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香蕉魚的最佳日子
《逮香蕉魚的最佳日子》(英語:A Perfect Day for Bananafish)是美國作家J.D·塞林格創作的短篇小說,1948年1月31日發表於《紐約客》雜誌。[1]該小說被收錄在1949年出版的《紐約客短篇小說55篇》選集,以及塞林格1953年的短篇小說集《九故事》中。格拉斯家族成員在此篇小說中首次亮相。
A Perfect Day for Bananafish | |
---|---|
作者 | 傑羅姆·大衛·塞林格 |
類型 | 文學作品[*] |
語言 | 英語 |
故事背景地點 | 佛羅里達州 |
發行資訊 | |
首次刊載處 | 九故事 |
收錄於 | 紐約客 |
出版時間 | 1948年1月30日 |
出版地點 | 美國 |
1947年1月,時年28歲的塞林格首次以《香蕉魚》為標題向《紐約客》雜誌投稿此作品。[2]故事初稿的寫作風格引發了當時該雜誌社編輯威廉·麥克斯韋的興趣,但故事內容被認為難以理解。[3]在麥克斯韋的要求下,塞林格重寫了此作品。他添加了以西蒙·格拉斯的妻子穆里爾的電話為開篇,並構思了有關西蒙自殺緣由的線索。[4]整個1947年,塞林格與編輯格斯·洛布拉諾(英語:Gus Lobrano)數次商討修改此作品,故事標題被改為《逮香蕉魚的好日子》(英語:A Fine Day for Bananafish)。[4][5]故事最終在投稿一年後見刊,標題被定為《逮香蕉魚的最佳日子》。[4]
故事發表後,塞林格所作的努力立即就取得了回報。該作品受到普遍好評,塞林格的傳記作者保羅·亞歷山大(英語:Paul Alexander)表示這篇小說「永久改變了他在文學界的地位。」[5]塞林格與《紐約客》雜誌編輯威廉·麥克斯韋的合作標誌著其職業生涯的巨大提升,從此他進入了該雜誌的精英作家行列。[6]這篇小說常同費茲傑拉德的短篇小說《五一節》一起比較。[7]
情節
編輯故事發生在位於佛羅里達州的一處度假海岸。故事開篇,一位富有且自戀的女性穆里爾·格拉斯接到了母親的電話,她們一同議論穆里爾的丈夫西蒙·格拉斯。西蒙是二戰退伍軍人,最近正從軍隊醫院返回家中。兩人的之間對話似乎暗示西蒙正在接受精神評估。[8]母親對西蒙最近的古怪、孤立行為表達了擔憂,並警告女兒西蒙可能會「失去對自己的控制」。不過穆里爾認為母親過於大驚小怪,並表示丈夫的情況不至於無法控制。兩個女人都未表現出對西蒙反常行為背後痛苦情緒的擔憂。[9]
與此同時,西蒙正在海灘上一個名為西比爾·卡彭特的孩子玩耍。西比爾的母親放任自己的孩子在海灘活動,自己返回酒店與朋友喝酒。閒逛的西比爾遇上了躺在沙灘上的西蒙。兩人交談時,西比爾提到了另一個小女孩沙倫·利普舒茲,西蒙前一天晚上在酒店彈奏鋼琴時讓利普舒茲坐在他身邊。為安撫西比爾,西蒙提出去「逮香蕉魚」,但西比爾仍要求西蒙在她與沙倫之間做選擇。西蒙表示西比爾有時會欺負酒店裡的小狗,而沙倫就從不這麼做,西比爾陷入了沉默。
西蒙帶著西比爾坐橡皮氣床出海,並一路講述有關香蕉魚的「非常悲慘的生活」。這些本來十分普通的魚游進了一個滿是香蕉的洞穴,因為吃了太多香蕉變得太胖,沒法從洞中出來,最後死在洞裡。西里爾對這個故事不以為然,在出海途中稱自己看到了香蕉魚,魚嘴裡還叼著六根香蕉。西蒙親了親西里爾的腳心,然後帶她返回海灘。
兩人在海灘分開後,西蒙獨自返回酒店。他的愉悅逐漸褪去,並在電梯裡和一位女士無理爭吵,原因是他認為對方「鬼鬼祟祟的」在看他的腳。西蒙回到房間,妻子正在午睡。他取出手槍對準自己的右太陽穴扣動了扳機。
出版背景與寫作風格
編輯該故事曾因《紐約客》雜誌社編輯威廉·麥克斯韋的要求而做了一些修改。塞林格的故事初稿只包含有西蒙與西里爾在沙灘,以及西蒙自殺的部分。麥克斯韋認為其缺少解釋西蒙自殺原因的線索,因此塞林格添加了故事開篇穆里爾和其母親的通話。[10]因為這部作品的成功,塞林格與《紐約客》簽訂協議,允許該雜誌有發表其作品的優先選擇權。[11]
多數評論認為,在塞林格的短篇小說集《九故事》中,首篇《逮香蕉魚的最佳日子》並非獨立,而是與後續的故事構成了一個漸進的整體。這些故事主題的變化顯現出塞林格個人生活及宗教經驗的發展。[12]許多評論家在分析西蒙·格拉斯這一角色時,往往會考慮到塞林格本人在二戰時的經歷。[13][14][15]塞林格的女兒瑪格麗特·塞林格曾回憶其父親在二戰期間的故事,並認為這些經歷與此作品中西蒙·格拉斯相關。作家羅恩·羅森鮑姆從瑪格麗特的回憶中取得靈感,引出了塞林格在《九故事》中由悽苦到樂觀,再到靈魂體驗的寫作風格變化觀點。[16]
塞林格曾受到海明威的寫作風格的影響。海明威筆下的文字十分簡練,以至於讀者需要自行闡釋並歸納故事角色所要表達的東西。塞林格許多作品中都有類似海明威風格的,極為模糊的對話描寫。[12]
分析
編輯這篇小說的藝術成就很突出[17],像作者其他作品一樣,含有一種可怕的幽默感。一些評論家注意到其中象徵主義的使用。[18]在小說的第一部分,塞林格用對話的形式寫出了穆里爾和她母親的膚淺。第二部分的開頭寫西比爾·卡彭特,一個穿著一套兩件套的游泳衣的小姑娘,對母親說「又看見更多玻璃」(see more glass,西摩·格拉斯的諧音)。她的母親也與穆里爾的母親類似,喜歡談論衣服。西摩在沙灘上不想見人,他對西比爾的問題「那位女士在哪兒?」的回答顯示他讓她弄得很沮喪。[19]西摩自殺的動機有多種解釋,其中一種認為是他那「粗俗、毀滅性」的妻子和小西比爾的「純潔」形成的對比導致的。[20]其他的解釋包括荒謬理論。
參考
編輯腳註
編輯- ^ Salinger, J.D. A Perfect Day For Bananafish. The New Yorker. 1948-01-31 [2023-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6) (美國英語).
