來的拿破崙命令奧諾雷·雷耶將軍和一支增援部隊向杜赫斯梅提供援助。但這些部隊質量低下,且分散在法國南部,但雷耶迅速拼湊了這支部隊的一小部分,並成功地援救了菲格雷斯的法國駐軍。在剩下的部隊集結完畢後,雷耶向羅塞斯港進軍。[6]
對羅塞斯的第一次攻擊
編輯雷耶麾下有4,000人和兩門火炮。這些部隊包括第113線列步兵團的兩個營、庇里牛斯東方衛隊的560名士兵、瑞士第二步兵團的兩個連、700名憲兵和預備隊。羅薩斯由大約800名西班牙正規軍和400名加泰隆尼亞民兵保護,附近的山丘上還有5,000名在胡安·卡洛斯上校領導下的民兵。英國軍艦蒙塔古號羅伯特·奧特威上尉的帶領下在港口外逗留,戰艦上的海軍陸戰隊上岸並提供幫助。雷耶於1808年7月11日發動第一次進攻,但他的部隊被擊退,並有200人傷亡。西班牙守軍的損失則很小。[7]
在第一次進攻羅薩斯受挫後,雷耶朝赫羅納的方向移動。當他到達那裡時,他與杜赫斯梅一起發起了第二次赫羅納戰役。與此同時,由德爾帕拉西奧侯爵指揮的來自巴利阿里群島的5,000名西班牙正規軍登陸塔拉戈納。[6]1808年8月1日,德爾帕拉西奧被任命為加泰隆尼亞總司令,大批加泰隆尼亞民兵加入了他的正規軍並開始封鎖巴塞隆納。萊奇將軍的3,500名義大利-瑞士士兵保衛了這座城市。在隨時可能反抗的龐大人口中,萊奇在被迫放棄他的前哨後開始向 杜赫斯梅發送戰報。[8]
儘管杜赫斯梅為圍攻行動召集了13,000名士兵,但在7月24日開始並一直拖到8月16日之後,它以失敗告終。當他的攻城線被卡爾達格斯率領的一支部隊從後方襲擊時,杜赫斯梅放棄了,並下令撤退。法軍掩埋了沉重的攻城炮,燒毀了補給品,然後返回巴塞隆納,而雷耶則返回菲格雷斯。在沿海岸公路行進時,杜赫斯梅的部隊遭到托馬斯·科克倫指揮的英國護衛艦轟炸。面對英國戰艦的威脅和民兵的破壞,法軍撤離海岸的公路。杜赫斯梅的手下將八門野戰炮拋入海中並留下他們的行李車後轉入山區,最終於8月20日抵達巴塞隆納。[9]一個消息來源將法國士兵描述為「飢餓的、士氣低落的暴徒」。10月,拿破崙任命洛朗·古維翁·聖西爾將軍和一個新的軍團來解救巴塞隆納。[10]
抵抗勢力
編輯新成立的第七軍由六個步兵師和三個騎兵旅組成。查布蘭的第1師、萊奇的第2師,以及貝西埃爾和施瓦茨的騎兵旅與杜赫斯梅一起駐紮在巴塞隆納內部。與洛朗·古維翁·聖西爾同行的是里耶的第3師、約瑟夫·蘇厄姆的第4師、多米尼克·皮諾的第5師、路易·查波特的第6師,和雅克·豐塔納的騎兵旅。這支軍隊還有一個獨立的龍騎團。包括杜赫斯梅的滯留部隊在內,第七軍共有42,380名士兵。[11]為了建立這支部隊,拿破崙不得不將軍隊從義大利轉移到西班牙。10月28日,法軍的攻城重炮終於抵達西班牙。[12]
杜赫斯梅的10,000名士兵被困在巴塞隆納,並已經陷入絕境,但德爾帕拉西奧並沒有全力開展進攻。相反,他命令卡爾達格斯的2,000名正規軍和4,000到5,000名民兵駐紮在附近,自己的大部隊則留在塔拉戈納,遠離戰場。杜赫斯梅則定期派出強大的小分隊通過掠奪村莊為他的士兵提供補給。10月12日,在一支外出的小分隊被消滅後,掠奪行動終於停止了。最後,在10月28日,加泰隆尼亞軍政府用胡安·米格爾·德·維維斯·費利烏將軍取代了德爾帕拉西奧。[8]新任指揮官是庇里牛斯山戰爭的老兵,曾在1794年的布盧戰役中指揮過西班牙左翼。[13]德·維維斯於11月6日襲擊了法軍的前哨線。但此後,西班牙人一直保持沉默,直到11月26日德·維維斯的再次進攻迫使法軍全部撤回巴塞隆納城牆內。[12]
1808年秋天,加泰隆尼亞軍隊的20,031人被編成一個先鋒隊、四個師和一個預備隊。馬里亞諾·阿爾瓦雷斯·德卡斯楚(Mariano Álvarez de Castro)率領先鋒隊,率領10個營的5500名步兵和一個騎兵中隊的100名騎兵。卡爾達格斯指揮第1師,有7個營的4,528名步兵,四個騎兵中隊的400名騎兵,以及由70名炮兵控制的六門火炮。拉古納將軍指揮第2師,有5個營的2,076名士兵,兩個騎兵中隊的200名騎兵,以及由84名炮手控制的7門火炮。加斯帕·戈麥斯·德拉塞爾納率領第3師,有5個營的2,458人,弗朗西斯科·米蘭斯·德爾·博斯則率領第4師,有4個營的3,710人。此外,這隻西班牙部隊還有一個預備隊,包括777名步兵、80名騎兵和48名炮兵,配備有4門火炮。[14][15]
