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宗堯(1927年11月—1970年9月)化名林濤。涿縣(今涿州)人。男,河北涿州人,中國水利工程專家,曾任水利部副總工程師

萬宗堯
逝世1970年9月1927日(1970歲—09—1927)(1958—1959歲)
陝西石泉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籍貫河北涿州
母校北京大學
職業閘墩式水電站設計施工專家、水壩設計工程專家


生平

編輯

1939年就讀於北平(今北京)志成中學,17歲考入北京大學工學院。自1947年起積極參加地下革命工作,為華北和北大學生運動的重要組織者之一。1948年11月,因受特務迫害,撤到解放區。1949年1月,在中共中央華北局城工部學習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1月至8月期間,萬宗堯先後在北京軍管會、公路接收組、華北人民政府交通部訓練班、華北公路總局工作。

1949年初北平解放,奉命接管河北省公路總局,任軍代表。之後,又回北京大學學習,1950年畢業。1950年7月至1951年8月在北京官廳水庫工程處工作。1951年8月,萬宗堯被選派到蘇聯莫斯科動力學院水力發電系學習。

1952年10月,毛澤東在考察濟南、鄭州做出了「要治理黃河」「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指示。1954年,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被列入黃河梯級開發的第一期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成為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建設項目。1955年7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作出了《關於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利用規劃》的決議。[1]

1956年,29歲的萬宗堯畢業於莫斯科動力學院,獲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畢業論文為《閘墩式水電站研究》。歸國後就職於水利部,在北京勘測設計院任青銅峽樞紐工程項目設計總工程師。1958年5月,攜全家調往位於蘭州市的西北水利勘測設計院,任黨委委員、總工程師,負責青銅峽水電站、鹽鍋峽水電站和劉家峽水電站等著名水利工程勘探設計工作,是新中國第一代水利專家。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開工後,萬宗堯作為負責該項目的設計總工程師,提出採用帶泄水管的閘墩式水電站布置方案,在中國尚屬首例。水利專家崔宗培代表水利部審查設計方案同意實施,協助解決了大壩混凝土裂縫及施工問題[2]


1959年秋,水電部副部長錢正英來到青銅峽視察敲定採用萬宗堯提出的閘墩式水電站的方案,認為青銅峽水電站可作為中國水電站建設的一種實驗。1960年2月,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順利截流。1967年12月26日,第一台水輪機組投產發電,攔河大壩高42.7米、長697米,並同時建成了裝機30.5萬千瓦的中國第一座閘墩式水電站,形成了一座容量為600萬立方米、回水5公里的峽谷型水庫,形成了集發電、灌溉、防洪於一體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在投身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的同時,萬宗堯完成了白龍江中下游流域的規劃工作、白龍江碧口水電站的初步設計工作、鹽鍋峽水電站的初步設計等工作。

1959年秋,水電部副部長錢正英來到青銅峽視察敲定採用萬宗堯提出的閘墩式水電站的方案,認為青銅峽水電站可作為中國水電站建設的一種實驗。1960年2月,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截流。文化大革命中被批鬥,1966年至1969年冬,被奪權接受組織調查。1967年12月26日,第一台水輪機組投產發電,攔河大壩高42.7米、長697米,並同時建成了裝機30.5萬千瓦的中國第一座閘墩式水電站,形成了一座容量為600萬立方米、回水5公里的峽谷型水庫,形成了集發電、灌溉、防洪於一體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在投身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的同時,萬宗堯完成了白龍江中下游流域的規劃工作、白龍江碧口水電站的初步設計工作、鹽鍋峽水電站的初步設計等工作。

1970年派往水利部第十五工程局任職。1970年9月6日在陝西省石泉水電站因跳入漢江搶救物資,得病逝世,年僅43歲。1978年經水電部部長錢正英批示,水電部第三工程局為萬宗堯恢復名譽、平反昭雪。1995年11月,23日,青銅峽水力發電廠、寧夏電力工業局將萬宗堯遺骨從陝西石泉遷回,安葬於青銅峽大壩附近的山坡上,建墓立碑。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王定毅; 孫玉華.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求是. [2023-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5). 
  2. ^ 王宗義. 长眠在青铜峡的水电专家万宗尧. 吳忠日報. 2021年3月23日 [2023-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