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鎛和羅城之戰

647年唐朝和印度之间的战争

茶鎛和羅城之戰是唐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唐朝聯合吐蕃尼波羅國天竺摩伽陀戒日王朝叛軍之間的戰爭,也是古代中國唯一一次跟印度的直接衝突。當時印度城邦林立,實際情況在史書中記錄的十分零散。

茶鎛和羅城之戰
日期貞觀二十一年(647年)
地點
茶鎛和羅城(今印度東北恆河南岸巴特那)
結果 唐朝聯軍勝利
參戰方
唐朝
吐蕃
尼波羅國
天竺摩伽陀戒日王朝叛軍
指揮官與領導者
王玄策
蔣師仁
阿羅那順
兵力
1萬數千 數萬
傷亡與損失
不詳 斬首3000餘級、生虜男女12000餘人

背景

編輯

公元647年,王玄策唐太宗任命為正使,與副使蔣師仁一起,率30多人再次出使天竺摩伽陀戒日王朝,不料遇到戒日王去世,其臣下阿羅那順篡位,整個印度幾乎全陷入戰亂,使團除正副使者,其他人全部被殺,王玄策和蔣師仁被關了起來,後來得到戒日王妹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幫助,才逃了出去。他們二人一路北上,渡過甘地斯河,越過新都斯坦平原,歷經千辛萬苦來到尼波羅國(今尼泊爾),向李查維王朝國王那陵提婆借兵。

那時的尼波羅國已臣服吐蕃,而自從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後,當時的吐蕃與唐朝關係不錯,王玄策便憑此向尼波羅國借兵,借得七千騎兵,又向吐蕃借了一千多人,加上傳檄附近唐朝的藩屬國借了一些援兵,總共約有一萬多人,王玄策自任行軍總管,任命蔣師仁為先鋒開始討伐阿羅那順。

戰鬥

編輯

王玄策在都城茶鎛和羅城(今印度東北恆河南岸巴特那)先擊潰阿羅那順數萬大象兵,然後使用雲梯、拋石車、火攻等所有能用的手段,對守城不出的阿羅那順發動猛攻,連戰三日,茶鎛和羅城兵潰城破,大破之,斬首三千餘級,赴水溺死一萬多人。阿羅那順棄城而逃,王玄策率軍猛追,被分兵而至的蔣師仁活捉。

結果

編輯

戰後王玄策處理好摩揭陀戒日王朝各邦國事務後,押解阿羅那順及王妃、子等,虜男女12,000人、牛馬20,000頭回國述職,唐太宗大喜,授王玄策為朝散大夫。唐太宗死,葬於昭陵,曾刻阿羅那順石像,列於玄闕之下,為昭陵十四國君長石像之一。

影響

編輯

茶鎛和羅城之戰後,戒日王朝遂陷入分裂而終至滅亡,而其北方諸邦變成吐蕃的附屬國。

參考文獻

編輯

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唐紀十五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八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一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大唐天竺使出銘

延伸閱讀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