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斯克提甲龍屬

貝斯克提甲龍屬名Bissektipelta,意為「貝斯克提英語Bissekty Formation的盾甲」)是甲龍亞科裝甲類恐龍的一個屬,生存於晚白堊世期間的亞洲,化石發現於當今烏茲別克斯坦貝斯克提組英語Bissekty Formation。貝斯克提甲龍是個單型屬,僅包含模式種阿氏貝斯克提甲龍B. archibaldi)。

貝斯克提甲龍屬
化石時期:土侖階
~92–90 Ma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鳥臀目 Ornithischia
亞目: 甲龍亞目 Ankylosauria
科: 甲龍科 Ankylosauridae
屬: 貝斯克提甲龍屬 Bissektipelta
Parish & Barrett, 2004
模式種
阿氏貝斯克提甲龍
Bissektipelta archibaldi

Parish & Barrett, 2004
異名
  • 阿氏安吐龍 Amtosaurus archibaldi
    Averianov, 2002
  • 巨型安吐龍 Amtosaurus magnus
    Kurzanov & Tumanova, 1978

發現歷史

編輯

1998年9月,烏斯別克-俄羅斯-英國-美國聯合項目挖出一個甲龍類腦殼。2002年,亞歷山大·阿韋里亞諾夫(Alexandr Averianov)根據此發現命名安吐龍的第二個種:阿氏安吐龍(Amtosaurus archibaldi),種名致敬領導作出挖掘工作的URBAC(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英國、美國&加拿大)項目的詹姆斯·大衛·阿奇博爾德(James David Archibald)。[1]

正模標本兼唯一已知標本ZIN PH 1/6收集於札拉庫度克(Dzharakuduk)的貝斯克提組英語Bissekty Formation,地質年齡為土侖階晚期至科尼亞克階。標本包括一個保存完好、完全骨化且含部分顱頂的腦殼及孤立牙齒和皮內成骨[1]

2004年英語2004 in paleontology,喬里安·帕里(Jolyon Parish)和保羅·巴雷特(Paul Barrett)斷定安吐龍的模式種巨型安吐龍是個疑名。這表明沒有其它物種可以有效歸入該屬,阿氏安吐龍則應重新歸入一個新的分類單元。他們將該物種重新命名為貝斯克提甲龍,屬名組合發現地層名和拉丁語pelta(意為小盾),後者衍生自希臘語peltè(意為盾)。模式種是原來的A. archibaldi,但新組合英語Combinatio nova為阿氏貝斯克提甲龍(Bissektipelta archibaldi)。[2]

庫茲明和同事於2020年英語2020 in paleontology將兩個額外標本歸入該屬,包括 ZIN PH 281/16(一個較小但保存完好的部分腦殼,一些骨骼之間有開放的骨縫)和ZIN PH 2329/16(另一個與正模大小相似的腦殼,在沉積層中輕微受損及混雜。)[3]

描述

編輯

帕里和巴雷特指出該屬的一些鑑別特徵,其中之一是自衍征即獨特衍生特徵。顱頂頂端存在凹陷,這些凹陷共同組成一個截短的「Y」形,並分隔扁平重塑骨組織的三個多邊形區域。[2]這些凹陷顯示了顱骨上皮內成骨的位置。阿韋里亞諾夫2002年提出阿氏安吐龍與巨型安吐龍不同的三個特徵。腦殼有三個舌下神經出口(第七腦神經)而非兩個。基枕骨和基蝶骨腹側之間還有一個更窄更靠後的90°角,位於基翼突上。[1]2004年,這些特徵不再被視為是獨特,但三條通道被視為罕見。[2]

分類

編輯

2002年描述時,阿韋里亞諾夫將阿氏安吐龍歸入甲龍科[1]帕里和巴雷特認為沒有證據將其歸入這種準確的位置,並將新屬貝斯克提甲龍歸入更籠統的甲龍亞目[2]然而維多利亞·阿爾布爾英語Victoria M. Arbour菲力·柯里英語Philip J. Currie確認了其在甲龍科中的位置。[4][5]庫茲明和同事根據許多顱骨特徵將該屬置於衍生甲龍亞科的基幹位置,並確認其有效的分類地位。[3]

古生物學

編輯

2019年英語2019 in paleontology,阿里法諾夫和薩維列夫重新描述腦殼,指出貝斯克提甲龍嗅覺發達、聽力和視力差、味覺敏感度好、擁有雜食性及不尋常的濾食能力。此外,與其它甲龍類物種相比,貝斯克提甲龍大腦結構非常原始。[6]2020年,伊凡·庫茲明和同事詳細描述並檢視貝斯克提甲龍腦殼標本。他們利用CT掃描對腦腔內模進行3D重建,發現貝斯克提甲龍大腦有相當一部分被嗅球占據,證實其嗅覺非常發達。顱頂周圍許多細小的血管溝、腦殼側壁和腦血管在大腦周圍形成一個複雜的網,可用於血流及熱交換生理機制的重新分配,以冷卻大腦並保持最佳溫度。此外內耳耳蝸管英語Cochlear duct長度表明貝斯克提甲龍和許多其它甲龍類適合100至3000之間的低頻聽力。更衍生的甲龍亞科耳蝸中伸長的耳蝸管似乎表明這些特徵適合在低頻率下增強聽力。[3]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Averianov, A. O. An ankylosaurid (Ornithischia: Ankylosauria) braincase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Bissekty Formation of Uzbekistan (PDF). Bulletin of the Royal Belgian Institute of Natural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2002, 72: 97–110 [2022-06-22]. ISSN 0374-629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18). 
  2. ^ 2.0 2.1 2.2 2.3 Parish, J. C.; Barrett, P. M. A reappraisal of the ornithischian dinosaur Amtosaurus magnus Kurzanov and Tumanova 1978, with comments on the status of A. archibaldi Averianov 2002.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04, 41 (3): 299–306. Bibcode:2004CaJES..41..299P. doi:10.1139/e03-101. 
  3. ^ 3.0 3.1 3.2 Kuzmin, I.; Petrov, I.; Averianov, A. O.; Boitsova, E.; Skutschas, P.; Sues, H.-D. The braincase of Bissektipelta archibaldi — new insights into endocranial osteology, vasculature, and paleoneurobiology of ankylosaurian dinosaurs. Biological Communications. 2020, 65 (2): 85−156. doi:10.21638/spbu03.2020.201 . 
  4. ^ Arbour, V. M. Systematics, evolution, and biogeography of the ankylosaurid dinosaurs (PDF). Ph.D Thesis. 2014: 265 [2022-06-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4-13). 
  5. ^ Arbour, V. M.; Currie, P. J. Systematics, phylogeny and palaeobiogeography of the ankylosaurid dinosaurs.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15, 14 (5): 385–444. S2CID 214625754. doi:10.1080/14772019.2015.1059985. 
  6. ^ Alifanov, V. R.; Saveliev, S. V. The Brain Morphology and Neurobiology in Armored Dinosaur Bissekipelta archibaldi (Ankylosauridae)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Uzbekistan. Paleontological Journal. 2019, 53 (3): 315−321. ISSN 0031-0301. S2CID 195299630. doi:10.1134/S00310301190300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