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山,又名超然山,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塘栖鎮南部,屬天目山余脈。《唐棲志》等舊志稱其超然於皋亭、黃鶴諸山之外故稱超山,《中國名勝詞典》稱其因塘栖與臨平間最高的一座山故名,《杭縣誌稿》稱超山為塘栖的鎮山。超山是觀梅勝地,有「十里雪梅海」之名,舊與蘇州鄧尉、無錫梅園齊名。[1]:1

超山
超山景區北門入口
別名超然山
最高點
海拔265公尺(869英尺)
座標30°26′10″N 120°12′46″E / 30.436052039884803°N 120.21285900047764°E / 30.436052039884803; 120.21285900047764
地理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省份浙江省
地級市杭州市
臨平區
建制鎮塘栖鎮
所屬山脈天目山

建制

編輯

超山舊隸塘栖,屬超山鄉、丁河鄉,在唐以前歸屬於錢塘縣五代後梁龍德二年(922年)屬錢江縣肇元鄉,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改錢江縣為仁和縣,超山屬仁和縣肇元鄉永和里。萬曆年間,永和里改鄉,超山屬之。民國時,先屬五都區,後改五四區。1949年以後延續了超山鄉、丁河鄉建制。1958年,超山鄉改塘栖公社超山管理區、丁河管理區。1961年,獨立為超山公社、丁河公社。1984年,恢復超山鄉、丁河鄉。1985年,丁河鄉併入塘栖鎮。1992年,超山鄉併入塘栖。2013年,成立超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託管超山、丁山湖兩大區塊。[1]:1-4

景區

編輯

超山景區位於杭州市東北29公里, 連接104國道和320國道的09省道(喬莫線)從景區經過,北距塘栖僅6公里,是杭州市風景名勝的重要組成部分。超山景區面積5平方公里,主峰超峰,海拔260米,因超然突立於半山之外故名。超山景點,以大明堂為中心,前有仿塘栖廣濟橋的大門樓、仿塘栖古街的長廊、以及類似鄉村公園的「四季花海」,附近有宋梅亭、浮香閣、吳昌碩墓及紀念館等古建築。山上有妙喜寺、玉喜寺,途中有翠筠亭、疏影亭、雲岩奇泉、虎岩等多處名勝,頂峰另有石林。[2]

梅花

編輯

超山種植梅花的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後晉時期,宋人何熹之的《重修福臻寺並增建鐘鼓二樓記》就提及「左有玉梅交徑,不減林氏孤嶼 ; 右有銀杏參天,猶抱晉時老乾」。南宋咸淳《臨安志》載當時超山有石人、石魚、石筍。傳說蘇東坡在杭州為官時,曾把孤山梅花移植本地。民國曾勉之 《杭州塘栖之梅》 明確指出:「我國自古栽培,即就杭縣超山一隅而論,肇於宋時,距今已有七百餘年之歷史矣 。"清光緒年間,超山尚有宋梅數百株,清軍統帥彭玉麟曾著墨《超山梅花記》。[1]超山梅花因清末民初的兩批文人唱和而聞名: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林琴南與仁和知縣陳希賢尋訪塘栖隱士夏同聲,一同尋梅超山,作《超山梅花記》,並將此記散播朋友,因此超山聲名大噪;民國十年,在僧俗兩界治理、宣傳下,大批上海名流文人來訪,並發起梅花詩文徵集,爾後吳昌碩康有為郁達夫相繼來訪,盛極一時。[3]

地質

編輯

1979年鞠天吟以杭州超山命名了超峰組,該組剖面在超山頂峰,其特徵為灰色及深灰色白雲岩,含矽質條帶及團塊,次生矽化強烈,與下伏楊柳崗組灰岩整合接觸,厚200 m以上,未見頂。該組代表浙江湖州、江蘇蘇州以東、浙江杭州、紹興以北,杭州灣北岸的廣大平原地區殘丘上出露的一套白雲岩地層,例如、餘杭超山、蕭山赭山、海寧硤石山、平湖瓦山及上海地區鑽井。超峰組白雲岩頂、底界線不等時,出露一般都不完整,化石又極為稀少,因此界定較為困難,形成下界可能為中寒武世晚期,上界或為早奧陶世早期。[4]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杭州市餘杭區超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 (編). 超山志. 北京: 中華書局. 2016. ISBN 978-7-101-11386-0. OCLC 1098222574. 
  2. ^ 风景浙江·超山风景区. 浙江圖書館.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2). 
  3. ^ 论杭州超山梅花风景的繁荣状况、经济背景和历史地位_爱学术. www.ixueshu.com. [2021-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4. ^ 楊遵儀 (編). 超峰组. 中国地层典. 背景: 地質出版社. 2000. ISBN 7-116-02225-2. OCLC 50722436.  |year=|date=不匹配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