圍城
編輯洛朗·古維翁·聖西爾的部隊總人數為23,000人。他任命里耶負責圍攻羅薩斯,而他和其他部隊則在附近駐紮以阻止任何救援行動。[12]里耶有12,000名士兵,由4門火炮提供支援。[16]
羅薩斯駐軍由彼得·奧戴利上校指揮的3,500名士兵和58門火炮組成。提供海軍支援的是英國的一艘三級戰艦,此外還有兩艘炮艇。科克倫的巡防艦在稍後抵達。[16]
羅薩斯有一個沃邦城堡(Ciutadella de Roses)和三一城堡(Castell de la Trinitat)。1543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下令建造這些防禦工事。該城於1645年、1693年和1794-1795年三次被圍困。城堡是一個經過修改的五個堡壘。四個半月形的工事覆蓋了除海面之外的所有面。三一城堡是一座離海平面60米的堡壘。[17]三一城堡位於羅薩斯西部2公里處的一個岬角上。[18]
11月8日,趁濃霧籠罩了這片土地,奧戴利的守備部隊向雷耶的營地發起進攻,另一隊民兵則趁機襲擊了洛朗·古維翁·聖西爾的軍團。這兩次行動都沒有阻止法軍的圍攻。那天,所有平民都從海路撤離了該鎮。經過一周的大雨,雷耶襲擊了三一城堡,但被擊退。法軍的攻城重炮於11月16日抵達羅薩斯,雷耶的士兵很快為他們挖了陣地。儘管他有很多可用的士兵,但德維夫斯拒絕前往羅薩斯援救守軍。另一隻西班牙部隊試圖從赫羅納前往羅薩斯,但在弗魯維亞河被攔截。[12]
義大利人於11月26日成功攻入羅薩斯。[19]這使得里耶能夠建造一個威脅英國軍艦的炮台。大約在這個時候,奧戴利得到了一個營的正規軍增援。28日,雷耶要求守軍投降,但奧戴利拒絕了。科克倫隨後抵達並接管了當地的英國軍艦。11月30日,皮諾的法軍士兵試圖突襲守軍的堡壘,但沒有成功。在此次進攻失敗後,里耶放棄了進攻堡壘的計劃並下令全力攻擊城牆。[12]
法軍的轟炸很快就在城牆上炸開了一個缺口。12月3日,西班牙指揮官派出500人去奪取法軍的主炮台。[12]但這次襲擊失敗了,西班牙人損失慘重,襲擊者混亂地返回了他們的陣地。[19]4日,里耶的戰壕距離城牆僅有183米,他的部隊準備進行強攻。奧戴利隨即下令無條件投降,12月5日,2,366名西班牙士兵放下了武器。在圍攻期間,西班牙平民額外傷亡約700人。投降當天中午,在加泰隆尼亞和西班牙的旗幟被降下後,科克倫放棄了城堡,並下令用英軍戰艦上的火炮摧毀陸地堡壘和塔樓,並將城堡內的180名守軍運走。[12]但法軍猛烈的炮火阻止了英軍營救其餘的駐軍。法意聯軍於此役中大約有1000人陣亡、受傷或死於疾病。[16]
結果
編輯在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來占領羅薩斯之後,法軍必須儘快打通補給線以營救形勢危急的杜赫斯梅。[12]洛朗·古維翁·聖西爾可以通過兩條路到達巴塞隆納。但沿海公路由於在科克倫戰艦火炮的射程之內而及其危險。赫羅納和該城的頑強守軍則擋在內陸道路上。為了迷惑德維夫斯,洛朗·古維翁·聖西爾帶著15,000名步兵和1,500名騎兵抵達了赫羅納。但第二天,聖西爾突然帶領他的部隊進入山區。12日,他的部隊繞過赫羅納,並於15日到達聖塞洛尼的內陸公路。這為1808年12月16日的卡德德烏戰役奠定了基礎。[20]
腳註
編輯- ^ Gates 2002,第10-11頁.
- ^ Rickard 2008b.
- ^ Gates 2002,第12頁.
- ^ Gates 2002,第482頁.
- ^ Gates 2002,第59-61頁.
- ^ 6.0 6.1 Gates 2002,第61頁.
- ^ Smith 1998,第262頁.
- ^ 8.0 8.1 Rickard 2008s.