- ^ Slawenski 2010,第158頁.
- ^ Slawenski 2010,第158-159頁.
- ^ 4.0 4.1 4.2 Slawenski 2010,第159頁.
- ^ 5.0 5.1 Alexander 1999,第124頁.
- ^ Slawenski 2010,第159,168頁.
- ^ Smith, Dominic. Salinger's Nine Stories: Fifty Years Later. The Antioch Review. 2003, 61 (4) [2023-01-07]. ISSN 0003-5769. doi:10.2307/461455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7).
- ^ Slawenski 2010,第160頁.
- ^ Slawenski 2010.
- ^ Shields, David; Salerno, Shane. Salinger First Simon & Schuster hardcover. New York. 2013-09-03. ISBN 9781476744834. OCLC 827262667.
- ^ JD Salinger | Timeline of Major Events | American Masters | PBS. American Masters. 2014-01-15 [2018-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6) (美國英語).
- ^ 12.0 12.1 Alsen, Eberhard. A Reader's Guide to J.D Salinger .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2002. ISBN 0-313-31078-5.
- ^ Cotter, James. A Source for Seymour's Suicide: Rilke's Voices and Salinger's Nine Stories. Papers o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Winter 1989, 25: 83–98 –透過EBSCOhost.
- ^ Ooms, Julie. "Some Quick, However Slight, Therapy": Neighborliness and Rebuilding Community after War in J. D. Salinger's War Stories. Christian Scholar's Review. 2016, 46: 46–63. ProQuest 1873850940.
- ^ Alsen, Eberhard. New Light on the Nervous Breakdowns of Salinger's Sergeant X and Seymour Glass. CLA Journal. Spring 2002, 45 (3): 379–387. JSTOR 44325109.
- ^ Rosenbaum, Ron. The Flight From Fortress Salinger. archive.nytimes.com. October 8, 2000 [2018-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0).
- ^ Alexander, Paul. Salinger: A Biography. Los Angeles: Renaissance. 1999. ISBN 1-58063-080-4.
- ^ Bloom, Harold, ed., J. D. Salinger, Chelsea House, 2002, pp. 50-51.
- ^ Gwynn, Frederick L., and Joseph L. Blotner, "One Hand Clapping," in Salinger: A Critical and Personal Portrait, Harper & Row, 1962, p. 110.
- ^ Gwynn and Blotner, "Against the cult of the Child," in Salinger: A Critical and Personal Portrait, p. 241.
來源
編輯- Blake, Bailey. For Salinger, With Love. Slate. January 31, 2011 [2023-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1).
- Salinger, J. D. A Perfect Day for a Bananafish. Nine Stories. New York: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1 [1948].
- Slawenski, Kenneth. J.D. Salinger: A Life .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0. ISBN 978-1-4000-6951-4.
- Paul, Alexander. Salinger : a biography. Los Angeles: Renaissance Books. 1999. ISBN 9781580630801.