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琪煜
邊琪煜(1932年11月—),男,漢族,浙江諸暨人,1932年11月生於杭州市。1954年9月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2]
邊琪煜 | |
---|---|
出生 | 1932年11月(91—92歲) 浙江杭州 |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母校 | 北京地質學院 蕙蘭中學 |
職業 | 地質學家 |
他先後在湖南省、安徽省等地從事冶金地質工作。曾任湖南地質會理事、安徽省地質學會常務理事等職務。
生平
編輯邊琪煜1954年9月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現中國地質大學)。1957~1958年,承擔了含鎢石英細脈控制條件的專題研究。提出了含鎢細脈的分布受岩性控制(層狀)的結論。1959年在湖南汝城大坪從事鐵礦勘探,負責編制《湖南汝城大坪鐵礦第一期勘探報告》。1963年參加冶金部韶關鎢錫設計審查會議(李總是設計主審人),提出了產於內、外接觸帶的黑鎢礦規律的基礎資料,概括為「三層樓」(指產於外接觸帶的黑鎢石英脈,後發展為「五層樓」規律)和「西瓜皮」(指產於內接觸帶的黑鎢礦,其工業礦化局限於接觸帶下80—220米範圍內)兩大規律。1983年調往華東冶金地質勘探公司,在1984年至1988年5月任經理期間貫徹「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方針,在抓好普查找礦的同時,開闢地質市場。同時完成「七·五」承包的儲量任務,找到目前安徽省內最大的金礦。[3][4]1984年任安徽省礦產資源開發管理委員會委員。[5]在1991年《安徽省礦床發現史》編寫領導小組任副組長。[6]
在長期從事技術工作過程中,他總結了找隱伏礦的經驗,撰寫了《研究礦床分帶規律,對找隱伏礦的作用》一文;對比了寧鄉式鐵礦的探采工作,指導編寫了《湘東鐵礦清水、潞水礦區開採範圍內探采對比總結》。先後發表過《安徽金礦類型及找礦方向》、《地質工作改革淺議》[7]、《地質工作階段劃分的初步設想》、《提高普查效果的戰略設想》、《改革地礦工作管理體制,發展地礦事業》、《發揮資源優勢、促進皖江開發》等論文。[1][2]
參考
編輯- ^ 1.0 1.1 蔣, 承菘; 郭, 振西; 林, 家能; 何, 建明; 杜, 連義 (編). 中国矿业家风采. 北京市門頭溝區印刷廠: 新華. 1995: 63–65. ISBN 7-5011-2815-4.
- ^ 2.0 2.1 杭州二中校志 杭州二中校庆九十周年(1899-1989). 1989: 47–48.
- ^ 局领导看望慰问在肥老党员并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2021-06-30.
- ^ 局领导看望慰问局机关离退休老同志. 2019-02-02.
- ^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安徽省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委员会的通知》(1984年).
- ^ 1991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公眾版. 2015-12-09.
- ^ Bian, QiYu. 地质工作改革浅议. 中國地質. 1989-08-24, 1989 (08): 10-13 [2024-05-03].
邊其煜. 地質工作改革淺議[J]. 中國地質, 1989, (08): 10-13.
這是一篇關於中國科學家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