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佔領海地
美國占領海地始於1915年7月28日,33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在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的授權下在海地太子港登陸,為的是控制海地的政治和金融利益。美國對海地日益產生的商業利益助長了入侵行動和隨後的占領。海地多年的社會經濟不穩定之後,7月的美國干預接著發生,最終導致海地總統維爾布蘭·紀堯姆·薩姆遭叛亂者暗殺,因為這些叛亂份子對前總統下令處決反對派精英感到憤怒。在富蘭克林·D·羅斯福總統重申1933年8月的脫離接觸協議後,占領於1934年8月1日結束。權力正式移交給美國扶持的海地憲兵隊,最後一支海軍陸戰隊分隊於1934年8月15日離開。
美國佔領海地 | |||||||
---|---|---|---|---|---|---|---|
香蕉戰爭的一部分 | |||||||
1915年迪皮提要塞戰役期間,美軍陸戰隊與一個海地嚮導在巡邏叢林 | |||||||
| |||||||
參戰方 | |||||||
美國 海地政府 | 海地反抗軍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伍德羅·威爾遜 斯梅德利·巴特勒 肯普·克里斯蒂安(Kemp Christian) 傑拉爾德·C·托馬斯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
約瑟帕特·讓-約瑟夫(Josaphat Jean-Joseph) 查勒邁恩·佩爾特 伯努瓦·巴特拉維爾(Benoit Batraville) | ||||||
兵力 | |||||||
第一次卡科戰爭: 1,500名美軍[1] 2,700名海地憲兵[1] |
第一次卡科戰爭: 5,000人[1] | ||||||
傷亡與損失 | |||||||
第一次卡科戰爭: 28名美軍戰死[1] 70名海地憲兵戰死[1] |
第一次卡科戰爭: 超過2,000人戰死[1] | ||||||
3,250–15,000 海地人喪命[2][3] 數百至5,500人因強迫勞動身亡[4] |
在占領期間,海地有3名新總統,儘管美國通過戒嚴令創造海地憲兵隊引導占領軍政府統治。在此期間仍發生了兩次重大叛亂,導致數千名海地人喪命,海軍陸戰隊和憲兵隊多次侵犯人權,做出酷刑和即時槍決。黑人苦力被用於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也導致數百至數千人死亡。在美國占領下,大多數海地人繼續過著貧困的生活,而美國將權力由少數海地人重新掌握,他們有的是帶有法裔混血的海地穆拉托人。
背景
編輯1791年開始的奴隸起義導致了1804年海地革命的成功,這讓生活在美國南部支持奴隸制的人們感到恐懼,他們擔心這會激勵其他黑奴群起反抗[5]。蓄奴致富的美國人的這種情緒也讓美國和海地的關係緊張,美國最初拒絕承認海地獨立,而奴隸主則主張對這個新成立的加勒比國實施貿易禁運[5]。而海地的賠款爭議,由於海地獨立給法國造成的經濟損失,法國於1825年通過炮艦外交強加。這造成了海地經濟不穩,該國在19世紀後期得用其國家財政的80%用於償還外國債務[6] 。
海地從法國獨立後的幾十年,控制海地在美國一直有很大的市場[7]。根據美國國務院的一些說法,作為「確保美國在西印度群島的戰略防禦和經濟利益」的一種嘗試,美國總統安德魯·詹森於1868年開始尋求吞併包括海地在內的伊斯帕尼奧拉島[7]。1890 年,總統班傑明·哈里森在國務卿詹姆斯·G·布萊恩的建議下,命令海軍少將班克羅夫特·蓋拉爾迪遊說新任海地總統弗洛維爾·伊波利特將港口租給美國,結果導致聖尼古拉斯事件發生[8][9]。美國在海地執行炮艦外交,蓋拉爾迪乘坐費城號戰艦和他的艦隊抵達首都太子港,要求收購莫勒聖尼古拉。然而伊波利特拒絕了任何協議,因為海地人對美國艦隊的存在感到憤怒。但是《紐約時報》寫道:海地人半野蠻的思想認為這是一種暴力威脅[8][9]。蓋拉爾迪1891年返回美國後,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海地在短時間內將經歷進一步的不穩定,這表明未來的海地政府將不得不遵從美國的要求[8]。
羅斯福推論也影響了海地與美國的關係[10]。到1910年,威廉·霍華德·塔夫脫總統已向海地提供大筆貸款以償還外債,但由於債務規模太大,這被證明是徒勞的[7] 。
德國的存在
編輯美國並不擔心法國的影響,儘管德國在海地的影響亦引起了人們的關注[7]。德國曾干預海地,包括1897年的呂德斯事件,並在過去幾十年一直影響其他加勒比國家。德國也越來越敵視美國在門羅主義下對該地區的統治。德國國民控制了該國約80%的國際貿易。他們在海地角和太子港擁有並經營公用事業,如在太子港的主要碼頭和有軌電車上,並在庫薩平原修建鐵路[11]。
德國社區也比其他外國的高加索人更願意融入海地社會,而且比數量更多的法國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一些德國人還與海地的非裔法國人的家庭結婚,從而繞過憲法禁止外國人擁有土地的規定。德國居民與他們的祖國保持密切關係,有時還幫助德國在海地布建軍事情報網絡。他們擔任海地的不計其數革命的資助者,並以高利率向相互拉鋸的政治派別提供浮動貸款[11]。
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lodfelter. Warfare and Armed Conflicts: A Statistical Encyclopedia of Casualty and Other Figures, 1492-2015. 2017: 378.
- ^ Hans Schmidt. The United States Occupation of Haiti, 1915–1934.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71: 102. ISBN 9780813522036.
- ^ Farmer, Paul. The Uses of Haiti. Common Courage Press. 2003: 98.
- ^ Belleau, Jean-Philippe. Massacres perpetrated in the 20th Century in Haiti. Sciences Po. 2016-01-25 [2021-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June 2, 2021) (英語).
- ^ 5.0 5.1 Bauduy, Jennifer. The 1915 U.S. Invasion of Haiti: Examining a Treaty of Occupation. Social Education. 2015, 79 (5): 244–249.
- ^ Alcenat, Westenly. The Case for Haitian Reparations. Jacobin. [2021-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February 26, 2021) (美國英語).
- ^ 7.0 7.1 7.2 7.3 U.S. Invasion and Occupation of Haiti, 1915–34.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2007-07-13 [2021-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November 20, 2019) (英語).
- ^ 8.0 8.1 8.2 Home Again from Haiti. The New York Times. 17 May 1891: 5.
- ^ 9.0 9.1 Jacques Nicolas Léger. Haiti: Her History and Her Detractors [海地歷史與她的詆毀者們]. New York; Washington: The Neale Pub. Co. 1907: 245–247 (英語).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領域的內容。
- ^ Paul Farmer, The Uses of Haiti (Common Courage Press: 1994)
- ^ 11.0 11.1 Schmidt, 35.
參考書目
編輯- Heinl, Robert. Written in Blood: The History of the Haitian People . Lant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96.
- Johnson, Wray R. Biplanes at War: US Marine Corps Aviation in the Small Wars Era, 1915–1934.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19. ISBN 9780813177069. - Total pages: 440
- Schmidt, Hans. The United States Occupation of Haiti, 1915-1934. New Jersey: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5.
- Weinstein, Brian; Segal, Aaron. Haiti: Political Failures, Cultural Successes February 15, 1984. Praeger Publishers. 1984: 175. ISBN 0-275-91291-4.
- Weston, Rubin Francis. Racism in U.S. Imperialism: The Influence of Racial Assumptions o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1893-1946. Columbia, S.C.: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