- ^ Smith 1998,第265-266頁.
- ^ Gates 2002,第62頁.
- ^ Gates 2002,第486頁.
-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Rickard 2008r.
- ^ Prats 2007.
- ^ Gates 2002,第484頁.
- ^ Nafziger 1808.
- ^ 16.0 16.1 16.2 Smith 1998,第271-272頁.
- ^ Goode 2010.
- ^ Ostermann 1987,第415頁.
- ^ 19.0 19.1 Gates 2002,第64頁.
- ^ Rickard 2008c.
參考資料
編輯- Gates, David. The Spanish Ulcer: A History of the Peninsular War. London: Pimlico. 2002. ISBN 0-7126-9730-6.
- Goode, Dominic. Fortresses. fortified-places.com. 2010 [2022-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3).
- Nafziger, George. Spanish Army of Cataluna (PDF). 180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1-21).
- Ostermann, Georges. Chandler, David G. , 編. Pérignon: The Unknown Marshal. New York: Macmillan. 1987. ISBN 0-02-905930-5.
- Prats, Bernard. Bataille du Boulou (Fin).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2) (法語).
- Rickard, J. Siege of Rosas, 6 November 1808. historyofwar.com. 2008r.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9).
- Rickard, J. Battle of Cardadeu, 16 December 1808. historyofwar.com. 2008c.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9).
- Rickard, J. Capture of Barcelona, 29 February 1808. historyofwar.com. 2008b.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1).
- Rickard, J. Siege of Barcelona, 1 August-17 December 1808. historyofwar.com. 2008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30).
- Smith, Digby. The Napoleonic Wars Data Book. London: Greenhill. 1998. ISBN 1-85367-276-9.
延伸閱讀
編輯- Reay, Justin. The Royal Navy in the Bay of Rosas 1808-09, essay in El Setge de Roses de 1808. Roses: Ajuntament de Roses.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