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神星

小行星

花神星(8 Flora)是一顆大型小行星,是小行星帶中的天體之一。

花神星
發現
發現者約翰·羅素·欣德
發現日期1847年10月18日
編號
命名依據佛洛拉
其它名稱8 Flora
小行星分類主帶花神星族
形容詞Florian
軌道參數[1]
曆元 2005年11月26日(JD 2453700.5)
遠日點380.850 Gm (2.546 AU)
近日點277.995 Gm (1.858 AU)
半長軸329.422 Gm (2.202 AU)
離心率0.1561
軌道週期1193.549 (3.27 a)
平均軌道速度19.95 km/s
平近點角156.401°
軌道傾角5.886°
升交點黃經111.011°
近日點參數285.128°
物理特徵
大小136×136×113 km[2]
128 km (mean)
145×145×120 km[3]
質量8.47×1018 kg[2]
4.3×1018 kg[4][5]
平均密度3.13±1.43 g/cm³[2]
~3.3 g/cm³[6]
表面重力~0.045 m/s²
~0.081 km/s
自轉週期0.533 d (12.799 h)[1]
反照率0.243 (geometric)[1]
溫度~180 K
max: 276 K (+3 °C)
光譜類型S-型小行星[1]
視星等7.9[7] to 11.6
絕對星等(H)6.49[1]
角直徑0.21" to 0.053"

發現與命名

編輯
 
大小比較:前十顆小行星與月球的大小比較。花神星是由右邊數來第三顆。

花神星是第八顆被人類發現的小行星,由英國天文學家約翰·羅素·欣德於1847年10月18日發現,是他發現的第二顆小行星。 他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是虹神星(7 Iris)。

這顆小行星是由發現者約翰·羅素·欣德命名的,其來源是羅馬神話中的花神、春之女神佛洛拉(對應希臘神話中的春與花之仙女克洛里斯)。

特徵

編輯

光度曲線的分析指出花神星的自轉軸指向黃道座標(β,λ)= (16°,160°)± 10°。[3]這使得軸向傾斜為78° ± 10° 。

花神星是花神星族小行星的母體,而且顯然是族群中最大的成員,占有家族總質量的80%。然而,形成家族的衝擊顯然相當巨大,而且大多數的碎片是靠重力才能聚集在一起。

花神星的光譜指出表面由矽酸鹽的混合物(包括輝石橄欖石)和金屬構成。花神星和家族中的成員都是L球粒隕石來源的良好後選者。[8]這類隕石佔了撞擊地球隕石總數的38%。

瑣事

編輯

在1917年3月25日的觀測中,花神星被錯認為獅子座 TU,導致該顆恆星被分類為雙子座U型激變變星,這個錯誤一直延續到1995年。

附加資料

編輯
留,逆行 至地球的
距離 (AU)
最大
亮度 (mag)
留, 順行 合日
2004年12月2日 2005年1月14日 1.09127 8.3 2005年2月24日 2005年9月28日
2006年3月31日 2006年5月19日 1.50597 9.6 2006年7月10日 2007年1月22日
2007年10月12日 2007年11月19日 0.89021 8.0 2007年12月28日 2008年8月24日
2009年3月3日 2009年4月19日 1.54627 9.8 2009年6月12日 2009年12月17日
2010年8月7日 2010年9月11日 0.94229 8.2 2010年10月22日 2011年7月11日
2012年2月4日 2012年3月20日 1.46862 9.6 2012年5月10日 2012年11月17日
2013年6月6日 2013年7月20日 1.17851 8.7 2013年9月4日 2014年5月6日
2015年1月3日 2015年2月15日 1.28123 9.1 2015年4月2日 2015年10月20日
2016年4月24日 2016年6月11日 1.39989 9.4 2016年8月1日 2017年2月27日
2017年11月21日 2018年1月2日 1.02997 8.2 2018年2月11日 2018年9月20日
2019年3月25日 2019年5月12日 1.52664 9.7 2019年7月4日 2020年1月13日
2020年9月27日 2020年11月1日 0.87505 8.0 2020年12月12日 2021年8月15日

相關條目

編輯

資料來源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JPL Small-Body Database Browser: 8 Flora. 2008-04-14 [2008-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0). 
  2. ^ 2.0 2.1 2.2 Jim Baer. Recent Asteroid Mass Determinations. Personal Website. 2008 [2008-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8). 
  3. ^ 3.0 3.1 Torppa, J.; et al. Shapes and rotational properties of thirty asteroids from photometric data (PDF). Icarus. 2003, 164 (2): 346 [2006-08-25]. Bibcode:2003Icar..164..346T. doi:10.1016/S0019-1035(03)00146-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11-06). 
  4. ^ Michalak, G. Determination of asteroid masses.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01, 374 (2): 703–711 [2008-11-10]. Bibcode:2001A&A...374..703M. doi:10.1051/0004-6361:2001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4). 
  5. ^ Michalak2001 assumed masses of perturbing asteroids used in calculations of perturbations of the test asteroids.
  6. ^ Density (D=Mass/Volume=4.376/1.317=~3.3) calculated using JPL radius of 68km and the Michalak2001 assumed mass of 4.376E+18.
  7. ^ Donald H. Menzel and Jay M. Pasachoff. A Field Guide to the Stars and Planets 2nd.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1983: 391. ISBN 0-395-34835-8. 
  8. ^ Nesvorný, D.; et al. The Flora Family: A Case of the Dynamically Dispersed Collisional Swarm?. Icarus. 2002, 157: 155. 

外部連結

編輯


前一小行星:
(7)虹神星
小行星列表 後一小行星:
(9)穎神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