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中,貿易利得(英語:gains from trade,又譯作貿易得益貿易利益貿易的好處[1]貿易收益)是指經濟主體英語agent (economics)之間自願貿易的增加所帶來的淨收益。技術上,它是降低關稅[2]或以其他方式自由化貿易[3]帶來的消費者剩餘增量[4]加上生產者剩餘增量[5]

解釋

編輯
 
一國未與他國貿易前,生產者與消費者剩餘。
 
貿易後,進口價格較國內供給均衡價便宜的產品,新增的貿易利得。

經濟學的供需理論認為某一產品在國際貿易還沒發生之前,國內的需求(由國內眾多消費者組成),會與國內的供給(由國內眾多生產者組成)透過交易而得到均衡的價量,此均衡會對需求者會有消費者剩餘、對供給者則有生產者剩餘,如右圖的黑色斜線構成的三角形與紅色斜線構成的三角形。在國際貿易發生後,國際上產品價格如果比國內原本的均衡價還要低,會讓消費者想要購買更多的產品,於是造成均衡點右移,如右圖,比原供需圖多出一片梯形,即是此國因進口產品而新增加的利得[6]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趙捷謙.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2012年版. 2012. 第4頁「純粹貿易理論所研究的問題,歸成兩類:(一)研究『貿易的基礎』(basis for trade),即研究『貿易為什麼會發生』這一類的問題。(二)研究『貿易的好處』(gain from trade),即探討『貿易是否會增加福利』這一類的問題。」) 
  2. ^ Deardorff's Glossar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0. Tarif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Deardorff's Glossar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0. Trade liberaliz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Deardorff's Glossar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0. Gains from trad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Paul A. Samuelson and William D. Nordhaus, 2004. Economics, Glossary of Terms (end), "Gains from trade", McGraw-Hill.
  4. ^ Alan V. Deardorff, Deardorff's Glossar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0. Consumer surplu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 Deardorff's Glossar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0. Producer surplu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 ^ Robert C. Feenstra & Alan M. Tayl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Second Edition)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